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527条记录
轮套作对马铃薯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不同种植模式群体生态特性的差异,于2013―2014年研究了大田条件下马铃薯和大豆套作和轮作对作物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和病情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套作土壤微生物总数分别比单作增加了14.0%~20.5%和24.3%~38.6%,轮作比单作增加了13.8%和45%,差异显著;套作土壤的细菌数量分别比单作增加了8.6%~43.7%和20.7%~24.5%,差异显著;套作土壤的真菌数量较单作分别降低了34.0%~40.6%和13.1%~28.0%,差异显著;套作和单作处理马铃薯土壤的放线菌数量无明显变化规律。马铃薯根际土壤中,与单作相比,套作土壤蔗糖酶活性显著提高,脲酶活性显著降低,土壤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无显著差异。马铃薯轮套作显著降低了作物土传病害的病情指数,显著提高了马铃薯品质。因此,套作或轮作均能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减缓连作障碍,但薯豆套作系统更优于薯豆轮作系统。

关键词: 马铃薯 大豆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 病情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9份欧洲引进啤酒大麦的产量及品质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适宜甘肃河西走廊种植的优质啤酒大麦品种及种质,通过多年试验,对引进的9份欧洲啤酒大麦进行产量及品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Scarlett为中早熟品种,其余均为中晚熟品种;总体株高较矮,穗长较短,分蘖成穗数较高,其中Pasadena、KH.LEDI、KH.DAMA和Jubelete成穗数在900万·hm-2以上,属高分蘖品种;所有品种均出现条纹病,且Pasadena还出现黑穗病;四年平均产量介于8 084.57~8 666.27kg·hm-2之间,均较对照甘啤4号减产,但Pasadena和Scarlett减产幅度不大;籽粒品质均达国家优级标准;麦芽水分、蛋白质、β-葡聚糖含量以及糖化力较低,可溶性氮含量、库值、浊度、a-氨基氮含量、pH值、黏度、a-淀粉酶含量较高,5个品种细粉浸出物超过对照,其中KH.LEDI细粉浸出物达82.1%。综上所述,Pasadena和Scarlett可进一步试验示范推广,其他参试品种可作为优质亲本加以利用。

关键词: 啤酒大麦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慢条锈丰产冬小麦新品种—兰航选01

麦类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兰航选01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于2003年以自育冬小麦品系92-47搭载中国第18颗返回式卫星进行太空诱变后,在M2发现的一个突变株,经M3单株选择和M4株系选择,获得遗传性稳定的优良新品系C38-1-4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种。2012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麦201200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省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的发生及分布

植物保护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甘肃省小麦孢囊线虫病发生程度和分布情况,2009-2012年于小麦抽穗至灌浆期,采用Z字形取样法,取根际0~20cm土壤,用漂浮法分离孢囊,统计100g土样的孢囊数量,用形态学方法鉴定线虫。从甘肃省12个地区50个县区,134个乡镇共采集到463个小麦田间土样。结果表明,孢囊平均检出率为47.9%,其中冬麦区孢囊平均检出率为61.5%,春麦区平均检出率为34.2%,冬麦和春麦混播区为52.3%,冬麦、春麦及冬春麦混播区平均孢囊数分别为3.5、6.8和3.9个/100g土样。其中平凉市灵台县和兰州市永登县孢囊线虫发生最为严重,个别地块每100g土样中孢囊数超过40个。根据孢囊形态学特征的观察,将甘肃省采集到的孢囊线虫鉴定为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研究结果可为有效防治甘肃省麦类孢囊线虫病提供依据。

关键词: 小麦孢囊线虫病 发生 分布

除草地膜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陇东旱塬区正常土壤墒情背景下,以白色地膜为对照,测定了化学除草地膜、黑色地膜2种除草地膜在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的除草效果及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除草地膜对杂草的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分别在80%以上和70%以上,黑色地膜对杂草的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分别在66%以上和93%以上;化学除草地膜对玉米出苗及生长影响甚微或无影响,黑色地膜对玉米出苗率、出苗力影响微弱,对玉米叶色、长势等有一定影响,但随生育时期推后能较快恢复,玉米生育期延后8 d;化学除草地膜和黑色地膜对玉米成熟期株高、穗粗、穗有效长度和穗粒数均无明显的影响,且均可明显提高玉米株高整齐度和籽粒百粒质量;与白色地膜比较,化学除草地膜和黑色地膜分别提高玉米产量9.63%和4.19%,分别增加纯收益2 071.20元/hm~2和850.50元/hm~2。可见,2种除草地膜在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生产中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全膜双垄沟播 化学除草地膜 黑色地膜 除草效果 玉米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醋优势醋酸菌株的诱变选育

中国酿造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以酒精含量为7%vol的苹果酒发酵醪液为驯化介质,对引进的醋酸杆菌20056进行驯化与诱变选育。采用紫外诱变的方法,确定最佳诱变条件为诱变时间40 s、诱变距离40 cm、菌液稀释度10-5,此时细胞致死率为82.15%。15株诱变菌株通过诱变效应、产酸实验、定性实验等验证,结果表明经过初步筛选的UV-3、UV-6、UV-11三株正突变菌株,产酸总量分别和诱变前的原菌株相比分别提高了20.45%、23.73%、24.61%,乙醇脱氢酶活性的峰值分别是原菌株的2.7、3.5、3.7倍。紫外诱变有效的提高了苹果酒发酵醪液中的酒精转化力,为优势醋酸菌的选育提供了简便、有效的育种手段。

关键词: 苹果醋 醋酸菌 驯化 诱变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兰州百合优质栽培技术

中国蔬菜 2016 北大核心

内部控制对科研腐败遏制作用探讨

财会通讯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来,科研腐败已成热点话题,科研事业单位的违规违纪案件时有曝光。那么,腐败作为一种非法的经济行为,其产生的原因,除了公共权力,还有社会因素、机制因素、体制因素等,换一个角度看,"产生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制度存在漏洞"。要使腐败得以实施,从主观条件看是科研人员的利己主义取向和侥幸心理,从客观条件说是对科研人员的监督制约制度及其执行的欠缺。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去防范和抵制腐败,使科研人员既不敢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榆中韭黄标准化栽培技术

中国蔬菜 2016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揭膜时期和施氮量对陇东旱塬春玉米群体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简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明甘肃陇东旱塬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生长指标同步提高的适宜揭膜时期和施氮量,本研究以甘肃陇东旱塬全膜双垄沟播春玉米为研究对象,设置了3个揭膜时期(拔节期揭膜、抽雄期揭膜、全生育期覆膜)和3个施氮量(N 0、150、225 kg/hm~2),研究了揭膜时期、施氮量及其互作对春玉米生长指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揭膜时期或施氮量对玉米产量影响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其互作不显著.抽雄期揭膜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优于拔节期揭膜和全生育期覆膜,而拔节期揭膜与全生育期覆膜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同一揭膜时期,施氮(高氮或低氮)玉米产量极显著高于不施氮,且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与低氮处理相比较,高氮处理玉米产量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差异不显著.同时,抽雄期揭膜结合高施氮量较低施氮量更有利于玉米叶片SPAD值、光合速率及叶面积指数等生长指标的改善.因此,综合考虑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生长指标,在甘肃陇东旱塬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栽培条件下,抽雄期揭膜结合施氮量150~225 kg/hm~2为较适宜的栽培模式.

关键词: 春玉米 揭膜时期 氮肥用量 生长指标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