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一株溶磷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溶磷能力的初步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1 CSCD
摘要:利用有机磷液体培养基进行生物富集,无机磷固体培养基平板稀释法进行分离筛选,分离到一株具有溶磷能力的菌株PSFM,经过形态观察和核糖体间隔区ITS扩增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以Ca3(PO4)2为唯一磷源的液体培养基接种参试菌株PSFM,在28℃,180r/min条件下通过不同时间取样测定培养液的pH、速效磷含量,同时研究溶磷真菌PSFM的生长动态及在固体平板上的溶磷能力。结果表明,PSFM菌株具有高效溶磷能力,培养144 h溶磷量达到511.28 mg/L,继续培养菌株溶磷能力降低;溶磷菌株的培养液中pH值随溶磷量的增大而下降,在144 h时该培养液的pH值降到2.03,以后仍继续保持在低pH值水平。对供试菌株PSFM的生长曲线研究发现其在第6天时菌丝体重量达到最大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垫跗螋成虫对椰心叶甲的捕食功能反应
《果树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垫跗螋对椰心叶甲的控制能力,在室内开展了垫跗螋成虫对不同虫态椰心叶甲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垫跗螋可取食各虫态的椰心叶甲,嗜好性趋势为幼虫>7日龄蛹>2日龄蛹>成虫,捕食量最多为每3 d 9.22头4龄幼虫。随着栖居空间的变大,垫跗螋对椰心叶甲幼虫的搜索范围变大,造成攻击致死力和捕食力下降;温度对垫跗螋的捕食能力和致死能力亦有显著性的影响;在14~34℃,攻击致死量y与温度x的关系是y=-0.098 6(x-24.7667)2+14.353 8;捕食量Y与温度x的关系是Y=-0.064 3(x-26.236 4)2+9.133 8。在同一幼虫发育阶段,随着椰心叶甲幼虫密度的增加,垫跗螋对幼虫的攻击致死能力和捕食能力呈Holling模型。在种内干扰条件下,其攻击致死率E和捕食率E′随着垫跗螋密度P增加而减少,攻击致死干扰反应为E=0.681 1 P-2.0821,捕食干扰反应为E′=0.495 9 P-2.269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溶磷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溶能力的初步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有机磷液体培养基进行生物富集,无机磷固体培养基平板稀释法进行分离筛选,分离到一株具有溶磷能力的菌株PSFM,经过形态观察和核糖体间隔区ITS扩增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为黑曲霉(Aspe rgillusniger).以Ca3(PO4)2为唯一磷源的液体培养基接种参试菌株PSFM,在28℃,180 r/min条件下通过不同时间取样测定培养液的pH、速效磷含量,同时研究溶磷真菌PSFM的生长动态及在固体平板上的溶磷能力.结果表明,PSFM菌株具有高效溶磷能力,培养144h溶磷量达到511.28 mg/L,继续培养菌株溶磷能力降低;溶磷菌株的培养液中pH值随溶磷量的增大而下降,在144h时该培养液的pH值降到2.03,以后仍继续保持在低pH值水平.对供试菌株PSFM的生长曲线研究发现其在第6大时菌丝体重量达到最大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茎秆基质化的堆肥工艺及评价
《农业工程学报 》 201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研究以木薯茎秆为主要原料,鸡粪、蔗渣、有机废物发酵菌曲为辅料将其堆肥基质化处理,旨在探讨木薯茎秆堆肥基质化处理的最佳发酵工艺及评价不同处理腐熟后的品质。研究结果表明,基质发酵过程中,其主要理化指标堆温、总碳(TC)、总氮(TN)、碳氮比(C/N)、pH值、全K(TK)、全P(TP)、电导率(EC)等随堆制时间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基质腐熟后的各项理化指标基本达到栽培基质的要求。综合基质的发酵温度、腐熟周期及无土栽培基质对基质各项理化性质的要求,处理2(木薯茎秆+菌+鸡粪)、处理3(木薯茎秆+菌+鸡粪+甘蔗渣)更适合木薯茎秆堆肥基质化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抗香蕉枯萎病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抗病促生作用
《微生物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巴西蕉中分离到一株能够明显抑制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FOC4)的内生细菌DB09208,通过生理生化、形态特征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比较,初步认为它和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比较接近。该菌株能够显著抑制FOC4菌丝生长,抑菌率为74.09%。盆栽试验表明,该菌株能够抑制香蕉枯萎病的发生,防治效果达为65.2%,该菌同时能显著促进香蕉苗生根,促生效果与植物生长素IAA相似,显示出良好的开发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氮方式对玉米新品种新单28的影响
《农业科技通讯 》 2011
摘要:研究了新单28在不同施肥处理下的农艺性状、穗部性状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在苗期氮磷钾结合合理施用,并在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的施肥方式,可明显提高其籽粒产量和生物学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酰甘油酯酶研究进展
《热带生物学报 》 2011
摘要:三酰甘油酯酶(triacylglycerol lipase,TGL)是参与三酰甘油分解的脂肪酶,TGL基因在进化过程中较为保守,已克隆的TGL基因均拥有特异性的patatin结构域,内含GXSXG保守基序。基因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TGL基因大多位于微生物油滴、植物种子和动物脂肪组织中,但其mRNA在植物叶绿体和动物细胞质及其他组织中也会表达。TGL蛋白有很强的酯酶活性,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学功能,与动物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均有关联;TGL在植物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叶片衰老等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TGL还可用于工业化生产。本文综述了TGL基因的最新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