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土壤水分对小麦叶片含量水量及生理功能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 2001 CSCD
摘要:考察了不同灌溉量条件下,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土壤水分对植株叶片水分状况及生理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从返青至封行前的春生5叶期期间,土壤含水量与植株叶片含水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其中20-40cm深度土壤含水量与叶片含水量达到极显著水平;从挑旗至蜡热期,土壤含水量与植株叶片含水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其中0-20cm深度土壤含水量与叶片含水量达到极显著水平.叶温以适中含水量条件下表现较低,当处于极端少水条件下叶温显著增高,在偏多水条件下叶温也呈增高趋势.在孕穗期,供水不足使PSⅡ的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明显降低,而水量偏多未产生显著影响,在灌浆盛期,供水不足和水量偏多均使Fv/Fm显著下降,叶片含水量由75%下降到70%左右是叶片光合生理活性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应作为判断叶片水分亏缺阈值的重要参考.
关键词: 土壤水分 小麦 叶片含水量 叶温 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


论反刍动物酵母培养菌的补充
《饲料广角 》 2001
摘要:过去20年间,由于对动物日粮中酵母培养菌的作用有了更深的理解,从而得以开发和研制出一批经科学证明为有效的补充物,它们可使动物的生产性能得到提高,并使动物的健康状态得到改善。为了弄清其中的基本机理,科研界投入了大批的研究力量,试图查明酵母培养菌在许多动物种群中所产生的有益作用。其中,成果最为明显的是一项基本研究计划,即考察酵母菌对反刍动物所产生的作用。这些研究工作的目标,是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的类胡萝卜素
《华北农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 4种类胡萝卜素的高效液相色谱 (HPLC)测定方法进行比较 ,选出了适合本实验室的测定方法 :分析柱为Nova pakC18(3 9mm× 30 0mm) ,以乙腈和三氯甲烷 (92∶8)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 4 70nm和 4 5 0nm双波长 ,并采用该方法对胡萝卜、南瓜、羽衣甘蓝 3种蔬菜的数百份样品进行了α 胡萝卜素、β 胡萝卜素及茄红素含量的测定


鹅源腺病毒全基因组DNA酶切片段的克隆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1 CSCD
摘要:利用 1株鹅源腺病毒 Y81G4 株 ,经鹅胚增殖后收获尿囊液 ,用差速离心法纯化病毒子并提取病毒基因组 DNA.病毒 DNA经 H ind 酶切后共产生 1 0个片段 ,分别回收各酶切片段 ,与经 H ind 单酶切的p UC1 8连接 ,获得 8个不同的重组质粒 .对于未克隆到的两末端片段 ,经碱处理去除末端蛋白后 ,以平端和 H ind 粘端与经 Sma 和 H ind 双酶切的 p UC1 8连接 ,获得了重组质粒 p GAHC和 p GAHI.克隆的各酶切片段 ,通过酶切电泳和 Southern blotting结果鉴定 ,证明已分别克隆到该病毒基因组 DNA H ind 酶切片段 ,且各酶切片段大小之和约为 3 2 .9kb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分离株凋亡素基因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中国兽医杂志 》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使用 PCR技术扩增出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分离株 SR43 的凋亡素基因 ,大小为 40 0 bp左右 ,将该片断克隆到 p Bluescript- ks载体中 ,获得含分离株 SR43 凋亡素基因的重组质粒。序列分析表明 ,该分离株凋亡素基因全长36 3bp,编码 12 1个氨基酸 ,与德国标准株 Cux- 1具有高度的同源性 ,仅有 1个氨基酸的差异 ,发生在 116位 ,该分离株为 R(精氨酸 ) ,而 Cux- 1为 k(赖氨酸 ) ,认为 116位氨基酸的改变可能与毒株的毒力有关


小麦-多枝赖草单体异附加材料减数分裂期外源染色体的行为研究
《自然科学进展 》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细胞学观察和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分析了小麦-多枝赖草单体异附加材料减数分裂期外源染色体的遗传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减数分裂中期,附加的多枝赖草染色体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小麦同源染色体的正常配对,出现了未配对的小麦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后期,30.2%~35.6%的外源染色体随机走向一极,19.5%~20.9%的外源染色体提早分裂,多枝赖草染色体落后和断裂的频率分别为19.8%~21.1%和7.9%~10.5%,同时有少量小麦染色体也发生了不规则分裂现象,表明附加的多枝赖草染色体也影响了小麦染色体后期的正常分离,这为小麦与多枝赖草染色体间产生易位提供了条件。
关键词: 小麦 多枝赖草 单体异附加 减数分裂 基因组原位杂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