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主栽玉米品种抗旱性比较
《分子植物育种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有效筛选出适合吉林省半干旱区种植的玉米品种,采用抗旱指数和D值为评价参数,对吉林省大面积推广种植及新选育的26个玉米品种进行抗旱性比较。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玉米苗期的一些形态指标、光合生理指标以及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综合抗旱指数法和D值法的结果,26个玉米品种中,‘利民33’、‘郑单958’、‘吉单558’、‘吉单27’的抗旱性较强;‘双合1号’、‘耘单208C’、‘盛单219’、‘凤田9’、‘吉单47’的抗旱性较弱;而‘银河32’、‘耘单208A’、‘吉单631’、‘良玉11’、‘信玉9’的抗旱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其余品种为中等抗旱性品种。通过抗旱品种筛选,为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玉米种植时品种选择及抗旱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13份玉米自交系品质性状及种子活力的配合力分析
《玉米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NCII设计(6×7)组配42份杂交组合,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测定杂交组合的品质性状和种子活力指标,分析自交系性状配合力、遗传参数、相关系数。结果表明,组合活力指数的变异系数较大,其他性状均较小。品质性状一般配合力分析,5003改良系、Mo17变异株较优良。活力指标一般配合力分析,5003改良系、78599较优良,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脂肪、淀粉、蛋白质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大于50%。除发芽率与发芽势、活力指数相关系数外,42份杂交组合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的相关系数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淀粉含量与活力指数、脂肪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水平。


FKBP1B基因对心脑血管系统作用的研究进展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FK506结合蛋白1B(FK506 binding proteins 1B,FKBP1B)是FKBPs家族中的一员,主要在心肌、脑组织和平滑肌等组织中表达。近年来,关于FKBP1B在心脏和神经系统中所承担的作用受到更多关注,而大量实验也证实FKBP1B参与心脏发育、疾病发生以及大脑衰老、神经功能障碍等重要机体活动。但FKBP1B在心脑血管系统中以何种方式和机制进行调控尚不明确。研究发现FKBP1B无论是在心肌还是脑组织中,都能通过与RyR2受体结合来控制Ca~(2+)的释放。本文就FKBP1B在心脏和脑组织中所发挥功能和调控机理做一综述,为深入了解心脑血管系统生理和病理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FKBP1B 心脏 脑神经 RyR2 Ca~(2+)


高粱亲本系萌发期抗旱性鉴定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高粱亲本系萌发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筛选出抗旱性鉴定指标和抗旱性强的种质,为高粱抗旱基因挖掘与种质创新奠定基础。以15份保持系、18份恢复系和8份杂交种为材料,采用人工气候箱内培养皿培养,以水势为-0.3MPa的PEG-6000水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环境,蒸馏水处理为CK。测定发芽率、发芽势、芽长、根长、芽干重、根干重、剩余物质干重和萌发抗旱指数等8个性状。通过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对参试材料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并进行因子分析。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参试材料抗旱性排序表明,不同参试材料间表现出较大差异。高粱保持系、恢复系隶属函数值显著低于杂交种,保持系与恢复系隶属函数值差异不显著。聚类分析把参试材料按抗旱性强弱分为5类,L116等2份材料为抗旱类型,Ms18B等18份材料为较抗旱类型,Ms19B等9份材料为抗旱中间类型,L5172等8份材料为干旱较敏感类型,2055B等4份材料为干旱敏感类型。结果表明,萌发抗旱指数、根长和剩余物质干重分别在萌发因子、根部生长因子和生物量转化因子中的负荷量最大。对应水势为-0.3 MPa的PEG-6000浓度能够作为高粱亲本系萌发期抗旱性鉴定的适宜浓度。保持系、恢复系抗旱能力显著低于杂交种,保持系、恢复系抗旱能力差异不显著。筛选出萌发期抗旱性强亲本材料,分别为恢复系L116和保持系Ms27B。萌发抗旱指数、根长、剩余物质干重可作为高粱亲本系萌发期抗旱性鉴定的适宜指标。
关键词: 高粱 亲本系 萌发期 抗旱性 隶属函数 聚类分析 因子分析


白檀SRAP-PCR体系优化及引物筛选
《北方园艺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白檀新生嫩叶为试材,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实验,建立并优化白檀SRAP-PCR反应体系,对白檀SRAP反应体系中5个因素进行优化试验,并筛选SRAP引物组合,以期为今后SRAP分子标记在白檀上的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各因素对SRAP-PCR扩增结果影响差异较大,依次为模板DNA>dNTPs>Mg2+>引物>Taq DNA聚合酶.最优反应体系为总体系10 μL体系中,Taq DNA聚合酶0.75U、dNTPs 0.1 mmol·L-1、Mg2+2 mmol·L-1、引物0.4 μmol·L-1以及模板DNA 80 ng.利用稳定的SRAP-PCR体系,从176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25对多态性好的引物组合.在所建立的最优体系下,不同白檀基因组和不同引物组合均能稳定扩增,表明体系稳定可靠适用于白檀SRAP分子标记研究.


我国近五十年梨芽变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
《北方园艺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该研究对我国梨芽变品种(系)进行了总结,按照树性、果实和花等器官性状变异类型进行划分并综述了相关芽变机理研究进展。探讨了各类型芽变对梨育种工作的意义,并对今后梨育种工作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今后梨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毛细管电泳在基因分型中的应用
《分子植物育种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工作效率,实现高通量材料检测分析,本实验以312份大豆F3群体个体为材料,用12对引物采用毛细管电泳法对材料进行基因型检测分析。探讨了插入或缺失(InDel)标记产物长度、InDel片段大小以及模板浓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标记产物长度对基因分型没有影响;插入或缺失片段越大基因型越容易辨析,但毛细管电泳法InDel片段不能低于7 bp;模板浓度不易于高于200 ng,过高模板浓度导致高产物浓度影响分离结果。实验表明毛细管电泳具有灵敏高效的特点可用于基因型鉴定。


放养与圈养对松辽黑猪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放养与圈养对松辽黑猪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试验采集相同日龄的放养和圈养松辽黑猪血液分离血清,利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IgE和免疫球蛋白IgG亚类IgG1、IgG2a、IgG2b以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放养松辽黑猪免疫球蛋白IgA、IgE含量均显著高于圈养松辽黑猪(P<0.05),免疫球蛋白IgG亚类IgG1、IgG2b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圈养松辽黑猪(P<0.01),IgG2a含量显著高于圈养松辽黑猪(P<0.05);放养松辽黑猪细胞因子IL-4和IFN-γ的含量也显著高于圈养松辽黑猪(P<0.05)。说明放养松辽黑猪抗病力水平显著高于圈养松辽黑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