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蛋白粉对大豆增产效果研究初报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6
摘要:以蛋白粉为载体,科学复配无机元素,施用后对大豆增产效果明显。与等量无机肥料处理相比,增产幅度22.2%,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该种蛋白粉肥料,能够明显提高大豆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含量,与等量无机肥料处理相比,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提高3.5%和1.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科学防治稻瘟病 确保水稻生产丰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6
摘要:分析了2005年黑龙江水稻稻瘟病大面积发生的多种原因,指出今后水稻生产在防治稻瘟病方面农户必须采用的关键栽培管理技术、药剂防治技术和各相关部门应采取的必要管理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CR-ELISA方法在转基因大豆检测中的应用
《大豆通报 》 2006
摘要:利用共价交联在PCR管上的瓜核苷酸作为固相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可分为固定在管壁上的固相产物和游离在液体中的液相产物。分别对两种产物进行检测分析,进行双重检测,灵敏度高,可靠性强,易于操作,是适合推广的一种转基因大豆检测的快速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省小麦种质资源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6
摘要:小麦种质资源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育种家提供丰富的且具有遗传多样性的亲本。“七五”以来,我省在小麦种质资源征集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多年来用于种质资源研究的方法并没有很大进展,这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并不协调。根据小麦种质资源现状以及当前生产需求来调整小麦种质资源工作的重点,并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小麦种质创新,是今后种质资源研究的发展方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自交系合344的应用与研究
《种子世界 》 2006
摘要:通过对玉米自交系合344的利用研究,证明合344对黑龙江省中早熟玉米育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浅析了合344的保纯方法,探讨了合344在种质改良、创新和拓宽黑龙江省玉米种质遗传基础的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强国际科技合作 提高研究水平——经济作物研究所国际合作回顾与建议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6
摘要:通过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开展与俄罗斯等东欧国家科技合作里程的回顾,阐述了合作取得的成果,提出了今后合作的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苜蓿基因组DNA的提取及RAPD反应组成优化探讨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6
摘要:比较了CTAB法和SDS法提取苜蓿基因组总DNA的效果,这两种方法得到的全基因DNA具有较好的完整性,但从DNA的提取纯度可以看出,CTAB法优于SDS法。实验对苜蓿RAPD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在25μL反应体系中,含10×Buffer(20mM MgCl2),1UTaq酶,25ng的模板DNA,150 mol/L的dNTPs,0.2 mol/L引物。PCR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3 min;94℃变性15 s,37℃退火30 s,72℃延伸1 min,35个循环;72℃延伸10 min;最后4℃保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