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橡胶树3个可溶性无机焦磷酸酶基因的原核表达
《热带作物学报 》 2013 CSCD
摘要:焦磷酸酶对橡胶的生物合成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将已克隆的3个可溶性无机焦磷酸酶基因的编码区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上,构建3个焦磷酸酶基因表达载体(pGEX-HbSIP1、pGEX-HbSIP2和pGEX-HbSIP3),再将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表达菌株进行诱导表达。结果表明:pGEX-HbSIP1、pGEX-HbSIP2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获得高效表达,pGEX-HbSIP3只在补充稀有密码子的大肠杆菌Rosetta(DE3)中表达,表达率分别为35.4%、43.7%和18.5%。对原核表达的蛋白质进行纯化,获得3种可溶性重组蛋白GST-HbSIP1、GST-HbSIP2和GST-HbSIP3,总回收率分别约为7%、8%、3%。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这3种焦磷酸酶蛋白的分子特性、抗体制备及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5种杀虫剂防治水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试验
《植物医生 》 2013
摘要:用5种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药后10 d,20%氯虫苯甲氰胺悬浮剂、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10%溴虫腈悬浮剂和15%茚虫威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在84%以上,这4种药剂可在稻区轮换使用。1.8%阿维菌素乳油的防治效果在80%以下,应慎用。


猪Lbx2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表达
《中国畜牧兽医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利用PCR扩增猪Lbx2基因组序列,通过克隆测序寻找基因中的突变位点,采用半定量RT-PCR分析猪不同组织中Lbx2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Lbx2基因在肝脏、肾脏和脾脏中微弱表达,在肌肉组织中不表达;通过比较不同物种氨基酸序列,结果发现猪Lbx2与牛、猩猩、犬进化关系较近;此外,在猪Lbx2基因组中发现5处突变位点,其中1个缺失突变(缺失11bp)位于基因启动子区,另外4个单核苷酸突变分别位于第1外显子和内含子中。该试验结果为下一步Lbx2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断奶日龄对临高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断奶日龄对临高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遗传背景相近、初生体重一致(0.73±0.029kg)的临高仔猪共120头,随机分到4个处理组中,分别采取21日龄(试验Ⅰ组)、28日龄(试验Ⅱ组)、35日龄(试验Ⅲ组)和42日龄(试验Ⅳ组)断奶。试验期从断奶日龄到60日龄。结果表明:试验Ⅲ组的断奶体重、60日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都显著高于试验Ⅰ、Ⅱ组,而料重比则显著低于试验Ⅰ、Ⅱ组,但与试验Ⅳ组间差异不显著。断奶时,试验Ⅲ组的胸围和体高均显著高于试验Ⅰ组;60日龄时,试验Ⅲ组的胸围和体长都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而体高也显著高于试验Ⅰ、Ⅱ组。综合认为,临高仔猪可以采用35日龄断奶。


五指山猪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中国猪业 》 2013
摘要:1品种保护1.1资源的整理与保种核心群的扩建以海南五指山猪原种场现有种猪为基础,课题组成员在过去产地调查基础上,扩大调查范围,进入交通不便或没有引入过其他品种的山区(保亭、三亚、五指山等)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和挑选。凡基本符合五指山猪标准的猪均列为候选猪并登记下来,尽可能多地收集了一些无血缘关系的公母猪,尤其是公猪。随后改核心群为开放式,不管何时、何地,只要发现符合条件的猪就可选进核心群。根据调查的结果,经进一步鉴定后,共30头五指山猪引进饲养基地,其中公猪2头、母猪8头进入核心群饲养。


台湾甲腹茧蜂的生物学特性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恒温条件下,以台湾甲腹茧蜂Chelonus formosanus Sonan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了不同处理温度下补充营养对台湾甲腹茧蜂成虫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蜂卵-幼虫期、蛹、全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1.24℃、18.38℃和13.72℃,有效积温分别为251.90日度、69.84日度和319.24日度。随着温度的升高,成虫寿命缩短;饲喂5%蜂蜜最佳,5%葡萄糖和5%蔗糖次之,清水最差。本文为利用台湾甲腹茧蜂防治甜菜夜蛾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台湾甲腹茧蜂 甜菜夜蛾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成虫寿命


D_(IV2)系猪H-FABP基因多态性与经济性状相关性分析
《养猪 》 2013
摘要:以H-FABP基因作为猪主要经济性状的候选基因,采用PCR-RFLP检测H-FABP基因多态性位点在中国瘦肉猪新品系(D IV2)中的分布情况,并分析这些多态性位点与平均背膘厚、瘦肉率、日增重和料重比等经济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H-FABP基因的3个位点中,5'上游区域的Hinf I酶切位点为偏态分布,第二内含子的HaeⅢ和HinfⅠ酶切位点为多态性分布,此外,HaeⅢ酶切位点与瘦肉率存在相关性,DD基因型个体的瘦肉率显著高于dd基因型个体(P<0.05)。


日粮中维生素A添加水平对海南和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A对海南和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12头体重和胎次相近的海南和牛(日本和牛×海南黄牛),体重为(148.17±15.52)kg,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3头牛,分别饲喂干稻草和维生素A添加水平为0(对照组)、2 500 IU/kg(试验Ⅰ组)、5 000 IU/kg(试验Ⅱ组)、7 500 IU/kg(试验Ⅲ组)的试验日粮,试验期为40 d。结果表明,维生素A可以显著提高海南和牛的日增重(P<0.05),并且以7 500 IU/kg维生素A添加组效果最好;海南和牛增重成本随维生素A添加量的提高而逐渐降低,经济效益也逐渐提高。综合试验结果认为,海南和牛日粮中维生素A的添加量以7 500 IU/kg为最佳,建议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