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山西果园土壤肥力状况初步分析

山西果树 200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沤肥浸渍液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治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1995~ 1996年利用沤肥浸渍液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进行先期预防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与清水对照相比 ,所用沤肥浸渍液的防效均在 80 %以上 ,且效果优于同期处理的多菌灵、高美施。采用悬滴法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孢子在各类沤肥浸渍液中的萌发率进行测定 ,与清水对照相比 ,各浸渍液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均在 70 %以上 ,最高达 84 .5%。

关键词: 沤肥浸渍液 苹果斑点落叶病 防治效果 孢子萌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合酸化剂对仔猪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当代畜牧 2000

摘要:将 10窝仔猪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 ,试验组用有机酸(柠檬酸、甲酸钙 )、无机酸 (正磷酸 )及中草药 (黄芪、山药、鸡内金等 )配成复合酸化剂 ,添加于哺乳仔猪日粮中 ,对照组只喂基础饲料。结果表明 ,仔猪 2 1、3 5、42日龄平均体重分别比对照组高14.5 %、2 0 .3 %、3 4 .1%,差异极显著 (P <0 .0 1) ;哺乳全期 ( 3 5天 )仔猪腹泻率 ,试验组比对照组降低 3 4 .2 0个百分点 ,断奶后一周死亡率降低 18.18个百分点

关键词: 复合酸化剂 仔猪 生产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兔坏死性肠炎的诊断与治疗

中国养兔 200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Bt基因棉抗棉铃虫鉴定技术及抗性表示方法研究

棉花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7~ 1 998年通过接幼虫和即将孵化的卵 ,进行转 Bt基因棉室内鉴定技术及表示方法研究。结果表明 ,以接即将孵化的卵粒 ,4d后观测其取食情况最为简便准确 ,根据试验结果拟定检测分级标准 ,提出利用抗虫指数计算各抗虫棉群体抗性 ,依此可以量化地表示转 Bt基因棉的抗虫性

关键词: Bt基因棉 棉铃虫 抗虫性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雏鸡的初饮与开食

山西农业 2000

摘要:雏鸡的初饮与开食是育雏早期管理方面的一个关键问题,做好它,可提高雏鸡成活率及鸡群的均匀度。 一、初饮 1 日龄雏鸡第一次饮水称为初饮。出雏后经长途运输的雏鸡体内水分大量消耗,因此应先饮水后开食。这样可促进肠道蠕动,吸收残留卵黄,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粒小麦76号的营养品质及其几个理化特性

中国粮油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黑粒小麦 76号和我国春麦推广品种晋春九号及两个美国面包品种Klasic和Yecora的营养品质和几个理化特性。结果表明 ,黑粒小麦 76号的灰分、脂肪、蛋白质及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比例高于晋春九号和Klasic及Yecora ,并且富含钙、磷、硒和脂溶性维生素VK。它的面筋含量高 ,但沉降值和面筋指数比Klasic和Yecora低 ,面筋强度差。其面粉膨胀体积比Klasic和Yecora小 ,但加入适量的盐或糖可得到显著提高。其面粉的重要糊化参数峰值粘度、热糊粘度、冷糊粘度和冷糊变稠值高于Klasic和Yecora ,说明其蛋白质和淀粉的某些特殊成份影响了它的成糊性能

关键词: 黑粒小麦 营养品质 理化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地春谷不同覆膜方式栽培效应及增产机理

山西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试验表明 ,覆膜穴播和膜际条播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谷田耕层土壤含水量及土壤温度 ,改善耕层土壤物理结构 ,创造更适宜谷子生长发育的环境 ,从而使谷子光合作用加强 ,叶面积、干物重增大 ,净同化率提高 ,生育进程加快 ,营养生长旺盛 ,成穗性、成粒性表现突出。覆膜穴播谷子比露地条播的增产 2 3.0 % ,增值 14.9% ,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2 .58kg/mm ;膜际条播谷子比露地条播的增产 13.4 % ,增值 7.3% ,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1.4 5kg/mm。

关键词: 旱地春谷 覆膜穴播 膜际条播 栽培效应 增产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彩色棉研究开发现状与发展对策

中国农学通报 200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田化学除草技术

山西农业 2000

摘要:玉米田主要杂草有马唐、稗草、狗尾草、牛筋草、反枝苋、马齿苋、打碗花、茼麻、苍耳、藜、曼陀罗等。国内常用的玉米田除草剂有乙阿合剂、莠去津、乙草胺、都尔、拉索、丁草胺、除草通等。其中莠去津是优良的玉米田除草剂,多年来在生产中应用,具有杀草谱广、残效期长等特点,尤其对双子叶杂草药效较高,但对马唐的防治效果一般。由于其残效期长,很容易对后茬小麦产生影响。田间应用莠去津与乙草胺、都尔等混用,除提高除草效果外,还可避免对后茬作物产生药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