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山西省棉花品种特早熟种质溯源

中国棉花 2000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酒、饮料中铜、锰、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0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报道了 GFAAS结合自动进样 ,删去灰化或消解步骤 ,充分利用石墨炉本身所具有的对样品进行部分预处理的功能 ,在无基体改进剂的条件下 ,快速测定酒、饮料中的 Cu、 Mn、 Pb含量。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实用 ,对 Cu、Mn、Pb的精密度试验 ,其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4.96 %、 5 .32 %、 8.46 % ;回收率分别为 95 %~ 12 5 %、 85 %~ 10 6 %、 88%~ 10 7%。

关键词: 石墨炉原子吸收 饮料 Cu Mn Pb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个冬小麦品种穗叶距的遗传研究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2000

摘要:利用8×8完全双列杂交,采用Griffing方法Ⅱ及杂种优势分析对穗叶距性状加以研究,结果表明:穗叶距杂种优势变异范围为-25.26%~55.66%,平均优势为15.95%,杂种优势与超亲优势高度正相关,也与其特殊配合力效应高度正相关;组合优势大小与亲本表现无关,但含共同亲本的组合优势趋于一致.穗叶距的遗传特性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遗传决定度高达91.98%,狭义遗传力为67.25%.

关键词: 冬小麦 穗叶距 杂种优势 遗传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特早熟棉区棉花双膜覆盖栽培早熟增产效应及生理基础

华北农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8年在山西特早熟棉区进行棉花双膜覆盖栽培试验 ,结果表明 ,双膜覆盖栽培具有显著的早熟增产效应。双膜覆盖能提高温度 ,提早生育 ,显著地促进了群体叶面积的发展进程 ,提高了群体光合生产率 ,增加了光合产物的合成和积累 ,并使之得到合理分配 ,最终获得早熟、优质、丰产

关键词: 棉花 双膜覆盖 生物学特性 生理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修剪对初果期仁用杏树发育枝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连续 2年对仁用杏树进行修剪 ,结果表明 ,4~ 5年生树 ,主枝延长枝剪去枝长的 1/ 2 ,成枝率高 ,有利于幼树的生长和扩冠 ;侧枝延长枝剪去枝长的 1/ 3,成枝率低 ,并可减少营养枝的数量 ;疏除树冠内膛直立枝和外围竞争枝 ,可改善树体光照条件 ;缓放和轻剪树冠外围强枝 ,有利于全树总枝量和生长点的增加 ;轻剪或中剪树冠外围弱枝 ,有利于短枝的形成和枝组的更新复壮。此外 ,对最长新梢和≥ 30cm的长枝萌发芽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仁用杏树 修剪 发育枝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亚×比)×(陆×褐)]种间杂种的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对 [(亚洲棉×比克氏棉 )× (陆地棉×黄褐棉 ) ]种间杂种的形态性状和细胞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四元杂种F1的叶片性状主要受父本的影响 ,苞叶与萼片属中间类型 ,花部变异最大 ,既受父本的影响 ,也受母本的影响。四元杂种F1在减数分裂时 ,染色体配对极不正常 ,大多以单价体的形式存在 ,且分裂不同步 ,最终导致形成的四分孢子不正常或形成多分孢子 ,这是四元杂种F1不育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棉花 种间杂种 细胞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物元评判识别模型评价棉花多元性状对产量的作用

山西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物元评判识别模型评价棉花多元性状对产量的重要程度,方法简单,结论可靠,是一类优良模型,易于推广。

关键词: 物元 评判识别模型 棉花 多元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渗水地膜覆盖玉米试验研究综述

水土保持研究 2000 CSCD

摘要:多年多点试验示范表明 :渗水地膜覆盖玉米增产效果显著 ,主要表现为单株生产力的提高 ,在年均积温较小的地区增产幅度大。增产机理在于土壤含水量、地积温、土壤微生物、表土肥力等土壤微生态几方面均有改善

关键词: 渗水地膜 玉米 旱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彩色棉研究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种子 2000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运城盆地麦后直播棉高产原因的调查分析

中国棉花 2000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