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4815条记录
用过氧化氢酶诊断大豆缺铁的探讨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0

摘要:通过砂培试验研究大豆(Glycine max,品种为“浙春”2号)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与供铁浓度之间的关系,探讨该酶用于缺铁诊断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大豆在低供铁浓度下(0~0.25×10~(-6)),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随供铁水平提高而上升,有严重缺铁症状的叶片该酶活性极低,供铁大于0.5×10~(-6)时,酶活性基本趋于稳定。大豆三叶期至四叶期的顶叶酶活性与产量呈正相关(y=a+bx),而且酶活性差异出现早于目视症状。此外,与叶绿素含量,地上部分Mn/Fe比等常规诊断指标也有良好相关,因此认为此酶具备作为一个良好诊断指标的条件。

关键词: 过氧化氢酶 大豆 缺素症 诊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产量和品质若干性状的相关性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0

摘要:选用17个小麦品种,进行了24个项目的有关产量和品质特性的测定,对所获数据予以性状的相关性分析,从而揭示性状间的内在联系。结果发现:单株籽粒产量与收获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籽粒蛋白质含量与湿面筋含量、赖氨酸含量等7项品质指标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小麦 产垃 品质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个粳稻品种的稻瘟和白叶枯病抗性遗传分析

中国水稻科学 1990

摘要:分析了城特232、嘉23和浙湖8号等3个粳稻品种对稻瘟病菌ZD_1、ZE_1和ZF_1及白叶枯病菌8810-1的抗性遗传。结果表明,3个抗病亲本对ZD_1和ZF_1的抗性都带有2对显性重复基因,等位性测定表明其中至少有1对是等位的。对ZE_1小种的抗性均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等位性分析三者的抗性基因各不相同。城特232和嘉23对白叶枯病抗性是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而浙湖8号为2对显性互补基因控制。等位性测定表明城特232和嘉23的1对基因是等位的,但与浙湖8号的2对抗性基因是不等位的。推断了抗病亲本的可能的抗性基因。

关键词: 遗传 稻瘟病 白叶枯病 抗病性 粳稻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氯化钠对γ辐射诱发水稻M_2代突变的修饰效应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0

摘要:本文研究氯化钠对γ辐射诱发水稻M_2代突变的修饰效应。结果表明,氯化钠无论是前处理还是后处理都能提高γ辐射诱发水稻M-2代幼苗叶绿素缺失突变,抽穗期和株高突变频率,以提高早抽穗期和株高突变频率最为显著。结论认为,氯化钠作为一种辐射保护剂,与γ射线复合处理既可以减轻M_1代辐射损伤效应,又可提高M_2代突变频率,这种复合处理方式在育种实践中是有意义的。247~251

关键词: 氯化钠 辐射 水稻 M_2代 突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噻嗪酮在水稻及土壤中的残留与消解

农药 1990

摘要:本文报道了噻嗪酮在水稻植株及土壤中的残留与消解,并对其使用安全性作了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麦的细胞核体积与辐射敏感性

核技术 1990 北大核心

摘要:20个不同类型栽培大麦品种的休眠种子,用~(137)Csγ射线照射后,研究其细胞核体积与辐射敏感性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细胞核体积的剂量效应可用线性方程y=A+Bx拟合,幼苗生长抑制的剂量效应用方程F(D)=1-(1-e~(-?1D))~N拟合.不同类型栽培大麦的细胞核体积剂量效应差异不显著,核体积与核体积的D_(50)呈显著负相关(r=-0.8828~(**)),与幼苗生长抑制的D_(50)无明显相关.

关键词: γ射线辐照 核体积 幼苗生长 剂量效应 大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XCY-1型线性测长仪的应用与展望

丝绸 1990 北大核心

摘要:该文着重介绍XCY-1型线性测长仪在茧丝纤度特征数调查,并简述育种中茧质调查以及活蛹缫丝等方面的应用及展望.

关键词: XCY-1型线性测长仪 活蛹缫丝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地三熟亩产超吨粮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1990

摘要:苍南县旱地面积11.5万亩,占粮地面积的1/4,1年只种春粮、甘薯两熟,复种指数、总产均低(仅占全县的1/10)。同时,饲用玉米全部靠外调,亦极不合理。为此,从1986年开始,进行了耕作制度改革,增种一熟玉米。4年来,在各级领导重视下,与农技干部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面积迅速扩大,产量逐年提高,1989年发展到1万余亩,三熟平均亩产841.7公斤。其中春粮、玉米、甘薯平均亩产分别为7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浙3A萝卜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及其利用初报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0

摘要:以“金花苔48A”为不育材料,用本省优良品种“浙大长”等为转育亲本,经回交四代转育,获得不育株率为100%的不育系“浙3A”。利用其配制组合“浙3A×翘头青”。该一代杂种的肉质根产量表现超亲优势,比对照品种“浙大长”增产31.97~36.71%,其维生素C、干物质、总糖和不空心株率等品质指标也明显优于“浙大长”。

关键词: 萝卜 雄性不育系 杂种优势 性状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秋用蚕品种芳山×星·明的选育

蚕业科学 1990

摘要:用杂交育种系统选择法育成了中系品种芳山和日系品种星光.并应用杂种优势的原理,先将星光与科明(本所1980年育成)组成日系杂交原种星·明,再与芳山组配成三元杂交种芳山×星·明.本品种具有抗性强、稳产、茧丝质优良、原蚕好养、繁育系数高等优点,根据浙江5个基点的试繁,芳山×垦·明的万蚕茧层量、解舒丝长,分别比对照品种浙农1号×苏12高16.18%、17.06%.该品种净度为93.36分.适于长江流域夏秋期饲养.

关键词: 家蚕 品种 三元杂交种 芳山×星·明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