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钾锌肥与氮肥配施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00
摘要:钾、锌肥与氮肥配施对油菜产量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 :钾、锌肥与氮肥的合理配施可以明显地增加油菜产量。产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三种肥料的合理配施增加了叶绿素含量 ,从而提高了油菜的光合效率 ;促进了油菜对营养元素的吸收。钾、锌肥只有在一定氮肥用量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其增产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高粱新品种——晋杂18号
《中国农村科技 》 2000
摘要:晋杂18号是山西省农科院高梁研究所新近育成的一个优质、高产、多抗高梁杂交种。1999年4月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晋杂18号生育期128天,株高180厘米,穗长28厘米,穗粒重110克,千粒重36克,黑壳红粒,穗呈纺锤形,二、三级分枝多,穗型中紧。该品种株型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小麦品种(系)的高分子谷蛋白亚基遗传变异分析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2000 CSCD
摘要:应用SDS -PAGE技术 ,对来源于山西的 39份小麦品种 (系 ) ,其中 2 6个为已审定的被大面积推广的高产品种 ,1 3个为新近育成的优良品系 ,分析了它们的高分子谷蛋白亚基组成。同时按照Payne等的谷蛋白亚基评分标准 ,进行了品质评分。结果表明 ,山西小麦育成品系的高分子谷蛋白亚基的组成较差 ,主要表现在 :Glu -A1位点上主要为Null或 1亚基 ,2 较少 ;在Glu -B1上为 7+8、7+9或 2 0亚基 ;而在Glu -D1上主要为 2 +1 2亚基 ,优质的5 +1 0亚基组合较少。这也可能部分解释了山西小麦的烘烤品质较差的原因。因此 ,可以加强引进具有优质谷蛋白亚基的小麦种质资源 ,综合利用SDS -PAGE等技术将它们引入小麦品种中 ,丰富小麦品种中谷蛋白亚基组成的遗传基础 ,从而进一步提高山西小麦的品质育种的水平。另外 ,其中的 5个含优质亚基、兼抗条锈病的品种 (系 )可以作为四川小麦育种的种质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淀粉及其衍生物固体基质室温磷光光谱背景的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对 2 0种淀粉及 9种淀粉衍生物固体基质室温磷光光谱背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2 0种淀粉及其衍生物在岛津RF - 510仪器上均有室温磷光现象 ,其室温磷光光谱的最大激发光谱波长在 2 92~ 4 0 5nm之间 ,最大发射光谱在 4 4 7~ 52 3nm之间。此外 ,不同种类的淀粉及其衍生物的Stocks位移不同 ,其中最大的是甘薯粉条 (2 0 7nm) ,最小的是绿豆淀粉 (90nm)。该方法的精密度较好 ,相对标准偏差为 3 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瓜属三个种的亲缘关系与品种的分子鉴定研究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00 CSCD
摘要: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南瓜属(Cucurbita)三个主要栽培种即美洲南瓜(C.pepoL.)、中国南瓜(C.moschataD.)和印度南瓜(C.maximaD.)的23个品种(系)及种间杂交后代进行亲缘关系与品种(系)的分子鉴定研究。从200个随机引物(10bp)筛选出17个引物,对23个南瓜品种(系)的染色体组DNA进行PCR扩增,共产生80务扩增带,其中77条在南瓜属三个种间表现出差异,可作为遗传标记(RAPD标记)。RAPD技术对三个种基因组的分析结果与传统分类学的结果完全相符,同时RAPD技术对南瓜属种内不同品种(系)间的亲缘关系的分析结果与其地域来源和形态特性基本符合。大部分南瓜品种(系)都有其特有的扩增带可与其它品种(系)区别开来,这种特异的条带可作为一个品种的分子标记应用于品种鉴定和分类。
关键词: 南瓜属(Cucurbita) 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 亲缘关系 品种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荒草坡害鼠的基本特征及防治技术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 》 2000 CSCD
摘要:1992~ 1999年间 ,在典型的黄土残塬沟壑区设点 ,对荒草坡中的害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 :荒草坡中栖息有 9种鼠形动物 ,根据数量和危害长尾仓鼠、大仓鼠和社鼠为优势鼠种 ;害鼠种群数量季节波动大 ,5月份和 8月份出现 2次高峰 ;根据饵料消耗法测定 ,害鼠的数量在沟边最高 ,沟半腰次之 ,沟底较低 ;大面积采用沟边定点埋罐防治效果最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