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冬小麦对黄矮病毒抗性的遗传分析
《小麦研究 》 2000
摘要:采用3×4不完全双列杂交,对抗黄矮病性母本和丰产性父本的组合效应进行了黄矮病抗性遗传研究,结果表明:(1)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与特殊配合力效应正向相关,而一般配合力效应更具重要性;(2)黄矮病抗性遗传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以加性基因效应占绝对优势,遗传决定度高达97.68%,狭义遗传力为90.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小麦基因型对钾肥反应差异的研究
《小麦研究 》 2000
摘要:采用不同的小麦基因型,以4水平钾浓度的水培方法进行研究,在高钾条件下,不同小麦基因型的干重、植株含钾量、吸钾量、根系状况差异较小,随着钾浓度的下降,不同小麦基因型的干重、植株含钾量、吸钾量、根系状况差异逐渐加大。对钾肥反应敏感的小麦基因型,随着钾浓度的下降,缺钾症状加重。因而筛选出晋麦31号为耐低钾基因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蔬菜病虫害防治历(9~10月份)
《山西农业 》 2000
摘要:①采用黑光灯诱杀成虫;②及时进行秋耕冬翻白菜、晚甘 蓝田,消灭虫蛹;③生物防治:在卵期每亩释放赤眼蜂2500头, 幼虫期可喷洒苏得利(Bt)300倍液防治;④化学防治:选用25% 快杀灵2000倍液,50%来福灵1500倍液,50%强力毙 5000倍 液或40%掌心雷3000倍液喷雾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小麦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规律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采用Griffing方法I,利用 6× 6完全双列杂交 ,对冬小麦 5个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基因效应及遗传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①品种的GCA效应与其产量性状高度相关 ,SCA效应与F1的产量表现高度相关。②株高、单株成穗的遗传受基因加性、非加性和母体效应的共同作用 ,以加性效应占优势 ;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的遗传决定于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 ;而穗粒数的遗传纯由加性效应控制。③株高和千粒重的遗传方差中 ,加性方差所占比例分别为 85.75%和 6 7.72 % ,其遗传决定度也较高 ,分别达 76 .4 5%和 6 9.31% ;而单株成穗和单株产量的遗传受显性基因作用较大 ,其狭义遗传力分别只有 33.0 4 %和 10 .7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单基因br_(-2)矮生系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山西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通过连续两年试验,发现应用单基因br- 2 矮生系与多基因矮生系组配,其F1 植株高度可进一步矮化,株叶结构颇近似于较为理想的矮秆型杂交种,为单基因br- 2 矮生系的应用和培育优良矮秆型杂交种提供了依据,开辟了新的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