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砧木对克瑞森无核葡萄叶片特性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6种不同砧木对克瑞森无核葡萄叶片外观性状、叶绿素含量及叶片组织结构的影响,为筛选出有利于克瑞森无核葡萄叶片发育的砧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BB、101-14MG、110R、5C、SO4、贝达6种砧木嫁接的克瑞森无核葡萄为试材,以克瑞森无核本砧嫁接苗及其自根苗为双对照,测定叶片、叶柄、叶绿素含量及叶片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等叶片组织结构.[结果]6种砧木与克瑞森无核葡萄嫁接对其叶片特性、叶绿素含量及叶片组织结构均会产生影响.其中砧木5BB嫁接的克瑞森无核葡萄叶长(145.92 mm)、叶宽(202.35 mm)、叶面积(145.69 mm2)较自根苗分别高17.02%、21.69%和33.07%,较克瑞森无核本砧嫁接苗分别高15.22%、21.36%和33.12%,砧木5BB嫁接克瑞森无核可显著提高叶片质量.克瑞森无核嫁接5BB在叶柄长(124.59 mm)、叶柄宽(3.95 mm)、叶柄厚(3.60 mm)表现最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克瑞森无核嫁接5BB有利于叶柄的发育.砧木101-14MG与克瑞森无核嫁接叶绿素含量最高(42.50),比克瑞森无核本砧嫁接苗(35.58)高19.45%,但比自根苗(44.53)低4.78%;不同砧木与克瑞森无核嫁接对叶片组织结构影响不同,其中以砧木110R嫁接的克瑞森无核葡萄叶片厚度(207.80 μm)、下表皮厚度(21.48 μm)、栅栏组织厚度(55.94 μm)、海绵组织厚度(109.75 μm)显著高于其他砧穗组合,相比对照组有明显提升,叶片组织结构最好.[结论]在6个砧木中以5BB嫁接克瑞森无核叶片和叶柄外观性状最优,砧木101-14MG与克瑞森无核嫁接叶绿素含量最高,砧木110R嫁接的克瑞森无核叶片组织结构表现最佳,砧木5BB、101-14MG、110R是较有利于克瑞森无核叶片生长发育的优良砧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地区纳米膜覆盖好氧堆肥技术试验及应用
《新疆农机化 》 2022
摘要:针对新疆养殖业废弃物的污染问题,引进纳米膜好氧堆肥系统,在牛粪和棉秸秆混合物料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牛粪和棉秸秆经纳米膜覆盖好氧堆肥后,物料升温快,高温持续时间较长,养分和有机质含量较高,可作为优质的有机肥产品.
关键词: 纳米膜;好氧堆肥;试验;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膜下滴灌水氮空间调控对机采棉群体塑造及产量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膜下滴灌水氮空间调控对机采棉群体塑造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新陆中66号为供试品种,试验采用大田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膜内不同滴灌带条数,分别为2、3和5条(分别标记为G2、G3、G5);副区为不同施氮量,分布为0、238、317、396 kg/hm2(分别标记为N0、N1、N2、N3),研究棉花生育期内不同水氮处理对群体指标、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产量和氮肥农学效应的影响.[结果]施氮量对机采棉群体塑造影响极显著,滴灌带布置条数对茎粗和果枝始节高度有显著影响;增加布管数量和施氮量可增加机采棉的叶面积指数,并在生育中后期达到显著影响;机采棉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单株铃数、单铃重、衣分和籽棉产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呈单峰趋势,在N2水平下有最大值;滴灌带条数和施氮量的交互作用对果枝始节果枝始节高度、吐絮初期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的影响显著.[结论]水氮空间调控会显著影响棉花群体塑造和产量.适合"10 cm-66 cm-10 cm-66 cm-10 cm"机采棉模式的水氮组合为G5N2;考虑种植成本,也可选用G3N2组合,但需要适当提高其灌水频率,并对应减少灌水定额.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贮藏温度对西州密25号哈密瓜果实软化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贮藏温度对西州密25号哈密瓜果肉细胞壁降解酶的影响,研究温度调控西州密25号哈密瓜采后软化作用机制,为哈密瓜采后贮藏保鲜提供参考。【方法】以成熟期西州密25号哈密瓜为试材,采后分别置于不同温度(0、5、10和15℃)环境下贮藏,每隔5 d测定果实硬度、呼吸强度,果肉β-半乳糖苷酶(β-Gal)、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酶(PE)、纤维素酶(Cx)等细胞壁降解酶活性指标,分析不同贮藏温度对果实软化的影响。【结果】不同贮藏温度对西州密25号哈密瓜果实硬度、呼吸强度及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温度越低,果肉硬度下降越慢,果实呼吸强度峰值越低,果肉细胞壁降解酶活性越低。温度低于5℃时,果肉出现明显冷害症状。【结论】5℃适合西州密25号哈密瓜果实贮藏。西州密25号哈密瓜果实硬度与呼吸强度呈负相关关系,与β-Gal、PG、PE和Cx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TMT和PRM技术筛选番茄响应盐胁迫差异表达蛋白
《新疆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盐胁迫是造成番茄产量损失和品质严重下降的关键非生物胁迫之一,研究番茄耐盐的分子机制,为认识番茄幼苗应答盐胁迫分子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研究利用番茄耐盐渐渗系IL-7-5-5和番茄盐敏感M82为试材,采用同位素相对标记与绝对定量(TMT)技术结合定量蛋白质组平行反应监测(PRM)技术,对200 mM盐胁迫12 h的番茄幼苗叶片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筛选出盐胁迫响应显著的潜在靶标蛋白.[结果](1)共鉴定出286个差异显著表达蛋白(DEPs).盐胁迫下IL-7-5-5鉴定到191个DEPs,其中119个表达上调,72个表达下调.在M82中鉴定出157个DEPs,其中84个表达上调,73个表达下调.维恩图分析显示,有129和95个差异蛋白分别特异于IL-7-5-5和M82.有62个显著差异蛋白共表达,其中28个在IL-7-5-5和M82中均上调,15个均为下调,表现出对盐胁迫的一致响应.19个显著差异蛋白在表达相反,有5个蛋白质在ST中下调,在SS中上调,14个差异蛋白在ST中上调,在SS中下调;(2)番茄盐反应蛋白种类诱导能力强,主要与代谢过程、单组织过程以及细胞过程有关,细胞组成主要涉及细胞、细胞器、分子复合物和膜,基因本体分子功能显示,这些差异性蛋白主要参与催化活性、绑定和分子功能调控.(3)选择11个显著差异蛋白PRM验证结果与TMT定量表现出相同的趋势.差异蛋白包括A0A3Q7E8T9、A0A3Q7EK65、A0A3Q7FY19、A0A3Q7G430、A0A3Q7ITH0、A0A3Q7J1Y7、P05116、Q43779、A0A3Q7F8W6、A0A3Q7GKU3、A0A3Q7J0Z4,可能是番茄幼苗耐盐的潜在靶标蛋白.[结论]研究采用TMT结合PRM技术,筛选出番茄幼苗响应盐胁迫差异表达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荒漠绿洲麦区小麦白粉病发生危害及药效评价
《新疆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新疆不同区域小麦白粉病发生危害情况,筛选对白粉病具有较好防效的药剂,为荒漠绿洲生态区白粉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普查方法,调查新疆不同生态区小麦白粉病发生危害情况。运用随机区组方法,定点调查各小区小麦白粉病发生情况。【结果】新疆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和阿克苏地区小麦白粉病发生危害较重,病情指数分别为35.65、35.63和30.82,显著高于昌吉回族自治州和塔城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和塔城地区小麦白粉病发生危害较轻,病情指数分别为9.95和6.00。240 g/L氯氟醚·吡唑酯EC和19%啶氧·丙环唑SC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最好,防效分别为84.94%和82.77%。23%醚菌·氟环唑SC、430 g/L戊唑醇SC、42%苯菌酮SC、43%氟嘧·戊唑醇SC、48%苯甲·嘧菌酯SC、75%肟菌·戊唑醇WG和40%腈菌唑WP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为64.57%~71.12%。【结论】新疆南部地区小麦白粉病发生危害显著重于北部地区,发生程度为3~5级。新疆北部地区小麦白粉病发生危害相对较轻,发生程度多为1~2级。240 g/L氯氟醚·吡唑酯EC、19%啶氧·丙环唑SC、23%醚菌·氟环唑SC、430 g/L戊唑醇SC、42%苯菌酮SC、43%氟嘧·戊唑醇SC、48%苯甲·嘧菌酯SC、75%肟菌·戊唑醇WG和40%腈菌唑WP可有效防治小麦白粉病,且对小麦生长安全,可在大田轮换使用。
关键词: 荒漠绿洲麦区 小麦白粉病 危害程度 杀菌剂 药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60份引进陆地棉资源主要性状的遗传差异分析
《棉花科学 》 2022
摘要:为拓宽棉花育种的遗传基础,在广泛收集国外种质资源的基础上,筛选优良种质资源作为育种亲本.以60份中亚地区引进的棉花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进行主要表型性状与纤维品质的变异系数、遗传多样性指数及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并以主要农艺性状为指标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 表明:叶色、株型、铃形等6个表型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在1.42与11.32之间;在8个农艺产量性状中,单株铃数的变异系数最大(36.02%),第一果枝位节数(31.15%)和单铃重(29.89%)变异较为明显,生育期的变异系数最小(5.01%);在5个纤维品质性状中,伸长率的变异系数最大(16.99%),整齐度指数的变异系数最小(1.95%),相较于农艺产量性状,纤维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均较小.13个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91 ~2.07,以整齐度指数最大(2.07),单铃重最小(0.91);相关性分析表明各性状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聚类分析表明60份材料可聚为五个类群,Ⅰ、Ⅱ类共有30份种质资源,其纤维品质性状较好、籽指较高,可作为改良棉纤维品质的杂交亲本来利用,Ⅲ、Ⅳ、Ⅴ类共有30份种质资源,其表现为高衣分、高果枝节位,但纤维品质一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腐植酸水溶肥对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配比腐植酸水溶肥对新疆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通过3年长期定位试验,利用主成分分析对不同处理下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结果]不同水肥处理下,其中S3全生育期最长,为136 d,较对照长11 d,S1处理下的花针期较对照提前3 d,增长结荚期,与对照生育期相差较小,在干物质增长速率方面,不同处理下对花生的叶片、茎秆、荚果、根系干物质增长速率、根冠比差异较明显,其变化趋势均呈"单峰"形式,S1处理下干物质积累速率相当较高,在产量方面处理S1的单株产量(鲜重)、折合667 m2最高,分别是140.33 g、386.69 kg,分别较对照增产21.84%、3.5%,处理S1综合得分最高,处理S1的腐植酸水溶肥N-P-K配比更适合花生的生长.[结论]N-P-K比例为10-40-10水润土腐植酸水溶肥处理(S1)可以促进花生花针期提前,延长结荚期,高P含量促进了茎秆、荚果的干物质增长速率,提高了花生单株产量,较传统的三元复合肥增产117.86%,且S1处理下花生综合性状优于其他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