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0008条记录
设施蔬菜经营主体施肥现状及有机肥替代化肥情况调研-基于北京市顺义区的实证分析

中国蔬菜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在北京市顺义区设施蔬菜栽培中高效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工作。2018年8月至2019年6月,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考察、调研农业统计数据等方式,调研了顺义区31个典型设施蔬菜合作社的施肥行为,并分析了该区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技术模式构建、成效与发展潜力。结果表明,受访园区的化肥主要从农资市场购置,肥效和品牌是影响购置的主要因素,更换化肥的情况比较普遍,施肥主要依靠经验,对作物推荐施肥技术有普遍需求,施肥技术问题的发生频率每年1~2次占比最高,问题解决主要依托农业专家和肥料厂商,施肥技术服务费的平均意愿额度为200元·次-1,每年每667 m2化肥施用成本约1446元,施肥成本高与农作物产出低的矛盾有待解决。受访者了解有机肥的基本知识,认为施用有机肥有益于土壤和作物,但肥效不明显、虚假宣传、施肥用工强度高、见效时间慢等因素限制了有机肥的推广;有机肥主要从专卖店和批发商处购置,保障有机肥质量和提供免费农技指导可促进有机肥的应用和推广;有机肥的应用大多起到了改良土壤、改善蔬菜生长和品质的作用。顺义区目前主推"有机肥 + 配方肥""有机肥 + 水肥一体化""菜—沼"和"秸秆生物反应堆"等4种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同时采取依托市场的有机肥生产运作方式及灵活多样的有机肥应用推广激励措施,取得了突出成效。针对调研存在的问题,今后可从提升有机肥产品准入标准、加强科学引领和政策扶持等措施入手,全方位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工作的落实。

关键词: 设施蔬菜 施肥现状 有机肥替代化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父本对无核葡萄'Afrodita'胚培养的影响研究

中国果树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以无核葡萄品种‘Afrodita’为母本,分别与无核品种‘爱神玫瑰’‘寒香蜜’‘无核翠宝’‘瑞都无核怡’‘克瑞森无核’及早熟有核品种‘早玫瑰香’杂交,以杂交胚珠及‘Afrodita’的自然杂交胚珠为试材进行胚挽救试验,研究父本基因型、取样时期、培养基对胚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胚发育率和萌发率,‘Afrodita’与有核品种‘早玫瑰香’杂交(38.70%、22.58%)均高于其他无核组合,与‘无核翠宝’杂交(34.72%、18.05%)高于其他几个无核组合;7个组合的最佳取样时期均为授粉后50 d;较适宜的发育培养基对于‘Afrodita’ב寒香蜜’、‘Afrodita’ב爱神玫瑰’、‘Afrodita’ב早玫瑰香’和‘Afrodita’自然杂交这4个组合为改良MS+500 mg/L水解酪蛋白+60 g/L蔗糖+6.5 g/L琼脂+1.5 g/L活性炭,对于‘Afrodita’ב瑞都无核怡’和‘Afrodita’ב无核翠宝’则是改良MS+0.5 mg/L GA3+1.5 mg/L IAA+500 mg/L水解酪蛋白+60 g/L蔗糖+6.5 g/L琼脂+1.5g/L活性炭,而‘Afrodita’ב克瑞森无核’是NN+0.5 mg/L GA3+1.5 mg/L IAA+500 mg/L水解酪蛋白+60 g/L蔗糖+6.5 g/L琼脂+1.5 g/L活性炭。

关键词: 无核葡萄 ‘Afrodita’ 杂交 无核父本 胚挽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流式细胞术鉴定杏及其部分近缘植物的倍性

西北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果树多倍体生长旺盛、果实大且无籽或少籽、产量高、适应性和抗性强,多倍体砧木能够诱导嫁接植株矮化、提高植株对干旱等非生物胁迫的耐受能力.基于多倍体的诸多优点,发掘、培育与利用多倍体种质资源是果树育种的重要内容.利用流式细胞术鉴定植物倍性技术简单、效率高、结果准确.为了鉴定150份杏、7份李和9份李杏砧木种质资源的倍性,发掘多倍体资源,采集其幼嫩叶片,利用Partec试剂盒制备细胞核悬液及染色,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DNA相对含量.以二倍体杏品种'巴斗'为外标,其他种质资源DNA相对含量值与其比较,确定各自倍性水平,若与二倍体'巴斗'DNA相对含量比值近似1,为二倍体;比值近似2,为四倍体;比值近似3,为六倍体.结果表明:150份杏均为二倍体;7份李资源中,2份欧洲李和1份黑刺李为六倍体,4份杏李为二倍体;9份李杏砧木资源中二倍体5份,四倍体1份,六倍体3份.

关键词: 杏;李;杏李砧木;流式细胞术;倍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嵌入式的农田灌溉管网漏损智能无线监测系统设计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农田灌溉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灌溉管网漏损实时在线监测对提升农田用水效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设计基于嵌入式的农田灌溉管网漏损智能监测系统,通过压电加速度传感器、压力变送器和超声波流量计等传感器信号采集,获取农田灌溉管网的振动噪声、水压和流量等数据,通过嵌入式单片机自适应滤波处理后,应用4G无线数据通信模块,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传输到云平台,云平台应用管理软件系统对灌溉管网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从而准确确定灌溉管网漏损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非灌溉时间测试管网漏损状态,系统能够有效采集噪声、水压和流量等传感器数据,噪声数值超过预警值80 dB并进行报警。数据在无线网络中传输稳定高效,数据无线传输延时小于1.8 s。云平台应用管理软件系统功能正常,数据查询平均响应时间小于1.2 s。系统部署实施快捷,可广泛应用于农田灌溉管网运行状态实时监测,有效提高农田灌溉用水效率进而实现用水精细化管理。

关键词: 嵌入式 无线通信 农田灌溉 管网漏损 云平台 智能监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ESI的全球作物生物育种领域研究前沿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全球作物生物育种已进入至关重要的、以抢占技术制高点与经济增长点为目标的战略机遇期,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途经,明晰全球生物育种领域的研究前沿和发展方向,对我国作物生物育种发展来说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基于ESI数据平台,经专家咨询对全球生物育种领域研究前沿和核心论文进行遴选与解读,借助DDA分析工具,采用计量分析和数据挖掘方法,从期刊、国家、机构及合作、研究方向等角度对核心论文进行全方位的深入剖析.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是作物生物育种领域前沿的代表期刊;美国和中国是全球重点研究国家;我国代表性研究机构优势显著,但影响力有待提升,可根据机构特色研究方向,有针对性地积极开展跨国合作;基因编辑技术、碱基编辑等生物育种技术及应用是重点关注的研究前沿.

关键词: 作物生物育种;研究前沿;高被引论文;文献计量;DDA;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组学;高通量表型平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产品智慧物流发展研究

中国工程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农产品采后供应链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滞后是导致流通效率偏低、品质损失严重的主要因素,谋划我国农产品智慧物流发展是提升农产品产后附加值的迫切需求。本文分析了农产品智慧物流的需求,梳理了农产品智慧物流发展现状,凝练了信息化、标准及质量、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立足国情,论证提出了2035年我国农产品智慧物流的发展目标与重点任务。研究表明,加强政策扶持、标准化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是实现农产品智慧物流健全发展的关键基础与保障;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与应用拓展,推动了我国农产品传统物流向农产品智慧物流的转型升级;智能化、一体化、绿色化的供应链将是未来农产品智慧物流的主要发展方向。相关研究可为农产品物流行业的整体运营效率改善、服务质量升级提供基础性参照。

关键词: 农产品 智慧物流 信息化 政策法规 核心技术 公共信息平台 203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添加高粱根茬根际土对连作黄瓜生长和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分析添加高粱根茬根际土对连作黄瓜生长和根际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采用荧光定量PCR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的差异。试验共设4个处理:CK(不施肥),T1(单施化肥),T2(优化施肥),T3(优化施肥+高粱根茬根际土)。结果表明:与其他处理相比,T3处理促进了黄瓜生长发育,提高了土壤中16S rRNA和ITS rRNA基因数量。与T1处理相比,T2和T3处理明显提高了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不同处理间真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差异不明显。添加高粱根茬根际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基于门、属水平上的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其中,细菌中提高了酸杆菌门和拟杆菌门的丰度,降低了变形菌门、厚壁菌门、硝化螺旋菌门和芽孢杆菌属的丰度;真菌中提高了担子菌门、木霉菌属和假散囊菌属的丰度,降低了镰刀菌属和绿僵菌属的丰度。冗余分析表明,土壤硝态氮和有机质含量分别是影响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差异的关键因子。添加高粱根茬根际土不仅提高了连作黄瓜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细菌多样性,而且增加了有益菌木霉菌属的丰度,降低了致病镰刀菌的丰度和数量,保障了黄瓜存活率,为缓解黄瓜连作障碍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 细菌 真菌 微生物群落 连作障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数字乡村大数据平台设计与应用

江苏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数字农业与数字乡村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为了提高乡村数字化建设效率,运用物联网、系统协同、人工智能等手段获取村镇基础设施、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生产技术、商贸物流、社会保障、基层治理等动静态数据,构建数字乡村大数据平台.平台基于"数据中台-业务前台"服务架构,支持多用户定制、数据多维分析和多业态服务扩展,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个系统,通过乡村大数据管理、挖掘和决策分析为村镇管理部门、经营组织和农民提供个性化服务.该平台已成功应用于多个乡镇,为乡村产业经济发展、农民生活品质提高和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提供一种开放、高效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关键词: 数字乡村;大数据;平台;技术架构;实现路径;感知体系;服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京农14-95

麦类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京农14-95是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的抗旱、节水常规小麦新品种,其亲本组合为京冬18/CA9507//中麦12。2006年以京冬18为母本、CA9507为父本进行杂交,2007年以中麦12为父本进行复合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果糖度可见-近红外光谱手持式检测装置开发与试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开发了手持式水果糖度检测装置,并用于水果糖度的现场实时分析.硬件系统主要包括微型光谱仪、卤素灯、O L ED显示屏、单片机及驱动电路等.采用K eil 5开发工具,用C语言开发单片机程序.配合上位机以LabView编写的光谱采集程序,实现光谱信息的采集.以苹果和大桃作为检测对象,对装置的检测精度和模型在2台装置(主机、从机)间的传递效果进行了探讨.在实验室和果园环境下,分别获取了苹果、大桃样本在600~950 nm范围的可见-近红外光谱.对实验室条件下采集的主机校正集光谱进行分析,经过平滑、最大值归一化、二阶导数等预处理后,利用偏最小二乘算法分别建立了苹果、大桃的糖度检测模型.模型导入主机装置后,对预测集样本进行检验.对苹果、大桃的预测集相关系数和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25,0.587% 和0.821,0.613%.采用分段直接校正和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算法的模型传递方法将模型由主机传递到从机.对比后发现,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算法取得了更好的模型传递结果.从机对苹果、大桃糖度的预测集相关系数和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883,0.641% 和0.805,0.626%.将实验室条件下建立的模型用于树上采集到的水果光谱数据分析,得到预测集相关系数和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866,0.741% 和0.816,0.627%.整体检测结果表明,该装置可以满足对苹果、大桃糖度的有效检测,借助模型传递算法,实现了模型在不同装置间的共享和有效传递,且实验室环境下采集的数据建立的模型可以用于树上水果糖度的有效检测,该装置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无损检测;水果;可见-近红外光谱;光谱分析;糖度;模型传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