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密闭系统下鲜切猕猴桃呼吸代谢特性研究
《包装工程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探究鲜切猕猴桃的呼吸代谢特性,为气调包装的设计和鲜切猕猴桃货架期的预测提供参考.方法 以"海沃德"猕猴桃为实验材料,采用密闭系统法,对鲜切猕猴桃贮藏过程中密闭系统的气体体积、乙醇含量和相关品质指标进行测定.结果 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密封系统内部逐渐进入低氧状态;对鲜切猕猴桃的呼吸速率进行拟合,其拟合度较高;基于Michaelis-Menten方程建立了鲜切猕猴桃的酶动力学呼吸模型,该方程的决定系数在0.9以上,最大呼吸速率为6.36 mL/(kg?h)(O2消耗速率)和6.53 mL/(kg?h)(CO2生成速率);果实的乙醇含量在贮藏144 h后骤然上升,这可能是鲜切水果在密闭包装条件下的发酵阈值点.结论 鲜切猕猴桃的呼吸代谢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特性,米氏模型的拟合度较高.鲜切猕猴桃在贮藏144 h后进入无氧呼吸状态,此研究可为气调包装的设计和鲜切猕猴桃货架期的预测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农艺及品质性状与SSR标记的青贮玉米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物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青贮玉米是优质饲料作物,对畜牧业的大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究青贮玉米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现状,以141个通过国家及各省区(市)审定的青贮玉米品种为材料,基于农艺及品质性状与SSR标记从生态区角度对供试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3个农艺及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区间为10.30%~30.31%,平均为16.01%;多样性指数区间为0.50~0.71,平均为0.60。农艺及品质性状聚类将供试品种划分为5个组,同一生态区来源的品种多归为同一组。40个SSR标记共检测到482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12.05个,多态性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 PIC)变幅为0.27~0.89,平均为0.68。南方品种大部分聚集在同一组,与东华北、黄淮海和西北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均较远,分别为0.054、0.047和0.046。两种方法分析结果具有共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南方品种在农艺及品质性状和SSR标记上均具有特异性,西北和黄淮海品种仅在农艺及品质性状具有特异性。将两种方法相结合,能更全面、准确的了解青贮玉米品种的遗传背景,为不同生态区新品种选育及推广种植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青贮玉米 审定品种 遗传多样性 SSR标记 农艺及品质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层离散各向异性辐射传输模型在玉米叶面积指数垂直分布反演中的应用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更准确地监测玉米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 LAI)垂直分布,以多层离散各向异性辐射传输(discrete anisotropic radiative transfer, DART)模型构建的模拟数据集为基础,提出一种条件约束的LAI垂直分布反演方法。首先,基于3层垂直分布场景,评价DART模型对玉米冠层反射率和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PAR)的模拟效果,并构建相应的模拟数据集。其次,基于模拟数据集构建LAI和PAR单参数反演模型。最后,以单参数反演模型为先验知识,通过求解约束化问题实现基于高光谱植被指数的玉米冠层LAI垂直分布反演。结果表明:相较于单参数反演模型,约束优化条件下的反演模型精度更高。玉米上层LAI反演结果的决定系数(R2)提高0.022,均方根误差(root-mean-square error, RMSE)降低0.016 m2/m2,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ormalized root-mean-square error, NRMSE)降低1.3%;玉米中层LAI反演结果的R2提高0.08,RMSE降低0.219 m2/m2,NRMSE降低10.1%;玉米下层LAI反演结果的R2提高0.069,RMSE降低0.041 m2/m2,NRMSE降低4.6%。说明利用条件约束优化的方法进行玉米冠层LAI的垂直分布反演,能有效提高反演精度。
关键词: 农业遥感 离散各向异性辐射传输模型 光合有效辐射 叶面积指数 垂直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葫芦种子结构与发芽的关系以及提高种子质量的处理技术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种子质量是西葫芦稳产和高产的重要基础,建立适宜的种子综合处理技术是提高西葫芦种子质量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应用软X-射线成像技术分析了西葫芦种子结构,应用比重选和引发处理对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软X-射线成像法能够从种子形态上区分正常种子、畸形种子和死种子,正确识别率分别为98.2%、27.3%和65.9%,全部种子的正确识别率为86.0%;比重选可以将西葫芦种子发芽率由83%提高到90%,引发处理能提高种子萌发速度和整齐度,发芽势由75%提高到90%,以处理7天为最佳条件;比重选后再进行7d引发处理的种子不仅出苗率显著提高,与种苗生长相关的多个生理指标也得到改善。综上,软X-射线成像法可用于区分西葫芦种子类别,比重选和种子引发处理技术能够提高西葫芦种子质量,该技术可在种子企业中进行产业化推广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软件产业发展的现实格局与路径选择
《中国工程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发展的交叉重组、渗透融合不断加速,逐步孕育出农业软件产业,支撑了智慧农业发展。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农业软件产业发展战略、概述学术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调研数据,梳理了我国农业软件产业的发展现状、主要困境,提出了我国农业软件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重大工程及政策保障建议。研究发现,我国农业软件产业在技术研发与推广、企业运行、用户积累等方面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主要存在开发难度大、创新能力弱、投资回报低、知识产权保护弱等困境;面向2035年,应以推动农业技术软件化为主线,以强化农业软件产业创新发展能力为核心,开展农业使能软件与平台开发工程、精准农业管理软件应用推广工程、农业软件产业集聚区创建工程、农业软件企业梯次培育工程等重大工程建设。为此建议,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建设、强化统筹协调机制、优化学科体系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全面保障我国农业产业软件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农业软件产业 特征分类 现实格局 路径选择 重大工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变量施肥对春玉米生长和土壤硝态氮淋溶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以黑龙江省北安市赵光农场春玉米为研究对象,利用追肥前的玉米无人机多光谱影像,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和施肥模型进行变量施肥管理,通过网格法采样验证,以常规均一施肥处理为对照,分析玉米长势、产量和土壤溶液硝态氮含量的处理间差异和处理内变异.结果表明,在抽雄期,变量施肥处理玉米的平均SPAD值、LAI、地上部干质量较对照显著提高,变量施肥处理玉米株高、茎粗、LAI和生物量的变异系数在5.74%~11.21%,常规施肥玉米长势变异范围9.94%~16.39%;成熟期变量施肥处理玉米百粒质量和穗粒数提高,秃尖率降低,产量增加5.99%,处理内的产量变异性较对照降低36.30%;变量施肥降低了0~100 cm各层次土壤溶液中硝态氮含量,拔节期、抽雄期和成熟期1 m土体土壤硝态氮含量均值分别较均一施肥区降低20.10%、34.02%、26.56%.
关键词: 变量施肥;玉米;产量;硝态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抑菌活性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抑菌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文献挖掘和数据库检索获取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对应靶点、抑菌相关靶点及两者交集靶点,将交集靶点构建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PPI)网络,并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KEGG)分析。结果: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对应靶点483个,抑菌相关靶点805个,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抑菌作用靶点75个,起关键作用的为TNF、AKT1、ALB、MMP9、EGFR、MAPK8等靶点。GO功能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抑菌的作用机制主要涉及应激反应、代谢过程、生物调节、多细胞生物过程、细胞讯息传递等生物过程,并通过细胞外基质组织、胶原蛋白降解、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激活和神经生长因子信号通路等多条通路共同发挥作用。化合物与分子靶点对接结果良好,验证了网络构建预测的准确性。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抑菌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为其分子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 网络药理学 抑菌活性 作用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京市农村污水处理现状、问题及发展建议
《环境保护 》 2021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农村污水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北京市680座农村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调研的基础上,剖析了设施建设和运行现状及特征,指出了北京市农村污水处理在设施建设、工艺设计、设施运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解决措施.建议北京市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完善工艺建设和运营管理标准体系,整合政府和社会资源,构建智能、高效、完善的农村污水治理机制.
关键词: 北京;农村;污水;处理设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苋菜原生质体和瞬时转化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分子植物育种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建立稳定、高效的苋菜原生质体制备和瞬时转化体系,本研究以栽培苋菜(Amaranthus tricolor)品种‘京苋三号’无菌组培苗叶片为材料,通过反复试验确立了苋菜原生质体分离制备和瞬时转化体系,并利用该体系对一个苋菜甜菜红素合成调控相关的MYB转录因子进行了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表明,以1.0%纤维素酶+0.25%离析酶组合,酶解3~4 h,能得到活力较高的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可直接用于植物蛋白亚细胞定位等实验;苋菜甜菜红素合成调控相关的MYB转录因子定位在细胞核中。苋菜原生质体制备和瞬时转化体系的建立,为苋菜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 苋菜(Amaranthus spp.) 原生质体制备 瞬时表达 MYB转录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弱光下aga2突变体西瓜果实糖代谢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中国蔬菜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明低温弱光环境对西瓜果实糖分积累的调节机制,本试验通过分析棉籽糖水解酶碱性α-半乳糖苷酶基因aga2突变体转录组数据发现低温弱光下aga2突变体西瓜果实中有686个基因上调表达,990个基因下调表达,进一步通过GO和KEGG分析发现MYB、NAC、WRKY等转录因子上调表达抵御低温弱光;而肌醇半乳糖苷合酶(Cla009222)、α-半乳糖苷酶(Cla022883、Cla019238)等与糖分代谢相关的基因在低温弱光下下调表达可能是导致aga2突变体果实糖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本试验通过分析转录组数据,挖掘响应低温弱光的西瓜糖分积累相关基因,为西瓜果实响应低温弱光的糖代谢调控网络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