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0008条记录
不同饲粮类型对林地散养鸡蛋品质的影响研究

家畜生态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讨饲料对林地散养鸡蛋品质的重要性,本研究选择不同饲粮类型的三个林下养殖场,分别对应全价料型、玉米+麦麸+豆粕型、玉米型,对其鸡蛋物理品质和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和对比.研究结果揭示,林地散养模式下,全价料型与玉米+麦麸+豆粕型饲粮的鸡蛋相比,前者的蛋壳质量显著优于后者,蛋壳厚度和强度平均比后者分别高0.03 mm和0.52 kg/cm2(P<0.05).玉米型饲粮的蛋重、蛋黄重、蛋壳重都极显著低于另外两种饲粮类型,与全价料型相比三项分别低6.33 g、1.17 g和1.22 g(P<0.05),此外其蛋壳质量亦是最差的,蛋壳厚度和强度极显著低于全价料型(P<0.01).结果提示,饲粮类型对林地散养鸡蛋品质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全价混合饲粮更有助于提升散养鸡蛋的品质.

关键词: 林地散养;饲粮类型;鸡蛋;蛋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普通白菜基因组及其重要形态性状进化分子基础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蔬菜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2020年12月7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白菜课题组在植物学领域国际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线发表了题为"Assembly of the non-heading pakchoi genome and comparison with the genomes of heading Chinese cabbage and the oilseed yellow sars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布了普通白菜的高质量基因组,首次揭示了基因组结构变异在白菜类蔬菜重要性状进化和选择中的重要作用。白菜类蔬菜包括大白菜、普通白菜(小白菜)、菜心、芜菁和油用白菜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自交系京2416*京92改良后代收获时子粒含水量配合力分析

玉米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玉米黄改群自交系京2416和京92及其213个改良后代为基础材料,以京464、京724、京MC01为测验种,采用NCII杂交设计方法,杂交组配得到645个组合,调查杂交组合收获时子粒含水量,分析213个改良后代收获时子粒含水量的配合力及遗传特性。结果表明,收获时子粒含水量一般配合力优于原始高值亲本的自交系有京2416J92-049等68个,特殊配合力优于原始高值亲本的杂交组合有京2416J92-192×京464、京2416J92-210×京724、京2416J92-009×京MC01等177个。结合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筛选出京2416J92-192×京464、京2416J92-210×京724、京2416J92-200×京MC01等57个优良杂交组合。通过遗传参数分析表明,收获时子粒含水量的广义遗传率为73.70%,狭义遗传率为65.82%,可以进行早代选择。

关键词: 玉米 改良自交系 收获时子粒含水量 配合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保无人机施药沉积飘移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

植物保护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升植保无人机施药沉积飘移监测智能化水平,研发植保无人机施药沉积飘移监测系统,该系统机载监测终端实时获取药械状态参数、植保无人机状态参数及位置参数,通过数据处理服务系统将其发送至平台软件,基于作业参数利用沉积飘移预测模型实时监测药液沉积区域及飘移范围。该系统同时具有作业面积计量、飞行轨迹回溯、作业质量空间分析等功能。2015年4月于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泽头镇眠虎岭区域对该系统进行性能测试,植保无人机规划靶区作业面积为433 hm2,最终监测作业面积为405 hm2,施药覆盖率为93.5%;施药过程中实时监测沉积区域和飘移范围,受环境侧风影响,药液最大飘移距离可达40 m,系统整体达到预期设计要求。截至目前该系统已在山东、安徽、江苏、云南、河南、浙江、天津等多个省市应用。

关键词: 植物保护 无人机 精准施药 沉积 飘移监测 药害污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钾肥对辣椒品质及镉吸收累积的影响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揭示镉污染土壤中施用钾肥对辣椒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不同钾肥处理对辣椒生长状态和辣椒不同部位对镉吸收累积的效果。辣椒通过移栽定植后追肥施入3种钾肥(硫酸钾、液体硅钾肥、磷酸二氢钾),分别测定辣椒根茎叶的镉含量,探讨3种钾肥对污染土壤pH及辣椒吸收土壤镉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辣椒茎对镉的富集系数均大于0.7,对重金属镉富集能力较强;辣椒根和果实对镉的富集系数均小于0.7,对重金属镉富集能力较弱。在土壤肥力相同,且施用尿素1.17 kg/hm2,复合肥3.33 kg/hm2的情况下,与常规施肥相比,在开花坐果期叶面喷施硫酸钾0.67 kg/hm2,液体硅钾肥1.33 mL/hm2为最佳的钾肥施用方式,可增加土壤EC、提高土壤pH值,减少土壤中的镉含量6.7%,提高辣椒产量41.5%,提高辣椒根、茎对镉的吸收能力,降低辣椒果实中的镉含量,增加辣椒中的维生素C和辣椒素含量,提高辣椒辣度,改善辣椒品质。

关键词: 钾肥 辣椒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多源数据的乡村功能空间特征及其权衡协同关系度量

地理研究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基于土地利用、兴趣点、社会经济统计等数据,从乡镇尺度揭示了北京生态涵养区经济发展、农产品生产、社会保障、生态服务、旅游休闲以及综合功能的空间特征,并运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生产可能性边界(PPF)、权衡强度指数等定量探讨了多功能间的权衡-协同关系及其权衡程度。结果表明:(1)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和休闲旅游功能的空间格局相似;生态服务功能与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和农产品生产功能的空间格局基本相逆。(2)经济发展与农产品生产/社会保障功能为显著协同关系;经济发展/农产品生产/社会保障与生态服务功能为显著权衡关系。(3)按照"‘权衡强度越小,功能间共生发展’‘权衡强度越大,最多发展一种功能’"的思路,以追求乡村功能组合的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将生态涵养区划分为I(4种功能共生)、II(3种功能共生)、III(2种功能共生)和IV(单一功能发展)4种类型区。研究结果将为区域乡村振兴规划编制提供参考,为乡村功能协同发展路径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生态涵养区 乡村功能 权衡与协同 生产可能性边界 权衡强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黑木耳中33种除草剂残留

农药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基于QuEChERS(Quick Easy Cheap Effective Rugged and Safe)前处理技术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黑木耳中33种除草剂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黑木耳提取液采用分散固相萃取净化,UPLC-MS/MS测定,电喷雾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结果]33种除草剂在1.0(2.0)~100(2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90;3个加标水平(0.020、0.040、0.200 mg/kg)的平均回收率为72.2%~122.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13.4%;检出限为0.003~0.015 mg/kg。[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大批黑木耳中除草剂残留快速检测。

关键词: 黑木耳 除草剂 QuEChERS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来源沼液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碳代谢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不同来源沼液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室内培养试验,基于BIOLOG微平板培养方法,对比了鸡粪源、猪粪源和牛粪源沼液在等氮条件下加入土壤后的微生物碳代谢特征。结果表明:同无任何添加的对照相比,不同来源的沼液对土壤有机质含量无显著影响,但对无机氮、全氮、有效磷、速效钾、pH和电导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效果。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在牛粪沼液处理中最高,而猪粪沼液中微生物量碳则同对照相比显著降低(P<0.05)。鸡粪沼液引发了微生物最高的碳源利用强度,而猪粪沼液则表现出抑制的趋势。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在鸡粪沼液处理中达到最高,显著高于猪粪沼液(P<0.05)。对于氨基酸碳源的利用,各沼液处理均表现出抑制的趋势,但仅在猪粪沼液处理中达显著水平(P<0.05)。鸡粪沼液相比其他处理显著促进了微生物对羧酸的利用(P<0.05)。相比其他处理,鸡粪沼液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的Shannon丰富度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 McIntosh均一度指数的最高值也出现在鸡粪沼液处理,但其仅显著高于猪粪沼液处理(P<0.05)。主成分分析显示猪粪沼液处理的微生物碳代谢群落同对照的差异最大,相比而言牛粪和鸡粪沼液对微生物代谢群落的影响较小。总体而言,不同来源沼液对土壤微生物碳代谢的影响存在差异,其长期的效应有待进一步通过田间试验验证。

关键词: 沼液 微生物多样性 BIOLOG 微生物量碳氮 群落代谢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CFD模拟研究不同保温结构和温度对番茄冷藏配送品质和效果的影响

制冷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掌握不同保温结构和不同温度对番茄冷藏配送下的温度场分布均匀性和品质及效果的影响,本文以番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半导体冷藏箱温度场数值分析三维模型,并进行实验验证。模拟结果表明:外界恒温20℃时,真空绝热板(vacuum insulation panel,VIP)和聚氨酯(polyurethane,PU)复合隔热保温结构(VIP+PU)与聚氨酯隔热保温结构(PU)的半导体冷藏箱内平均温度从20.7℃降至5℃分别需30 min和35 min,且35 min后平均温度分别为4.58℃和4.97℃,前部与左右部最大温差分别为6.97℃和8.09℃;冷库预冷至4、10、15℃的番茄置入VIP+PU和PU半导体冷藏箱内,在2.5℃下模拟配送10 h,VIP+PU和PU半导体冷藏箱内番茄平均温度分别降至2.38、4.29、5.89℃和3.33、5.15、6.67℃,果心温度均匀度σ分别为0.52、0.44、0.41和0.57、0.47、0.43,番茄实际冷藏配送实验与模拟仿真的结果基本吻合。结果表明:VIP+PU半导体冷藏箱保温性能、冷却速度及果心温度均匀度明显优于PU半导体冷藏箱; 4℃番茄在2.5℃冷藏配送条件下效果最佳,失重率为0.08%,亮度、色度变化最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5.13%。

关键词: 半导体冷藏箱 真空绝热板 聚氨酯 计算流体力学 营养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数字乡村背景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现状与提升策略

中国软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提出数字乡村与基本公共服务的概念内涵,并基于全国8370份乡村居民、村干部和乡镇干部的典型调查数据,揭示数字乡村背景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现状,分析阻碍数字技术推动乡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现实瓶颈,总结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的需求,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借鉴.

关键词: 数字乡村;基本公共服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