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畜禽疫苗研究现状名词诠释及分类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 1997
摘要:畜禽疫苗研究现状名词诠释及分类宋长绪,杜伟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广州510640)在现代集约化畜牧业中,传染病的预防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对传染病的预防目前最主要最有效的手段是疫苗接种。现在所使用的疫苗可以归纳为三大类,其一是以活的病毒或细菌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冷灌繁殖水稻低温敏核不育系技术研究
《中国水稻科学 》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盆栽和大田试验,研究了籼型低温敏核不育系GD-2S的冷灌繁种技术。结果表明,1)冷灌开始时期以幼穗分化Ⅲ期(二次枝梗和颖花原基分化)为好。但是,GD-2S的温度诱导育性转换的敏感期在抽穗前的第11天至19天,即雌雄蕊形成期(Ⅳ期)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Ⅵ期)。冷灌处理开始至植株产生反应之间存在一个启动过程。2)冷灌天数以13d左右为宜。冷灌处理会导致颖花退化,延缓生育进程,推迟抽穗时间。冷灌开始时期越早或冷灌时间越长,颖花退化越严重(如冷灌20d的达25.5%),结实率也降低。3)冷灌深度以12cm左右(刚浸至生长点)深的结实率最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省茶叶科技回顾与展望
《广东茶业 》 1997
摘要:建国以来经我省有关部门茶叶科技人员努力,在茶树品种引进和选育、茶叶高产优质栽培、茶园土壤肥料、茶树病虫害防治及生态茶园建设、红碎茶创制、名优特茶类加工、茶机研制与应用、茶叶深加工等方面的技术研究与推广,取得了丰硕成果。创造出巨大的社会效益。由于形势发展,目前我省茶叶生产存在品种老化、成本高、市场不规范、效益差、体制等问题。展望新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向导,依靠科技进步,实施名牌战略,加速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探索运用高新技术等提高茶叶品质,提高茶叶生产经济效益。 一、茶叶科技成果与推广应用 本世纪我省茶叶科技的进步,主要是1949年以后才真正得到发展和壮大。几十年来,广大茶叶科技工作者,对老茶园改造、新茶园开垦、茶树品种选育、扦插育苗、土壤肥料、高产优质栽培、病害虫防治、名优特茶类加工、茶机研制与应用、茶叶深加工及生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技术推广,取得了一大批实用型成果,获省、部、厅级以上的成果将50多项。为推进我省茶业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茶叶科技主要成就概述如下: 1.茶叶科研教育体系的形成:我省茶叶历史源远流长,本世纪茶叶科教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30年中山大学农学院率先开设茶叶专业课,培养茶叶专业人才,1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黄羽肉鸡新品系的选育及利用研究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 1997
摘要:根据市场对优质黄羽肉鸡的需要,开展了优质黄羽肉鸡新品系的选育及利用研究。利用了石岐杂、岭南黄鸡和新安康红鸡为育种素材,采用家系育种、生化指标选择和导入矮小型基因(dw)等育种方法,经过6年的选育和配合力测定,选育出快长型A系、中速型C系、D系和矮小型E系、优质型B系共5个品系。经过配合力测定、C系公×E系母的杂种鸡于12周龄时,公母平均体重最高达1822.8克。饲料转化率以A系公×CD母最高(2.78∶1),杂种优势率以BE组为最高(26.6%),具有特殊的配合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藏野桃资源及其综合加工利用
《广东农业科学 》 1997
摘要:西藏野桃资源及其综合加工利用蔡长河钟明黄炳雄王碧青肖维强邱俊荣(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广州510640)(广东省农科院科技处西藏野桃资源丰富,处于自生自灭状态,资源利用率低。我们于1996—1997年对西藏野桃资源的分布、生长和果实品质情况进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光光度法检测微量甲醛和长效清应用过程中甲醛含量变化
《中国兽药杂志 》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甲醛的含量。本法在414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吸收值和甲醛含量之间有良好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99,用于样品检测的相对平均偏差小于2%,加标回收率在95%-105%之间。显色可稳定达1小时。用本法检测长效清(复方甲醛)应用过程中甲醛浓度的变化,发现甲醛含量始终在其最初浓度的±10%以内,非常稳定
关键词: 微量甲醛,分光光度法,长效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