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土壤养分空间变异与大豆分区施肥技术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05
摘要: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黑龙江省红星农场土壤进行了空间变异特征和分区施肥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北部大豆主产区黑土养分含量比较丰富,氮、磷、硼含量较高,钾、硫、锌含量较低。土壤中N、P、K、S、B、Zn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变异性。土壤养分偏斜程度与土壤养分变异系数的之间存在密切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8980。大豆分区平衡施肥取得了显著效果。较习惯施肥平均增产298kg/hm2,平均增产率10.8%,平均增收610元/h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轻盐碱地水稻不同载体育秧试验的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5
摘要:轻盐碱地上采用不同水稻育秧载体的试验结果是:抛秧盘和有机软盘的秧苗素质好于其它,苗龄38 d育大苗的条件下,幼苗株高对照和塑料膜载体均超过17 cm,抛秧盘和有机软盘均低于17 cm,单株分蘖比对照多0.67。平均单株干重增加9.40%~10.60%,根系干重占整株干重的26%~30%,而对照的旧膜孔片只占18%~20%的根系干重,育秧成本相对较少(6.13元/m2),育秧素质比较好的是机插软盘,单株分蘖比对照增加0.14个,平均单株根系干重占整株干重的25.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土长期施肥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 2005 CSCD
摘要:经24年8个轮作周期,在黑土上长期不施肥(CK)情况下,作物产量下降了8 2%,单施有机肥(D1)产量增加了9 6%,;单施化肥(N1P1K1)产量增加了31 6%;而有机肥与化肥配合(D1N1P1K1)条件下,产量增加了43 0%。施肥对小麦的产量贡献率最大,其次是玉米,对大豆产量的贡献率最低。氮肥对作物产量的贡献率最大,其次为磷肥,钾肥对产量的贡献率最低。表2,参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企业对运营资金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的研究
《工业技术经济 》 2005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在指出企业资金管理中具有共性的问题的同时,提出了强化企业资金管理的对策以及构建适应现代企业需要的资金管理体制意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灌溉方式对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05
摘要:主要研究了松嫩平原地区的灌溉方式、土壤水盐运动状况、环境条件以及人为因素等,对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形成,提出预防与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良好的排水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降低地下水位和排出土壤盐分,做到灌排配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野生浆果资源优势及开发潜力分析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 2005
摘要:介绍了黑龙江省野生浆果的分布情况及种类;阐述了野生浆果的开发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保护和工业生产的重要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