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宁夏水稻抗旱性研究及综合评价
《江苏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49份宁夏水稻材料,设水分胁迫、非水分胁迫2种处理,调查测定植株的形态性状、生理性状、产量性状及单株产量,通过水分胁迫、非水分胁迫条件下各相对性状对抗旱指数分别进行相关、灰色关联、逐步回归、通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单株分蘖数、株高、着粒密度、单株有效穗数、单穗实粒数等5个性状与抗旱性显著相关,可作为宁夏水稻抗旱性的鉴定指标。利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对抗旱系数、抗旱指数、综合抗旱能力值进行抗旱性定性分级评价,结果表明,通过筛选得到的5个抗旱鉴定性状进行水稻的综合抗旱能力评价是可行的,综合评价出49份材料中有5份材料抗旱性较强、有6份材料抗旱性次之,综合抗旱能力、抗旱指数是宁夏水稻品种较为合适的抗旱性评价方法。


30年来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优良品种(系)的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及高产育种展望
《江苏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研究宁夏引黄灌区多年春小麦育种中出现的产量结构类型,为今后小麦育种提供新思路。以1983—2013年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区域试验数据中排名前2位的优良品系为选材、以宁春4号品种为对照进行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27个参试品种(系)中增产的品种(系)达69个,增产幅度为0.01%~15.47%;对照宁春4号品种与参试品种的环境系数产量呈波状变化,与实际生产情况一致;对宁春4号品种的产量与构成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方程Y=5.227-1.021X_1-0.111X_2+11.728X_3;优良品种(系)的株高比对照高2~3 cm,穗数比对照多24.0穗,穗粒数比对照多3粒,千粒质量比对照高1.2 g。未来春小麦育种应适当控制株高,增加穗数和粒质量。


枸杞果实介电特性与贮藏时间相关性研究
《农机化研究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不同枸杞品种果实介电参数与测定频率、贮藏时间的相关性,并就此相关性进行了探讨,为下一步研究枸杞果实介电参数与内部品质间的相关性打下良好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枸杞果实介电参数值会随测试频率的增加而呈规律性变化,阻抗Z、电感L、电阻R值随测试频率的增加而减小;在全频率段,各处理组介电参数值无明显差异性,其显著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低频阶段。3.98MHz频率下,阻抗Z、电阻R、介质损耗因子ε″与贮藏时间线性正相关,电容C、介电常数ε'与贮藏时间线性负相关。各枸杞品种的电容C、介电常数ε'、介质损耗因子ε″随贮藏时间的变化值均存在显著差异性。


宁夏贺兰山主要森林树种的含碳率分析
《水土保持通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宁夏自治区贺兰山自然保护区4种主要森林树种青海云杉、油松、灰榆、山杨不同器官的含碳率,为更大区域森林碳储量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取样、室内实验测定及生物量资料对这4种主要林分地上部分平均含碳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宁夏贺兰山4种主要森林树种青海云杉、油松、山杨和灰榆,林分的地上部平均含碳率分别为:0.457 6,0.518 4,0.466 4和0.439 0。同一树种不同组分间的变异系数在1.30%~2.57%间,相同组分的变异系数在0.62%~1.92%间;不同树种不同组分变异系数在0.89%~5.68%间,不同树种相同组分变异系数在4.87%~13.37%间。[结论]不同森林类型林分含碳率不同。针叶树种各器官的平均含碳率高于阔叶树种,相应的针叶林分的平均含碳率也高于阔叶林。


大豆类钙调磷酸酶B亚基GmCBL1互作候选蛋白的筛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Ca2+是非生物胁迫信号转导途径中的重要信号分子,植物类钙调磷酸酶B亚基蛋白(CBL,calcineurin B-like proteins)是一类重要的钙信号受体蛋白,主要通过与其他蛋白的特异结合传递信号,使植物形成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本实验室已经获得大豆Gm CBL1基因,功能鉴定显示Gm CBL1增强了转基因拟南芥对非生物胁迫的耐性。为了进一步研究Gm CBL1的作用机理,本研究构建诱饵载体p GBKT7::Gm CBL1,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大豆Gm CBL1的互作蛋白。通过对筛选获得的106个蛋白基因测序和Blast比对分析,并根据其可能的生理功能对这些候选蛋白归类,整理得到4类蛋白:能量代谢相关蛋白、修饰蛋白、防御蛋白、钙信号转导相关蛋白。筛选得到候选蛋白的功能预测初步表明,大豆Gm CBL1参与多条信号途径,为进一步研究探索大豆CBL介导的抗逆信号转导途径奠定了基础。
4种园艺废弃物还田对设施西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园艺废弃物未资源化利用问题,以设施西芹土壤为研究对象,以不添加废弃物为对照,以桃树枝条(T1)、葡萄枝条(T2)、菜豆植株(T3)、黄瓜植株(T4)以及4种残体等体积混合还田(T5)为处理,研究其对西芹土壤C/N、微生物量碳氮以及微生物群落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还田处理均显著增加拉秧期土壤微生物量氮和全氮含量,T1、T4、T5处理显著增加拉秧期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有机碳,且T1和T4处理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量C/N,其中T5处理增加微生物碳、氮效果最显著;T2、T3、T4、T5处理显著增加土壤细菌数量,T4处理显著增加土壤真菌数量,其他还田处理显著降低缓苗期土壤真菌,各还田处理显著增加拉秧期土壤B/F,T3、T4、T5处理显著增加放线菌数量;相关分析表明,细菌、真菌、放线菌、总菌数均与微生物量氮呈极显著正相关,真菌与放线菌与全氮呈显著正相关,且真菌与土壤C/N显著负相关,B/F与土壤C/N、微生物量C/N呈显著正相关。说明4种园艺废弃物还田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其中T3、T4、T5处理效果显著,且T5处理增加微生物量碳、氮最显著。


封山禁牧政策对宁夏羊产业发展评价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来,宁夏自治区紧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产业化经营为手段,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强化服务体系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大力支持发展清真牛羊肉、奶牛和优质牧草三大产业,促进了以草畜为主体的畜牧业发展。封山禁牧政策的实施使传统的养殖模式得以改变,养羊业已从传统的放牧方式转变为舍饲养殖模式,不仅对养殖方式产生了影响,同时也对饲养者产生了较大影响。正确地评价封山禁牧政策对羊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