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285条记录
太空诱变对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材料苗期生长的影响

草业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太空诱变对聚乙二醇600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材料苗期生长的影响,以14份诱变和14份未诱变材料为研究对象,以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方式,测定处理后生长相关指标,并利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处理降低了大部分材料的株高、基茎粗、根长、单株鲜重、叶面积、叶周长、叶长和叶宽,而SPAD值反而升高。与未诱变材料相比,部分材料太空诱变后可缓解干旱胁迫引起的生长指标降低,而促进SPAD值升高。其中,巨能7诱变材料除株高外,其余生长指标均显著高于未诱变材料(P<0.05);除此,诱变材料中,WL354的基茎粗和叶长,DS310FY的叶面积、叶周长、叶长和SPAD值,盐宝的叶面积、叶宽和SPAD值,WL343的叶面积、叶长、叶宽和SPAD值,甘农3号的叶长和SPAD值,皇冠的叶宽,中苜1号、南苜501和阿迪娜的SPAD值均显著高于其未诱变材料(P<0.05);而未诱变材料中,阿迪娜的基茎粗,甘农6号的单株鲜重,甘农4号的叶面积、叶周长、叶长及WL354的叶宽和SPAD值均显著高于其诱变材料(P<0.05)。将各材料苗期耐旱性生长指标进行隶属函数综合分析得出,经PEG-6000干旱胁迫后,甘农3号、DS310FY、巨能7、南苜501、皇冠、盐宝、WL343和阿迪娜这8份材料的太空诱变材料生长指标隶属函数平均值较其未诱变材料高,说明从生长指标来看,这8份材料经太空诱变后耐旱性能得到提升。

关键词: 太空诱变 PEG-6000 干旱胁迫 紫花苜蓿 苗期 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地区设施栽培模式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土壤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细菌群落特征是土壤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目前,设施栽培模式对微生物学性质的影响仍然不明。明晰土壤细菌群落和功能对设施栽培的响应对于设施土壤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宁夏回族自治区67个设施-大田配对土壤样品进行比较分析,基于扩增子测序技术研究设施栽培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组成、种间互作和构建过程等的影响,旨在揭示集约化设施栽培下土壤细菌群落的变化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相较于大田,设施栽培细菌数量、多样性指数(Shannon)、丰富度指数(ACE)和均匀度指数(Pielou)分别增加了63.3%、3.20%、11.4%和1.69%。设施栽培显著改变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冗余分析(RDA)表明有效磷、pH、电导率是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pH、有效养分含量等土壤理化因子显著影响设施土壤细菌群落的组成,气候因子中年均降水、年均温显著影响大田土壤细菌群落的组成。门水平上,设施土壤中浮霉菌门和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芽单胞菌门和黏球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属水平上,设施土壤显著富集了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等优势属。共现网络分析表明,大田土壤细菌互作网络的边、平均度、聚类系数、模块化程度分别高于设施土壤10.8倍、11.0倍、36.8%、1.78倍,设施栽培显著降低了土壤细菌网络的复杂性和模块化程度。利用原核生物功能注释数据库(FAPROTAX)进行功能预测表明,设施栽培显著增加了碳、氮等元素循环及病原菌有关的细菌功能类群的相对丰度。设施土壤细菌群落距离衰减关系弱于大田土壤,其群落构建受确定性过程影响较大,扩散受到的限制高于大田土壤。综上,宁夏设施栽培显著改变了土壤细菌群落的多维度特征。本研究可为促进当地设施土壤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设施栽培 大田土壤 土壤细菌群落 土壤生态功能 土壤理化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

干旱区研究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碳排放的关键因素,研究区域碳排放时空演变对促进合理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宁夏1990—2020年县(区)与10 km格网两种尺度下土地利用碳排放量的测算数据,结合趋势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GTWR模型探讨宁夏碳排放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两种尺度土地利用碳排放在时序上均呈上升趋势,建设用地是宁夏碳排放的主要来源。(2)不同县(区)碳排放存在差异,兴庆区、灵武市的碳排放增长最为迅猛。(3)碳排放量在空间上呈现西北地区>中部地区>南部地区的分布格局,格网尺度碳排放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碳排放的集聚模式随时间增强。(4)建设用地占比与人类活动是驱动宁夏碳排放时空分异的重要因素,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且影响强度逐年增强。

关键词: 碳排放 时空格局 土地利用 GTWR 影响因素 宁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PPP1R3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PPP1R3C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系统分析PPP1R3C所在基因家族于牛及其他物种间的进化水平、分子结构及功能特性,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了PPP1R3C所属家族—PPP1R3基因家族基因特征,并采用RT-qPCR检测PPP1R3C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1)PPP1R3基因家族成员在等电点和分子量上存在显著差异。2)进化树和保守结构域分析表明,PPP1R3基因家族成员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基序和结构域组合;共线性分析表明了PPP1R3基因家族成员在牛与小鼠、人类、绵羊及家猪染色体之间的位置变化规律。3)RT-qPCR检测结果显示,PPP1R3C基因在牛的脂肪和肺组织中具有显著的高表达,而在肌肉相关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最低;随着牛脂肪细胞分化成熟,其表达水平逐步提升。综上,本研究探究了PPP1R3基因家族在牛及其他物种间的进化水平、分子结构及功能特性,揭示了PPP1R3C基因在脂肪代谢和能量平衡中的关键调控作用,为深入研究该基因家族在不同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具体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PPP1R3C PPP1R3基因家族 表达分析 生物信息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5个燕麦品种萌发期耐旱、耐盐及耐碱性综合评价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NaCl模拟盐胁迫处理,混合碱性盐(NaHCO3∶Na2CO3物质的量比为9∶1)模拟碱胁迫处理,每种胁迫设4个胁迫浓度,以蒸馏水为对照,通过测定各参试燕麦品种萌发期根长、芽长、总长、发芽率、发芽势、鲜质量、干质量、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根冠比共10个指标,结合主成分、热图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对15个燕麦品种萌发期抗逆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张莜9号’、‘白燕20号’和‘魏都莜5号’抗旱能力较强,而‘固燕1号’和‘固燕3号’属于干旱敏感品种;‘晋燕17号’、‘迪燕1号’、‘魏都莜5号’和‘银燕1号’耐盐性较强,‘固燕3号’耐盐能力较差;‘固燕2号’耐碱能力较强,‘固燕1号’为碱敏感品种。燕麦萌发期根长和总长适合抗旱性的鉴定;发芽指数和发芽势适合耐盐性的鉴定;发芽指数、发芽率和发芽势适合耐碱性的鉴定。

关键词: 燕麦品种 种子萌发期 耐旱性 耐盐性 耐碱性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十二份西瓜种质资源耐盐性鉴定

北方园艺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以12个西瓜种质资源为试材,采用盆栽300 mmol·L-1NaCl灌根进行胁迫处理的方法,研究盐胁迫9 d后对西瓜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期为筛选耐盐性较强的西瓜种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盐胁迫后西瓜幼苗的丙二醛含量(MDA)、脯氨酸含量(Pr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普遍增加;不同材料对盐胁迫的耐受能力存在差异,发生盐害的程度各不相同。通过盐害指数结合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西瓜苗期的耐盐性,将12份西瓜种质划分为3类,3份高耐盐种质(‘W005’‘W046’和‘W004’),2份敏感种质(‘W015’和‘W023’)和7份中耐盐种质。

关键词: 西瓜 耐盐性 盐害指数 生理指标 隶属函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补饲对放牧滩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及代谢组的影响

草业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补饲水平对放牧滩羊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抗氧化及血液代谢组的影响。选取体况一致、体重相近[(23.38±0.70) kg]的3月龄去势公滩羊24只,随机分为4组。NC组(对照组)只放牧,LE(低能量组)、ME(中能量组)、HE(高能量组)组(试验组)先补饲精料再放牧,各组补饲精料消化能水平分别为15.91(LE)、17.63(ME)和18.17(HE) MJ·kg-1。预试期12 d,正试期90 d。结果显示:1)与NC和LE组相比,HE、ME组滩羊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均显著增加(P<0.05)。2)ME组的经济效益高于其他组。3)滩羊血液中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肌酐含量,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上升呈增加趋势,其中HE组的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4)能量水平可显著影响抗氧化能力,HE组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NC和LE组(P<0.05),ME组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NC组(P<0.05),NC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LE和ME组(P<0.05)。5)血浆代谢组学分析共鉴定出17种代谢物差异显著,富集的代谢通路主要有嘌呤代谢、核苷酸代谢、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花生四烯酸代谢、胆固醇代谢、酪氨酸代谢等。综上所述,提高能量水平可有效提升放牧滩羊的生长性能,这种改善可能是通过调节嘌呤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等途径及其中间代谢产物来调控机体的抗氧化和免疫功能。在本试验条件下,精料补饲水平为0.45 kg·d-1时显示出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能量 人工草地 宁夏滩羊 放牧 抗氧化 血浆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AHP和DTOPSIS法的设施鲜食草莓品种品质综合评价

分子植物育种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科学的品种综合评价对优良品种选育、种植结构优化有重要作用。为了筛选适宜设施栽培的优良鲜食草莓品种,本研究结合2种模糊数学方法,对8个鲜食草莓品种在设施促成栽培条件下的13个主要产量、理化及感官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本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将13个指标分为产量经济性状、果实内在品质和果实感官品质3类,构建包含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方案层的4层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层次分析得到各因素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向量Sj。利用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方法(dynamic 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 DTOPSIS),结合各指标权向量Sj将各草莓品种观测值与正、负理想解的距离Ci进行综合排序,筛选得到综合品质较优的鲜食草莓品种‘香野’和‘圣诞红’。本研究结果可为设施鲜食草莓优良品种推广和综合评价方法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草莓 AHP DTOPSIS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类型地膜覆盖对宁夏旱作区土壤环境及饲用型作物生长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不同类型地膜覆盖下土壤环境及饲用型作物生长特征,以饲用玉米(C)和饲用高粱(S)为材料,采用渗水地膜(1)、普通地膜(2)、生物降解地膜(3)3种覆盖材料种植,测定2种作物生长特性、生物产量及土壤温湿度、养分、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C3和S3处理株高和SPAD值均低于其他处理。C1和C2处理鲜草产量较C3处理分别显著提高23.01、26.56%,S1和S2处理鲜草产量分别较S3处理显著提高18.61%、24.70%。与其他处理相比,C3和S3处理总体上均降低了土壤含水量和温度。C1、C2处理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分别较C3处理显著提高14.19%、14.62%和17.64%、19.86%,S1、S2处理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分别较S3处理显著提高13.08%、9.63%和38.19%、36.32%;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均表现为C2>C1>C3、S1>S2>S3,且C2和S1处理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综上,在宁夏旱作区种植饲用玉米覆盖材料以普通地膜为宜,饲用高粱覆盖材料以渗水地膜为宜。

关键词: 地膜覆盖 饲用玉米 饲用高粱 产量 土壤环境 旱作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枸杞LbALDH3F1基因克隆及耐盐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宁夏枸杞为著名耐盐药用植物,本研究以宁夏枸杞为材料,采用RACE方法克隆LbALDH3F1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PCR法克隆LbALDH3F1基因启动子序列,构建过表达载体pCAMBIA 2300 EGFP-LbALDH3F1进行拟南芥遗传转化和亚细胞定位,并进行转LbALDH3F1拟南芥耐NaCl胁迫检验及PCR鉴定。结果表明,宁夏枸杞LbALDH3F1基因全长1700 bp,编码序列为1446 bp,编码481个氨基酸残基;上游启动子序列为1850 bp;LbALDH3F1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膜中。随着NaCl胁迫程度加深,宁夏枸杞的LbALDH3F1表达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在200 mmol/L NaCl胁迫时表达量最高。对LbALDH3F1进行遗传转化,发现转基因拟南芥对NaCl胁迫的耐受能力明显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表现出更高的活性,脯氨酸及叶绿素a含量在300 mmol/L NaCl胁迫下显著升高,而过氧化氢及丙二醛等含量在高盐胁迫下显著低于野生型拟南芥,表明LbALDH3F1具有提高植物抗氧化能力从而增强耐NaCl胁迫的能力。该研究结果为深入探讨宁夏枸杞LbALDH3F1基因功能及其在响应盐胁迫过程中的应答机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LbALDH3F1 克隆 遗传转化 盐胁迫 基因功能 宁夏枸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