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285条记录
OPAL苹果果肉褐变延迟的生理机制研究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褐变问题很大程度地影响了果实的品质,制约了园艺产品加工业的发展。OPAL苹果是一种褐变较慢的苹果品种,为了探究其果肉褐变延迟的生理机制,该研究选用‘金冠’、‘富士’和‘OPAL’3种苹果品种作为实验材料,测定其多酚氧化酶的活力、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技术、差异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比较主要的差异代谢物,以及褐变相关代谢物含量,探究‘OPAL’苹果褐变延迟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OPAL具有较高的商品性和营养性,其多酚氧化酶含量在整个褐变时期低于金冠和富士苹果;OPAL苹果代谢物中脂质、类脂分子和苯基丙烷和聚酮类含量的占比较高;OPAL苹果中的绿原酸、熊果苷含量低于其余2个品种,表儿茶素、氨基酸的含量较高,也能同时说明其具有褐变延迟的特点。

关键词: 苹果 褐变 酶活力 非靶向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MCP和褪黑激素处理在桃贮藏保鲜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北方园艺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桃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栽植的经济果树之一,对提高地区农业经济产业有很大的作用[1]。同时桃果实汁水充盈,酸甜可口,营养价值丰富,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桃是不耐贮藏的水果,在不当贮藏条件下易发生果肉腐烂、失水、褐变等症状。1-MCP和褪黑激素作为果蔬中常用的保鲜技术,深受研究人员的关注。该研究通过综合分析1-MCP和褪黑激素各自单一处理在桃果实中的保鲜效果、生理品质、冷害防治方面的应用。同时评估二者联合处理在桃未来贮藏保鲜中的发展前景,为后续的1-MCP和褪黑激素处理对桃果实贮藏保鲜方面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桃果实 1-MCP 褪黑激素 贮藏保鲜 联合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莲花基因组Survey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揭示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基因组大小,本研究利用Illumina NovaSeq测序平台及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金莲花基因组进行Survey分析。结果表明,金莲花基因组大小约为3.96 Gb,基因组杂合度为1.66%,重复序列占比为74.14%,GC含量为40.04%;基因组中含有52 907个SSR (Simple sequence repeats),其中三核苷酸重复类型SSR占比最高,为28.23%。从测序数据中随机提取10 000条reads与NT数据库进行blastn比对,结果显示其中2 867条能够比对到数据库中;物种分类结果显示,比对结果中占比最多的物种是毛茛亚科(Ranunculoideae),共656条。基因组Survey分析结果表明,金莲花基因组属于较大的复杂基因组,后续可采用二代(Illumina)测序技术与三代(PacBio)测序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获得高质量全基因组。本研究对金莲花基因组大小及基本特征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为金莲花的基因组测序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金莲花 基因组Survey分析 基因组大小 杂合度 SS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羊肚菌菌株的子实体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及其香气评价

菌物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宁夏地区不同羊肚菌菌株的子实体中风味物质的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 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结合电子鼻技术对9个不同羊肚菌菌株的子实体风味进行分析,共鉴定出82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共有挥发性成分有22种。从整体气味感知来看,电子鼻可以快速且有效地区分9个羊肚菌菌株的子实体的挥发性风味。9个羊肚菌菌株的子实体中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大于0.1的挥发性成分有18种,其中反式-2-辛烯-1-醇对013和105样品香气贡献最大,具有柑橘味和脂肪香;异戊醛对159、196、HLGO、SB25C、Y1(1719)样品香气贡献最大,具有麦芽香和水果香;2(5H)-呋喃酮对166、LY样品香气贡献最大,具有坚果香和椰香。进一步对这18种风味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建立综合函数品质评价模型,发现菌株105羊肚菌评分最高,说明其风味品质最好。

关键词: 羊肚菌 电子鼻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挥发性风味 相对气味活度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花苜蓿抗旱育种研究现状及展望

草业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紫花苜蓿属豆科四倍体多年生草本植物,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是草食动物所需的优质蛋白饲草资源。发展紫花苜蓿产业对全球各国农业产业和畜牧业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世界范围内干旱等极端气候的频繁出现及水资源短缺,旱灾已是束缚整个紫花苜蓿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培育抗旱性强的紫花苜蓿品种,不但能保持高产稳产,还能节约水资源。因此,本研究主要综述了国内外紫花苜蓿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抗旱性鉴定评价情况,抗旱品种审定登记现状以及抗旱育种存在的问题及挑战,并对我国紫花苜蓿抗旱育种工作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我国紫花苜蓿抗旱育种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及参考。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抗旱性 种质资源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银川城郊设施蔬菜土壤主要养分特征分析

北方园艺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以银川为核心的平吉堡、良田、永宁、贺兰4个地区设施蔬菜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其pH、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硝态氮及有效态微量元素等养分特征进行调查,分析含量、相关性及变异情况,运用主成分分法初步评价土壤质量,以期为探究银川城郊不同区域设施蔬菜土壤养分特征,为设施土壤管理和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银川城郊设施蔬菜土壤pH平均值为8.09,与露地菜地土壤相比下降0.29个单位,全盐含量平均增加2.99倍。设施蔬菜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升高,有机质含量比露地土壤高51.85%~156.10%,全氮含量比露地土壤高1.44~2.52倍,分别处于中等及中等较丰富水平。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高出露地土壤5.45、2.31倍,属于丰富水平,盈余明显。设施蔬菜土壤硝态氮积累较多,比露地土壤高6.87~12.21倍,而铵态氮变化较小。设施蔬菜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因地区差异变化不同,总体上有效态Ca、Fe、Mn含量低于露地土壤,这也是导致设施蔬菜品质下降的重要原因。主成分分析法得到的2个主成分对于总方差的累积贡献率达到89.86%,基本能反映土壤肥力的全部信息。贺兰地区土壤综合得分较高,土壤质量较好,其次是平吉堡、永宁。良田地区不论是设施蔬菜土壤还是露地土壤均得分最低,其设施蔬菜土壤pH明显下降呈弱碱性或中性,有酸化的趋势,且土壤肥力水平整体偏低。

关键词: 设施蔬菜 土壤 土壤养分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合成六倍体小麦品系籽粒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麦类作物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合成六倍体小麦作为一种重要的遗传资源,在籽粒相关性状的研究中起着关键作用。为进一步挖掘合成六倍体小麦籽粒相关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本研究以西农389与合成六倍体小麦KU2098杂交得到的154个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RIL)群体为材料,用小麦55K SNP芯片构建遗传图谱,对粒长、粒宽、粒面积、粒周长、粒长宽比、千粒重、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湿面筋含量共9个籽粒相关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分析。结果表明,在除7B染色体外的20条染色体上共鉴定出84个QTL;这些QTL的LOD值在2.54~39.9之间,解释了0.91%~43.41%表型变异;84个QTL包括31个主要QTL和10个稳定QTL。在1A(1)、1B(1)、1D(1)、2D(1)、4D(1)、5A(1)、5D(1)、6A(2)、6B(2)和7D(1)染色体上共鉴定出12个与籽粒性状相关的QTL簇。在QTL簇C8对应的遗传区间中,筛选到2个有关籽粒性状的基因;在QTL簇C3的遗传区间中,筛选到4个有关品质性状的基因。鉴定出的QTL可为小麦产量和品质改良提供参考。

关键词: 合成六倍体小麦 小麦55K SNP 籽粒性状 QTL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枸杞高温耐受性的初步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枸杞响应高温环境的作用机制,为枸杞抗逆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宁杞7号’和宁夏枸杞‘1402’为试验材料,通过42℃高温处理不同时间长度,检测分析叶片中过氧化氢、丙二醛、水杨酸、水杨酸衍生物(如水杨酸-2-O-β-葡萄糖苷)、茉莉酸、茉莉酸甲酯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宁杞7号’比‘1402’对高温的敏感性更强,更容易由高温引起叶片失水卷曲。研究表明,高温引起‘宁杞7号’叶片中积累更多的过氧化氢和丙二醛、发生更强的氧化损伤;高温诱导‘宁杞7号’叶片中的水杨酸和水杨酸-2-O-β-葡萄糖苷的含量先增多后减少以抵御高温带来的损伤。此外,本研究还发现,高温诱导枸杞叶片中茉莉酸和茉莉酸甲酯含量增多,并且‘宁杞7号’中的茉莉酸含量的增幅大于‘1402’,而‘1402’中茉莉酸甲酯含量的增幅大于‘宁杞7号’,并且比‘宁杞7号’早9 h达到峰值,从而能够比‘宁杞7号’早一步抵御高温胁迫,进而降低高温带来的损伤。本研究结果将为提高枸杞对高温环境的抗性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思路。

关键词: 枸杞(Lycium bararum L.) 高温 水杨酸 茉莉酸 茉莉酸甲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沙漠大型光伏电站对固沙植物表型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中国沙漠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表型可塑性是植物适应环境变化的重要机制,此机制在沙漠大型光伏电站的表现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调查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大型光伏电站光伏板下和板间固沙植物形态、生物量及其分配揭示固沙植物对光伏电站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生态修复实施后,光伏阵列显著改变了固沙植物个体表型,与板间相比,板下植物株高、根长、地径、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均显著降低,且在板间(下)空间上也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光伏板间更有利于固沙植物生长。光伏板下雨线附近的根冠比显著低于光伏板间,这是固沙植物适应光伏电站水光资源再分配的重要机制,符合最优分配假说。光伏阵列显著改变了植物群落特征的空间分布,与光伏板间相比,板下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植被覆盖度和密度均显著降低。光伏阵列改变了植物群落特征与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的关系,固沙植被生物量及其分配也受植物群落特征如物种丰富度和植物密度的调控。光伏阵列通过改变光照和微气候等环境条件,显著影响了固沙植物的生长和分布模式。

关键词: 沙漠大型光伏基地 生态修复 根冠比 最优分配假说 植物形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助剂对阿维菌素防治枸杞瘿螨的增效作用

农药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评价外源助剂百溶101、杰效利、硅藻土以及锡昶287对阿维菌素防治枸杞瘿螨Aceria macrodonis Keifer的增效作用。[方法]通过室内浸叶法和田间小区叶面喷雾法,测定阿维菌素添加4种助剂对枸杞瘿螨的室内活性及田间防效。[结果]4种助剂均能提高阿维菌素对枸杞瘿螨的室内活性和田间防治效果,且48 h室内活性比24 h强。添加助剂对9 mg/L阿维菌素在二次药后7、14 d增效明显,其中助剂百溶101增效10.15%~15.65%,杰效利增效13.36%~17.28%,硅藻土增效6.39%~12.17%,锡昶287增效3.67%~6.33%。[结论]4种助剂均能提高阿维菌素的防效,其中杰效利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关键词: 枸杞瘿螨 阿维菌素 外源助剂 增效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