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不同保鲜剂对早酥梨采后果皮黄化的控制效果研究

甘肃农业科技 2021

摘要:以早酥梨为试材,研究常温贮藏条件下1-MCP和NO两种保鲜剂处理对早酥梨果实黄化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1-MCP1.5 mg/kg熏蒸处理能有效控制早酥梨果实叶绿素含量的降低与黄化指数的升高,保持了早酥梨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酸度,并使早酥梨果实整体处于呼吸强度较低的状态,保鲜效果最好.

关键词: 保鲜剂;早酥梨;果实黄化;控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酵条件对苹果酵素品质及生物活性的影响

食品工业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发酵条件对苹果酵素品质及生物活性的影响,采用自然发酵方式制备苹果酵素,研究初始pH、糖添加量、料液比对苹果酵素pH、可溶性固形物、总酸、感官品质等品质指标, SOD、纤维素酶、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等功效酶活性, DPPH、超氧阴离子、羟基、ABTS等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还原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pH 4.5、糖添加量15.00%、料液比值200 g/L时,苹果酵素产品的pH和可溶性固形物较低,总酸含量和感官评价较高, SOD、纤维素酶、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等5种功效酶活力较好, DPPH、超氧阴离子、羟基、ABTS等4种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较高,该研究为苹果酵素产品质量控制和指导生产实践提供部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苹果酵素 发酵条件 品质 生物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土高原南部河谷区大棚周年高效栽培技术

陕西农业科学 2021

摘要:在大棚蔬菜生产中,普遍存在:茬口安排不合理,生产时间短,市场供应力不足,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采用"春提早茬薄皮甜瓜+越夏茬小青菜+越冬茬蒜苗"高产高效技术栽培模式,使大棚生产实现周年化,增效26.7%~33.1%,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关键词: 大棚周年生产 栽培技术 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中部高寒区5个饲用玉米品种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测定分析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21

摘要:为筛选出甘肃中部高寒区适应性强的饲用玉米品种,2019年在甘肃中部高寒区有代表性的东乡县引进了4个饲用玉米品种进行试验。以东乡县主栽品种‘陇单4号’为对照,与引进的4个饲用玉米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对主要农艺性状、草产量和营养物质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5个饲用型玉米品种在甘肃中部高寒区春播均能适期收获。各品种的干草产量与穗长及叶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茎叶比与粗蛋白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酸性洗洗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金凯5号’和‘陇单4号’的干草产量较高,分别达23 425.64 kg/hm2和22 083.64 kg/hm2,适合在甘肃中部高寒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甘肃中部高寒区 饲用玉米 生产性能 营养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0份大麦种质资源的苗期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筛选

甘肃农业科技 2021

摘要:在西北内陆地区,干旱是影响大麦生长发育的重要非生物胁迫因素,鉴定大麦资源的抗旱性,确定抗旱指标,筛选抗旱种质,培育抗旱品种具有重要意义.以30份大麦种质为材料,设置正常供水和反复干旱胁迫2个处理,在旱棚内进行盆栽试验,测定干旱对株高、根长、叶长、地上部鲜重、根鲜重、地上部干重、根干重和总干重的影响;采用抗旱性度量值(D值)、综合抗旱系数(CDC值)、加权抗旱系数(WDC)、频次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苗期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筛选.结果显示干旱胁迫对各指标均有极显著影响.频次分析表明,各指标对干旱胁迫反应的敏感程度依次为根长、根干重、总干重、地上部鲜重、地上干重、叶长、根鲜重和株高;相关分析表明,总干重与根干重、地上部干重、叶长和根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地上部鲜重呈显著正相关,与株高和根鲜重呈不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4个主成分可代表大麦种质资源抗旱性83.583%的原始数据信息量.基于D值、CDC值和WDC值的供试大麦种质抗旱性排序相近.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各指标DC值与D值间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株高、地上部干重、总干重、叶长、地上部鲜重、根长、根干重、根鲜重,与各指标DC值与WDC值关联度大小排序基本吻合.根据D值进行聚类分析,可将供试大麦种质划分为5个抗旱级别,其中1级2份、2级13份、3级6份、4级7份、5级2份.除根鲜重、地上部干重、根干重和总干重外,其余指标的隶属函数值、CDC值、D值和WDC值均随抗旱级别的升高而增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与D值密切相关的指标有株高和总干重.苗期抗旱性强的大麦种质资源材料有西藏25和NEVADA,可作为大麦抗旱育种、抗旱机理及干旱调控缓解机制研究的材料.株高和总干重可作为评价大麦种质资源苗期抗旱性鉴定的性状指标.

关键词: 大麦(Hordeum vulgare L.);苗期抗旱性;抗旱指标;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杀菌剂对苹果黑星病的田间防效评价

农药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苹果黑星病的防治筛选出优良杀菌剂。[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测定了13种杀菌剂(组合)在试验设计剂量(推荐剂量)下对苹果黑星病的控制效果及对苹果的安全性。[结果]参试的13种杀菌剂(组合)对苹果生长发育均无明显影响,其中250 g/L吡唑醚菌酯EC、25%苯甲·吡唑酯SC和10%苯醚甲环唑WG+400 g/L氟硅唑EC对苹果黑星病控制作用突出,末次药后20 d的防治效果、病叶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92.18%~96.47%、14.00%~16.67%和1.70~3.78,末次药后54 d的防治效果、病叶率和病情指数分别在83.87%~89.99%、30.67%~32.00%和5.33~8.59,极显著或显著优于其他杀菌剂;75%肟菌酯·戊唑醇WG、34%苯醚·甲硫SC、10%苯醚甲环唑WG和64%苯甲·锰锌WP防效较好,末次药后20 d的防治效果、病叶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83.90%~93.10%、12.67%~34.00%、3.33~7.78,但末次药后54 d的效果大幅度下降;其他6种杀菌剂表现差或较差。[结论]苹果黑星病防治中应优先选用吡唑醚菌酯、苯甲·吡唑酯和苯醚甲环唑+氟硅唑,其次可考虑选用肟菌酯·戊唑醇、苯醚·甲硫、苯醚甲环唑、苯甲·锰锌等。

关键词: 苹果黑星病 杀菌剂 病叶率 病情指数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庆阳市城镇公共服务完善度评价

甘肃农业科技 2021

摘要:从基础公共服务、社会公共服务和经济公共服务三个维度出发构建了评价体系,对2014—2018年庆阳市城镇公共服务完善度进行综合评价,以研判庆阳市城镇公共服务的发展水平.结果显示,城镇常住人口的增加使庆阳市社会公共服务资源趋于紧张;城镇基础公共服务与城镇化存在发展速度不匹配的"脱节"现象;快速城镇化对庆阳市经济公共服务形成较大压力.庆阳市公共服务完善度整体处在"中等"水平,发展空间较大,新时期乡村全面振兴和国内经济大循环的构建,对庆阳市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关键词: 庆阳市;城镇公共服务;完善度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以科技为原动力的扶贫模式探索与实践 -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农业科技管理 2021

摘要:文章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为例,总结了该院在科技扶贫方面的经验做法和取得的成效,提出"种甜高粱养牛羊"、院地(企)合作、融媒体宣传推广、展会推介等科技帮扶模式,归纳得出科技帮扶的经验和启示,并从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创建现代产业园、加强科技服务、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等方面,提出了科技支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建议.

关键词: 农业科技;扶贫模式;脱贫攻坚;甘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基因型腐烂茎线虫群体杂交后代分子特征比较

生物技术通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不同基因型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是否具有生殖隔离及杂交后代的变异程度,选用1条3-4龄幼虫与5条雄虫,将不同基因型群体进行生物学杂交,对F1代数量、ITS-rDNA序列及其二级结构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杂交产生F1代数量普遍较少,不同基因型杂交组合F1代线虫数量≤6条/处理,部分组合的后代仅为1条。因F1代数量较少,11个杂交组合中获得5个F1代群体的ITS-rDNA序列,不同基因型杂交F1代与其亲本ITS-rDNA序列均存在0-86 bp的碱基差异,且其二级结构与亲本也有差异,核糖体ITS-RFLP结果呈现丰富的多态性,系统发育分析发现部分F1代群体与父本亲缘关系较近,部分与母本较近。不同基因型群体未发现生殖隔离,杂交F1代的变异主要出现在ITS1区H9螺旋区域,且变异程度与亲本间的差异呈正比。本研究通过模拟试验分析了腐烂茎线虫不同群体扩散后可能产生的杂交代基因型分化,研究结果对于腐烂茎线虫遗传多样性研究和防治实践均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腐烂茎线虫 基因型 杂交 RNA二级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省亚麻田杂草种类及危害程度评价

中国麻业科学 2021

摘要:为准确评价农田杂草的危害程度,为亚麻杂草综合防控提供依据,采用倒置"W"9点取样法调查甘肃省亚麻主产区亚麻田杂草种类、株数、株高和盖度。依据调查结果分析提出相对优势度RA的计算公式:RA=RD(相对密度)+RF(相对频度)+RU(相对均度)+RH(相对高度)+RC(相对盖度)。该计算方法与国内外文献报道的不同,属于计算方法的改进,适用于倒置"W"9点取样法在不调查杂草鲜重条件下(快速调查)对相对优势度的全面评价。依据杂草相对优势度并结合杂草具体发生情况提出了评价亚麻田杂草危害程度的4级分级标准。依据分级标准评价,4级杂草种类有藜等8种,占杂草种类的4.91%;3级杂草种类有蔓首乌等6种,占杂草种类的3.68%;2级杂草种类有黄花蒿等22种,占杂草种类的13.50%;1级杂草种类有节节草等127种,占杂草种类的77.91%。该分级标准能够准确评价农田杂草的危害程度,对杂草综合防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亚麻 杂草种类 危害程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