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渤海地区毛蚶形态性状对活体重的影响效果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了解毛蚶形态性状对活体重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20只毛蚶,测量其壳长、壳宽、壳高和活体重。采用通径分析方法,研究毛蚶3个形态性状对活体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毛蚶壳长、壳宽和壳高与活体重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壳高对活体重的直接作用和综合决定系数最大。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毛蚶壳长、壳宽、壳高对活体重的回归方程。壳高是影响活体重的主要因素。[结论]该研究为毛蚶的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毛蚶 形态性状 活体重 通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珠江八大入海口表层沉积物中DDTs和HCHs残留调查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于2010年8月—2011年5月4次采集珠江八大入海口表层沉积物,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GC-ECD)法分析沉积物中DDTs(p,p'-DDE、p,p'-DDD、o,p'-DDT、p,p'-DDT)和HCHs(α-HCH、β-HCH、γ-HCH、δ-HCH)的污染现状。结果显示,珠江8大入海口表层沉积物中DDTs总含量介于1.02~3.08μg·kg-1之间(以干质量计,下同),平均值为1.91μg·kg-1;HCHs总含量介于0.21~0.41μg·kg-1之间,平均值为0.31μg·kg-1。DDTs平均含量大于HCHs,其中p,p'-DDT对污染的贡献最大,含量范围为ND~7.66μg·kg-1,平均值为2.12μg·kg-1。大部分样点w(α-HCH)/w(γ-HCH)比值小于3,说明研究区α-HCH大都被降解,或者林丹正取代工业HCHs成为珠江口水环境中HCHs输入的主要来源;w(DDT)/w(DDD+DDE)比值大于2,表明沉积物中除早期农药残留外,仍然有新的DDTs类农药输入。

关键词: DDTs HCHs 珠江 入海口 表层沉积物 残留特征 风险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丰链夏花高效培育技术

科学养鱼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2012年5月10日,西安大宗淡水鱼类综合试验站从水科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引进长丰鲢水花200万尾,放养在我站草滩团头鲂良种场1#池,5月25日为5个示范县提供2厘米夏花63万尾,30日,为榆林市榆阳区水产站提供2.5厘米夏花68.5万尾.成活率为65.8%,毛利润13645元.

关键词: 培育技术 夏花 水产研究所 淡水鱼类 水科院 试验站 良种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拟穴青蟹仔蟹个体发育中的形态变异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采捕于海南省文昌市清澜海区自然交配性成熟母蟹所产子一代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人工培育的拟穴青蟹C1~C5期仔蟹的14项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Q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C4期仔蟹最先和C5期仔蟹聚为一组,随后与C3、C2期仔蟹聚集,最后才和C1期仔蟹聚集,说明随着个体发育仔蟹形态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各期仔蟹形态特征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但这种形态差异会随着个体发育而趋于缩小。判别分析结果表明,C1~C5期仔蟹的判别准确率分别为100.0%、100.0%、96.7%、69.7%、83.9%,平均拟合概率达到88.7%,判别率比较高,但C3、C4、C5期仔蟹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判。R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项形态特征可分为3类,其中一类为全甲宽和第八侧齿间距,一类为甲长、第一侧齿间距及螯足掌节长,其他各项形态特征聚为一类,前2类是青蟹仔蟹形态特征的重要指标。因此,在根据形态评估种质资源、分析种群差异、确立种质标准和研究生长发育时,需综合考虑不同发育阶段与形态特征发育的相关性。

关键词: 拟穴青蟹 仔蟹 个体发育 形态变异 形态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BDE3胁迫对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SOD、MDA和GSH的影响

南方水产科学 2012

摘要:采用半静态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一溴联苯醚(BDE3)(1μg.L-1、10μg.L-1和100μg.L-1)胁迫1 d、3 d、7 d和15 d且清洁海水释放3 d和7 d后,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外套膜和内脏团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和谷胱甘肽(GSH)质量分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BDE3胁迫后低浓度组翡翠贻贝两组织SOD活性均受到诱导(P<0.01),诱导率随胁迫时间延长而下降,中、高浓度组外套膜对BDE3响应比内脏团灵敏;BDE3对翡翠贻贝外套膜b(MDA)的影响总体呈诱导后抑制趋势,对内脏团b(MDA)的影响表现抑制-诱导反复变化,其中低浓度组第3天时诱导率最高(26.04%),高浓度组第7天时抑制率最高(14.92%);翡翠贻贝外套膜w(GSH)在BDE3胁迫下,低浓度组一直被诱导(P<0.01),中、高浓度组总体呈诱导后抑制作用,内脏团中高浓度组w(GSH)胁迫第1天受到显著抑制(P<0.05),随暴露时间的延长,低浓度组w(GSH)显著增加(P<0.01),中、高浓度组出现诱导抑制的不规律变化。释放阶段结束后仅个别浓度组恢复至对照组水平。

关键词: BDE3 翡翠贻贝 外套膜 内脏团 SOD MDA GSH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鱼出血病发生风险半定量评估模型的构建

中国水产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草鱼出血病发生的各种风险因素,初步构建该病发生的风险评估模型,旨在为防控疾病提供决策依据。该模型包括由层次分析法构建的指标体系,以德菲尔法确定的各风险因素权重,由综合评价法表述的风险评估结果。构建的草鱼出血病风险指标体系包括9个目标层,即鱼种(B1)、免疫(B2)、水质(B3)、放养密度(B4)、水温(B5)、饲养管理(B6)、发病史(B7)、天气(B8)、池塘状况(B9);26个风险指标层,主要包括如鱼种是否带毒(C1)、是否免疫(C4)、免疫时健康状况(C6)、放养密度(C13)、水温(C14)、近年来发病情况(C19)等。目标层风险因素权重值集合为W={0.167;0.202;0.124;0.109;0.101;0.097;0.092;0.081;0.064},其中免疫和鱼种权重值最高。采用综合评价法表示风险评估结果,其函数模型为,ij ij得出华中地区、西南地区和华南地区发生草鱼出血病的风险值分别是0.699、0.690、0.568,与实际调查结果相符,即采取免疫接种措施后华南地区发生草鱼出血病的风险较华中和西南地区低。

关键词: 草鱼出血病 层次分析法 德菲尔法 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风险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3个野生群体mtDNA 16S rRNA序列差异及长臂虾科系统进化关系

海洋与湖沼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PCR扩增和序列测定等技术,对脊尾白虾3个野生群体共计58个个体的线粒体16SrRNA基因片段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获得的长度为509bp核苷酸序列中,共检测到7个变异位点、8种单倍型,除象山湾群体外其它两个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都较低。AMOVA分析表明,象山湾与莱州湾群体有显著的遗传差异,其余群体间的遗传差异不显著。另外,将本研究所得序列与GenBank中长臂虾科11个种的16SrRNA基因片段序列进行比较后,发现其聚类关系与传统分类略有不同,并依据16SrRNA序列变异百分比推测了长臂虾科12个种的大致分化时间。

关键词: 脊尾白虾 16S rRNA基因 遗传多样性 系统进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口生境与水生动物资源

科学 2012

摘要:江河的人海口是上游延伸到潮汐所至河道段、下游通向大海的宽广半开放水体。长江的人海口称为长江口,是太平洋西岸第一大河口,位于我国东南海岸带的中部。长江口潮汐影响到安徽省铜陵的大通,自此以下为河口区,到河口口门长640公里。自江苏省常熟市新港镇的徐六泾以下,长江口开始分汊,首先被崇明岛分为北支和南支,南支经长兴岛、横沙岛又被分为北港和南港,最后南港在口

关键词: 长江口 水生动物资源 湿地生境 生物多样性保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甲基睾丸酮在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肌肉中的代谢和消除规律研究

海洋与湖沼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实验水温(28±2)℃条件下,以60mg/kg单剂量甲基睾丸酮对尼罗罗非鱼混饲口灌给药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UPLC-MS/MS)法测定尼罗罗非鱼肌肉中的药物水平,研究甲基睾丸酮在尼罗罗非鱼肌肉中的代谢及消除规律。结果表明,肌肉中药物浓度时间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达峰时间T(peak)为3.04h,质量浓度C(max)为33.331ng/g,消除半衰期T(1/2)β为23.073h。肌肉中甲基睾丸酮浓度24h内呈指数型下降,具有较高的消除速率,其后消除得较缓慢,消除方程符合C=46.18e0.101t。29d后罗非鱼肌肉中甲基睾丸酮水平在美国FDA的检测限0.8ng/g以下,给药120d后肌肉中检测不到甲基睾丸酮残留。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 尼罗罗非鱼 甲基睾丸酮 代谢 消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海水贝类养殖碳汇核算体系初探

湖南农业科学 2012

摘要:贝类是我国海水养殖量最大的品种,目前年产量已超过1 000万t,同时海水贝类养殖还具有碳汇功能。为了科学核算其碳汇量,在介绍海水贝类养殖碳汇核算及渔业碳汇定义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海水贝类养殖碳汇核算体系。该体系包括直接碳汇和间接碳汇,其中直接碳汇核算相对简单,只需要获取转换系数、质量比重及碳含量3个参数,而间接碳汇以食物链机制为基础,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具体核算过程较为复杂,应该作为下一步海水贝类养殖碳汇核算体系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海水养殖 贝类 直接碳汇 间接碳汇 核算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