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双液相提取菜籽油中溶剂残留的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报道了测定双液相萃取菜籽油中正己烷和甲醇残留的方法。采取顶空气相色谱法,用PEG-6000柱子测定其含量。菜油中正己烷和甲醇含量分别在60μl/L以下时,它们各自的峰面积与其对应的含量呈线性相关。此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可靠。

关键词: 双液相提取;残留物;顶空气相色谱;甲醇;正己烷;菜籽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品种苏麦3号抗赤霉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研究

作物学报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苏麦3号为染色体供体,一套“中国春”小麦单体系列分别作为受体和轮回母本,连续回交4次,并建立两套独立转育的重复系,对赤霉病抗性进行了染色体定位研究。结果表明,重复系Ⅰ中,苏麦3号染色体2B、3B和6B与赤霉病抗性有关;重复系Ⅱ中,染色体7A、2B、3B和6B与赤霉病抗性有关。由此推断,苏麦3号的抗性基因位于染色体2B、3B和6B上,染色体7A是否具有抗性基因,还有待于进一步证实。2D染色体载有促进赤霉病扩展的感病基因。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 染色体代换系 基因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弓形虫免疫及弱毒苗培养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学报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弓形虫免疫及弱毒苗培养研究进展吴叙苏计浩(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南京210014)AdvancesintheStudyontheImmuneandAtenuatedVacineCultureofToxoplasnagondiWUXusu,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基因抗虫棉的抗性鉴定

江苏农业学报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4~1995年采用棉铃虫初孵幼虫鉴定R1、R2、R3代Bt转基因棉花2000多株次,筛选出R1代抗虫效果达80%以上的单株11个,占参测株6.21%;R2代(株系)15个,占参测株系13.89%;R3代375株,占参测株71.29%。12份材料进入复鉴,8份材料在罩笼接虫中,百株活虫数及被害蕾铃率平均比对照分别减少88%~100%及90%~100%;叶、蕾饲喂棉铃虫3龄幼虫,毒性效果均在80%以上,3龄棉铃虫幼虫取食抗虫棉后,取食量、排泄量及体长和体重增长率比对照减少50%~107%,第四天出现死虫,且对红铃虫亦有较强的抗性,可以作为抗棉铃虫品系利用

关键词: 棉花;棉铃虫;苏云金芽孢杆菌;Bt转基因棉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麦类作物DNA原位杂交及其在远缘杂种染色体分析中的应用

中国农业科学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生物素标记的物种基因组DNA探针和克隆的专化性探针,对六倍体小黑麦双二倍体及其杂种和八倍体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及其杂种进行了染色体DNA原位杂交。结果表明,应用这两种探针均可以准确地检测出小麦远缘杂种中的异源染色体和染色体片段。先后对二个六倍体小黑麦双二倍体(Badger、M2A)、一个八倍体小簇麦双二倍体、三个小黑麦易位系(宁麦8026、Amigo、Apolo)、一个小黑麦代换系(84056)和二个小簇麦附加系(94009-5-4、94009-5-9)进行原位杂交和异源染色体的检测,均获得较好的结果。此外,还讨论了应用生物素标记的探针进行原位杂交可能出现的一些技术问题。

关键词: 普通小麦;栽培黑麦;簇毛麦;异源染色体;DNA原位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湿害与根际还原物质积累关系研究

江苏农业学报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设立不同生育期、不同时间相似生育期渍水,及渍水持续期和地下水埋深试验,研究小麦根际还原物质的积累和小麦发生湿害的关系。结果表明:渍水麦田根际CO2、Mn2+、Fe2+、H2S的积累量与小麦受渍害的程度趋势一致,渍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受到自身生长特性的调节。文章还讨论了根际还原物质的诊断。试验初步结果,在小麦生长季节,根际CO2、Fe2+、Mn2+和H2S含量分别达到100μl/L、40mg/kg、70mg/kg和0.01mg/kg时,小麦就会发生湿害,严重影响小麦正常生长和发育

关键词: 渍水小麦;根际还原物质;生长;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从江苏东台枇杷栽培看实生枇杷的耐低温驯化

中国南方果树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从江苏东台枇杷栽培看实生枇杷的耐低温驯化陈其峰厉以仕周长风储祥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杭州31002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江苏省东台市园艺站)枇杷是原产中国的亚热带果树,花和幼果若遇低温容易发生冻害。一般枇杷栽培区最冷月平均气温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学杀雄剂引3对水稻的杀雄效果研究

江苏农业学报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化学杀雄剂引3对水稻的杀雄效果研究仲维功李传国陈志德杨安南仲维功:男,42岁,大学,副研究员。本研究系国家“八五”攻关研究课题。收稿日期:1996-10-0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南京210014)关键词:引3;化学杀雄;制种;水稻中图法...

关键词: 引3;化学杀雄;制种;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蚜霉净防治小麦蚜虫兼治白粉病研究初报

江苏农业科学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盆钵和田间试验表明,蚜霉净在小麦上有较强的内吸传导作用,500-1500mg/kg浓度下,对苗蚜有强烈的击倒杀伤作用,药效持久,药后24小时,三种浓度校正防效分别为97.0%、98.1%、98.9%,田间防效均在90%以上。对小麦白粉病也有很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药效长,接种后第10、15、30、45天,三种浓度保护和治疗作用均为100%。田间三种浓度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32.8%、54.3%和67.6%。蚜霉净为麦田病虫兼治的首选药剂。喷药以抽穗至开花期用1000~1500mg/kg浓度为宜。

关键词: 小麦蚜虫,小麦白粉病,复配农药,病虫兼治,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品种抗穗发芽性及其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用NCII设计,对4个抗穗发芽亲本和3个易穗发芽亲本配制含正反交的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在开花后35天用整穗保湿法鉴定其F1的穗发芽率,同时测定开花期、株高、主穗粒数和千嵙V亍=峁砻鳎钚宰凑唇徊钜觳幌灾话闩浜狭吞厥馀浜狭Φ牟钜炀锏较灾健2螎试亲本中,红皮亲本穗发芽率的配合力效应显著小于白皮亲本。红皮亲本中,西风小责的穗发芽率嵉停话闩浜狭πвπ。厥馀浜狭Ψ讲钜嘈。以缡煨院桶研缘呐浜狭茫呓洗蟮睦们睄力;白皮亲本中,丰产3号的抗穗发芽性年度间较为稳定,一般配合力小,特殊配合力方差大,而且主穗粒数和千粒重的配合力好,是较好的白皮抗穗发芽亲本;在抗穗发芽的变异中,遗传变异只占崳矗埃ィ糯ζ汀

关键词: 小麦,抗穗发芽性,配合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