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抗棉花黄萎病菌的抗菌蛋白质研究

江苏农业学报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海岛棉“7124”是选育得到的高抗黄萎病的棉花品种。在黄萎病菌诱导的7124幼苗中,经硫酸铵盐析和电泳分离,获得了一种热不稳定的蛋白质。体外平板实验,该蛋白质在100mM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中,低于1μg即能明显抑制黄萎病菌孢子萌发和生长。利用显微摄影技术观察到了液体环境中病菌孢子的萌发抑制现象。上述抗菌蛋白质的发现、分离和纯化将为棉花抗黄萎病基因的分离提供基础。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抗菌蛋白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鸭传染性浆膜炎

中国兽医科技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鸭传染性浆膜炎罗函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南京210014)小鸭传染性浆膜炎(DucklingInfectiousSerositis)是由鸭疫巴氏杆菌(Pasteurelaanatipestifer,PA)引起的小鸭急性或慢性细菌性传染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色棉资源研究简报

作物品种资源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有色棉资源研究简报沈端庄程德荣(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南京210014)常见的棉是绿色茎、叶、铃和白色的花冠、絮。有色棉除茎、叶、花、铃有绿色、红色和淡黄色外,种子和棉絮还有深浅不同的绿色和棕色(淡棕、米色)等。我所在“七五”、“八五”期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卡小麦耐湿性遗传评价

江苏农业学报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耐湿性极强的马卡小麦(T.macha)与不耐湿的普通小麦(T.aestivum)正反交结果表明,马卡小麦的耐湿性受核遗传物质控制。通过马卡小麦与不耐湿的普通小麦杂种一代、两个回交世代以及杂种二代的遗传分析,马卡小麦的耐湿性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

关键词: 马卡小麦;耐湿性;遗传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CPPU对巨峰葡萄果实的效应

江苏农业科学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用CPPU50倍液在巨峰葡萄花后10天浸蘸果穗,可使果粒增重0.5-2.5g,座果率提高5.6%-14.3%,增产39.0%-46.5%,果粒可溶性固形物变化不明显,成熟期提早3天左右。

关键词: CPPU,巨峰葡萄,果穗,粒重,座果率,可溶性固形物,浸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免卵黄抗体的应用及其展望(二)

江苏农业科学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高免卵黄抗体的应用及其展望(二)罗函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南京210014)许多学者对禽类IgY的纯化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建立了许多有效的纯化方法。在此,介绍两种IgY的纯化方法。4.1鸡IgY的纯化Jensenius等(1981)报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生长调节剂4PU-30对小麦花药培养效果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4PU-30〔N-(2-氯-4-吡啶基)-N-苯基脲]对小麦(T.aestivumL.)花药培养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诱导培养基中添加4PU-30可明显提高花药愈伤组织的绿苗率。4PU-30在较低浓度(0.5~5μg/L)时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影响不大,而浓度升高至10mg/L时,则有抑制愈伤组织形成的趋势。小麦不同杂交组合对4PU-30的反应存在差异,但大多数组合在添加4PU-30后绿苗产量有明显提高。文中还讨论了4PU-30提高绿苗产量的机理及合适的使用浓度。

关键词: 小麦;花药培养;植物生长调节剂;4PU-30;绿苗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月季的辐照育种及其新品种霞晖

江苏农业科学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月季霞晖是从辐照月季萨曼沙的花色突变株经嫁接和组培繁殖选育而成的月季新品种,其主要特点为花色由单色红色变为复色,即花瓣边缘呈深红色,其余部分呈淡红色,花瓣背面呈淡粉近白色。40~50个花瓣,花型为高心翘角,微香

关键词: ~(60)Coγ射线,辐照,月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苏南稻田土壤持续生产力与种植制度关系研究

农村生态环境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苏南稻田不同种植制度与土壤持续生产力的关系。维持土壤持续生产力的实质是维持土壤肥力,多熟种植制度养分产出增加,加大了土壤养分的消耗,但有机物质生产增加,有利于有机物质归还和土壤有机质平衡。在多熟种植制度中间套插种绿肥等豆科养地作物和油菜、蔬菜等培肥作物,结合秸秆还田和轮作,将能维持稻田多熟制的土壤持续生产力。

关键词: 稻田,种植制度,土壤肥力,土壤持续生产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增强紫外光B辐射对水稻叶片内多胺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建立了用内标法检测植物体内苯甲酰化多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以流速为1ml/min、流动相为乙腈(52%v/v)、通过5-μMC18反相柱在检测峰为254nm的条件下,腐胺、亚精胺、精胺均能完全溶解。由于增加了内标环己二胺,试验的准确度增加。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紫外光B辐射增强对水稻叶片内多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周和4周的处理条件下,紫外光B(13.0、19.1kJ·m-2·day-1)使水稻品种IR68和Dular体内的腐胺含量大幅度增加,亚精胺的含量也稍有增加,而精胺含量的变化不明显;紫外光B促进水稻叶片内多胺的积累与其它逆境因子的作用相似。

关键词: 水稻;紫外光B;多胺;高效液相色谱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