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甘蓝型油菜MICMS胞质双低不育系宁A6的选育及利用
《江苏农业科学 》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以MICMS不育系宁A3为基础不育胞质转育材料,用它的保持系宁B3与具可育胞质的双低品种杂交。按照先低芥酸,后低硫甙的选育程序,应用半粒法技术先从F1种子中筛选低芥酸单粒,再从其后代(F2)群体中筛选低硫甙单株,获得双低单株。然后用这些双低单株与宁A3测交,鉴定它们对不育胞质的恢、保性能。根据测交后代的育性表现,筛选出对宁A3不育性有保持能力的植株。再通过与双低品种的连续回交、测交及品质分析,使双低基因及轮回亲本的优良基因的回交转育与不育基因的筛选同步进行,育成双低不育系宁A6及其保持系宁B6。宁A6不育性彻底,双低性状稳定,是目前国内能用于油菜杂交制种的几个优良双低不育系之一。
关键词: 甘蓝型,双低,不育系,宁A6,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种生育特性及栽培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种棉苗生长快,横向生长优势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优势明显,干物质积累多,抗虫性强。单铃籽棉重,皮棉产量高,比常规对照增产74%~26%。其高产栽培的关键是促进生长中心及时而且高质量地转移。即在适当降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抗虫棉杂交种的生育特性,建立“高、强”源,在形成壮株基础上,进行合理调控,进一步提高光合效率,增加经济器官的干物质积累量,从而实现高产优质的目的
关键词: 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种,生育特性,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千亩小麦超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三千亩小麦超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田为民严克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新洋良种场射阳224336按照江苏省农科院和省、市农业局下达的“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的项目要求,依据小麦时令模式和“小壮高”的栽培理论,并结合江苏沿海小麦高产实践,自1994年秋播起,全面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新品种宁麦8号的选育与应用
《江苏农业科学 》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小麦新品种宁麦8号的选育与应用钱存鸣周朝飞姚国才姚金保盛培英杨学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南京210014)宁麦8号(原编号宁9144)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耐肥抗倒、适于机械收割的高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一般亩产400kg左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DMAP对小鼠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启动及孤雌发育作用
《实验生物学报 》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鼠卵泡卵母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加入2 mmol/L 6-DMAP可抑制卵母细胞自发的染色质浓缩和生发泡破裂(GVBD)。源自超排的MⅡ期卵母细胞则能为6-DMAP所激活。hCG注射后18—19h的卵母细胞置于2 mmol/L6-DMAP的CZB溶液中培养0.5 h、1h、2h、3h,卵母细胞的激活率分别为26.1%、75.2%、75.8%、77.3%、;卵裂率分别为88.2%、73.2%、67.0%、58.4%。与乙醇激活法相比,6-DMAP处理引起了不同的孤雌激活类型。
关键词: 小鼠 6-DMAP GVBD 孤雌激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蛋白质含量遗传变异特点及早世代选择效果的研究
《大豆科学 》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5个亲本配制了3个杂交组合,研究其杂种后代F2-F4代蛋白质含量遗传变异的特点及早世代分组选择的效果。结果表明:(1)大豆蛋白质含量以基因的加性效应为主;但也存在一定的显性效应。(2)相关分析显示,中亲与后代的相关值比父本或母本与后代的相关值高,世代间的相关显著,相关值以邻近世代间较高;(3)蛋白质含量总的变异趋势是:组合间>家系间>家系内单株间;(4)在大豆杂交组合的早世代对单株蛋白质含量进行选择是有效的,而在F2的选择较在以后世代中选择更为有效。
关键词: 大豆;蛋白质含量;遗传变异;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因地制宜,合理生产预混料、浓缩料和配合饲料
《饲料工业 》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因地制宜,合理生产预混料、浓缩料和配合饲料江苏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张顺珍我国近几年来配合饲料工业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年产配合饲料居世界第二位,为了实现本世纪末畜牧生产的目标,饲料原料还存在相当大的缺口,这就要求我们从各方面挖掘饲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