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50条记录
油棕不同叶序的叶片长宽及其含水量变化规律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对成龄油棕不同叶序的叶片长、宽以及含水量进行了测定,探讨叶序与这三个因素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根据油棕叶片在树冠轮生的规律来对不同成熟度的叶片进行排序并取样测定。结果表明成龄油棕树种8~26叶长度呈现较为一致的变化规律,而小叶宽则呈无规则变化,各油棕树第16叶的小叶长最为接近,且各油棕树第18叶的小叶宽最为接近。叶长与宽比值无规律,变化范围17.6~33.5;油棕不同叶序的叶片含水量呈现比较一致的变化趋势,均以16和18叶含水量最高,可达59.4%~64.6%,而且嫩叶总体比老叶含水量高。

关键词: 油棕 叶序 长宽 含水量 变化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香蕉枯萎病放线菌的筛选及菌株DA07408的鉴定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土壤样品中共分离放线菌398株,用纸片法对其进行抗古巴尖孢镰刀菌4号生理小种活性筛选,结果发现共有8株具有活性,其中分离于海南儋州植物园土壤的菌株DA07408活性最强。经形态与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序列测定及其系统发育分析,将菌株DA07408初步鉴定为橄榄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olivochromogenes。

关键词: 古巴尖孢镰刀菌 橄榄产色链霉菌 分离 筛选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剑麻茎腐病菌突变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中国麻业科学 2009

摘要:从感病剑麻植株中分离到了一株茎腐病菌的突变菌株,并对其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与已报道的黑曲霉菌明显不同的是:该菌在PDA平板上菌丝丰富、白色、产孢速度慢,其分生孢子表面有瘤状突起。该菌菌落生长与产孢的温度范围为15℃~40℃,最适为35℃;菌落生长的最适pH值为9,各pH值条件下产孢无显著差异;全光照条件下菌落生长和产孢速度显著快于光暗交替和全黑暗条件。孢子萌发的温度为20℃~45℃,最适为35℃;pH值4~6时,孢子萌发率最高;光照对孢子萌发没有明显的影响;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0℃,10min。

关键词: 剑麻 茎腐病 突变菌株 生物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岛土壤养分质量综合评价

热带作物学报 2009 CSCD

摘要:为了有效地调控和培肥土壤创造稳定高产的土壤条件,掌握土壤养分的演变规律提供科学依据,利用地统计学与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了2个时期海南岛土壤养分质量状况。结果表明:海南岛土壤养分要素5项指标所占的权重分别是:pH19.58%、有机质18.45%、速效磷18.17%、碱解氮22.14%、速效钾21.67%;用同一综合指数标准将海南岛2个时期土壤养分质量等距划分为5个等级;1983年分布面积最广的是3级,为15169.9km2,占全岛总面积的44.68%;面积分布最小的等级是5级,仅占全岛总面积的1.24%,各等级分布面积大小顺序依次为3级>2级>4级>1级>5级。2007年集中分布在2级、3级和4级,1级和5级几乎没有分布,分布面积最大的3级,面积为21672.86km2,占据了海南岛土壤总面积的63.83%。从1983年到2007年,土壤养分质量各等级面积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变化最大的是3级,最小的是5级,其余等级大小顺序依次为2级>4级>1级。

关键词: 土壤养分 空间插值 综合评价 海南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香草兰豆酊、浸膏中香兰素

热带作物学报 2009 CSCD

摘要: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香草兰豆酊、浸膏中香兰素含量,色谱柱为C18柱,甲醇/0.5%冰乙酸水溶液(20/80,v/v)为流动相,等浓度洗脱,测定波长为280nm,外标法定量。该方法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28%和0.24%,加标回收率为97.89%~100.71%。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等优点,特别适用于香草兰豆酊、浸膏等精深加工产品中香兰素含量的检测分析。

关键词: 香兰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PLC法测定咸蛋、皮蛋黄中的四种苏丹红染料

食品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咸蛋、皮蛋中的四种苏丹红染料。测定结果表明,苏丹红Ⅰ、Ⅱ、Ⅲ、Ⅳ在0~0.5mg/L时其峰面积与进样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0.9995、0.9999和0.9999(n=6),加标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2.2%、1.9%和2.4%(n=6)。苏丹红Ⅰ、Ⅱ、Ⅲ、Ⅳ的最小检出限均为10μg/kg。苏丹红Ⅰ、Ⅱ、Ⅲ、Ⅳ回收率均为90%~105%。结果显示:该方法快速、灵敏、可靠,具有简便、重现性好的特点。

关键词: 咸蛋 皮蛋 苏丹红Ⅰ 苏丹红Ⅱ 苏丹红Ⅲ 苏丹红Ⅳ 高效液相色谱(HPLC)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菠萝叶渣生物有机肥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

热带农业科学 2009

摘要:利用提取纤维后的新鲜菠萝叶渣为主料,通过添加鸡粪、木糠和过磷酸钙等辅料,以EM生态液菌为生物发酵菌剂,经发酵腐熟,生产生物有机肥,并利用该肥进行蔬菜种植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菠萝叶渣生产生物有机肥,可提高蔬菜产量,缩短种植周期,蔬菜品质好,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要求。

关键词: 菠萝叶 生物有机肥 蔬菜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0%三唑酮·腈菌唑ME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农药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水(体积比75:25)为流动相,同时测定三唑酮和腈菌唑的含量。结果表明:三唑酮和腈菌唑变异系数为4.32%、3.82%,平均回收率为100.61%、99.67%,线性相关系数为0.9971、0.9990。

关键词: 三唑酮 腈菌唑 微乳剂 高效液相色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药剂干扰对芒果炭疽病时间和空间生态位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讨药剂干扰对芒果炭疽病时间和空间生态位的影响。[方法]运用生态位的原理与方法,研究不同药剂处理对芒果炭疽病生态位的影响。[结果]对照区芒果炭疽病时间和空间生态位宽度指数分别为0.178 5、0.965 6;常规区芒果炭疽病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宽度指数为0.175 4和0.796 6;预测区芒果炭疽病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宽度指数为0.176 2和0.826 7。药剂干扰压缩了芒果炭疽病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宽度,对空间生态位宽度的影响更为显著。常规喷药和预测预报喷药对芒果炭疽病生态位的影响差别不大,预测预报喷药在试验期减少了2次喷药次数,可节约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结论]该研究为制定抗药性治理策略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 芒果炭疽病 生态位 药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减少秋石斛在组织培养中的褐化研究

现代农业科学 2009

摘要:秋石斛(Dendrobium hybrida)在不同激素配比的MS培养基中,其增殖率和褐化率几乎成正比例,在原球茎增殖、芽分化和生根的3个阶段,培养基中添加AC0.5~1g/L和胰蛋白胨0.5~1g/L,能够降低褐化率。试验结果表明:秋石斛的原球茎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05mg/L+椰子水50ml/L+胰蛋白胨0.5g/L;芽分化培养基最佳为1/2MS+IBA0.5g/L+NAA1.0+AC0.5g/L+胰蛋白胨0.5g/L;生根培养最佳为改良1/2MS+IBA1.0mg/L+AC1.0g/L+胰蛋白胨1.0g/L。

关键词: 秋石斛 组织培养 褐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