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海峡两岸第三届热带亚热带农业学术研讨会暨台湾农业考察报告
《中国热带农业 》 2009
摘要:2009年4月17-26日,中国热带作物学会、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组织的17人代表团赴台湾参加海峡两岸第三届热带亚热带农业学术研讨会,并考察了台湾农业生产及加工情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优良品种热研7-33-97在海南中部山区适应性研究
《热带农业科学 》 2009
摘要:以PR107为对照,对试种在海南中部山区乌石分公司橡胶优良品种热研7-33-97的生产系比的生长、产量及抗性等性状进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热研7-33-97生长较快,开割前、后茎围年均增长6.1和2.8cm;产量较高,开割第1和第4年干含平均为31%,开割当年年均株产和亩产分别为2.5kg/株和694.5kg/hm2,抗寒性、死皮率及经济效益表现等均优于对照PR107,是对海南中部山区有良好适应性的优良品种,可在该区域逐步扩大种植面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羊山地区半野生荔枝种质的ISSR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09 CSCD
摘要:对海南岛羊山地区半野生荔枝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旨在为该地区荔枝核心种质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从74条引物中筛选出23条多态性引物,用ISSR方法对115份海南羊山地区半野生荔枝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15份种质的遗传距离在0.04~0.66之间,平均为0.28。在遗传距离为0.53的水平上,115份荔枝种质被分为5个类群,美品村、儒道村荔枝基因型分别单独为1个类群,苍道村、杨南村荔枝基因型覆盖其它3个类群,应作为核心种质的村庄开展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海南羊山地区 半野生 荔枝 种质 I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橡胶树抗氧化胁迫基因—超氧物歧化酶基因的遗传转化及植株再生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 2009
摘要:本研究采用农杆菌介导法成功实现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 Muell.Arg)的遗传转化及植株再生。试验中以橡胶树未成熟花药的愈伤组织为转化材料,并通过与含有巴西橡胶树超氧物歧化酶基因(HbSOD)表达载体的根癌农杆菌进行共培养最终获得转基因植株。所用表达载体为CaMV 35S启动子控制下的组成型质粒表达载体,其中带有GUS(β—葡糖醛酸酶,uidA)报告基因,nptⅡ(新霉素磷酸转移酶)选择性标记基因,以及HbSOD(巴西橡胶树超氧物歧化酶)目的基因。为了进一步优化转化体系,试验中还就共培养时间,共培养基成分,以及卡那霉素浓度等因子对转化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系统性的比较研究和分析。其结果显示,在卡那霉素浓度为300mg/L的培养基上存活的转化愈伤呈现出强烈的GUS阳性反应。之后,这些转化愈伤在含有2.0mg/L精胺及0.1mg/L脱落酸的MS2培养基上再生出体细胞胚胎。然后,成熟胚胎在附加0.2mg/L赤霉酸、0.2mg/L细胞分裂素,以及0.1mg/L吲哚-3-乙酸的MS4培养基上得以继续萌发并进一步发育成小植株。试验中所得转化频率为4%。转化植株在形态上与非转化植株相似。GUS组织学分析显示,GUS基因在转基因植株的胚胎及叶片中均得到表达。PCR(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及基因组Southern印迹杂交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转基因植株基因组中uidA、nptⅡ及HbSOD基因的存在。
关键词: 根癌农杆菌 遗传转化 巴西橡胶树 体细胞胚胎发生 转基因植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木屑和复合肥改良生态恢复基质特性
《热带作物学报 》 2009 CSCD
摘要:近年来对应用于高陡石质边坡的生态工程恢复技术核心——人工客土基质的改进研究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对通过木屑和复合肥进行综合改良后人工基质的侵蚀性及其养分流失特性进行探讨,根据17次动态取样的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改良后的人工基质土壤流失量在植物发芽0~55d之间,几乎各植物生长期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随植物继续生长,泥土流失量的变化不再显著(p>0.05)。相对于泥土流失量来说,速效养分在土壤中保持相对稳定的时间要提前于泥土损失保持相对稳定的时间,且复合肥的施加浓度越低,其变化越明显。同时,氮流失总量总体上是磷的2倍以上,且其中硝态氮损失速率整体上均高于氨态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神秘果采后生理生化指标的初步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09 CSCD
摘要:研究采后神秘果果实在(7±1)℃和(22±2)℃贮藏条件下的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神秘果呼吸强度极高,低温对呼吸强度抑制作用明显;α-淀粉酶是神秘果果实采后快速软化阶段起作用的主要淀粉酶;神秘果采后多酚氧化酶活性先上升后下降,在第3天达到最大酶活性,而后逐渐下降;低温贮藏对神秘果果实PPO活性和ABA形成有显著的抑制效果;低温条件下,果实中的果胶酶活性变化平缓,而常温下果实内果胶酶活性迅速增加,增加幅度大于低温贮藏的果实;在神秘果贮藏过程中,赤霉素与脱落酸之间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低温信号的感知、转导与转录调控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09
摘要:低温是植物生长的主要环境胁迫因子之一。植物对低温的应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低温信号的感知、信号转导和转录调控等阶段。低温可以通过质膜流动性的改变被质膜感知,也可以通过质膜上的钙离子通透性通道、组氨酸激酶、受体激酶和磷酸酯酶感知。低温信号转导包括钙信号途径和其他信号途径,其中钙信号途径是低温应答过程中重要的信号途径。在此途径中,因低温增加的胞质钙离子能被CDPK、磷酸酶和MAPK识别并传导;其他信号途径主要与ABA有关。低温信号最终将启动CBF和非CBF介导的转录调控,提高植物的低温抗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