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提高甘薯杂种后代产量性状选择效果的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以4个杂交组合(徐薯18×南薯88、潮薯1号×苏薯5号、徐薯18×鲁薯6号、宁18-16×苏薯5号)为材料,研究育种群体大小、选择强度对育种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育种群体大小与选择强度的互作不显著。在相同的选择强度下,选择效果随群体规模的增大而提高。在相同群体规模条件下,育种效率随选择强度的放宽而提高,其中最高产量水平以10%的选择强度较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李果实生长及其成熟期的生理变化
《江苏农业学报 》 199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清皮李、玫瑰李、小黄李、桃李为试材,对果实的生长发育、果实成熟的标志性状——色彩、硬度及糖酸含量等生理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李的外观特征待果实发育到第Ⅲ期时才趋于明显,此时,果实底色开始褪去,果面彩色逐渐展现,其变化速度因品种而异。李果实在成熟过程中,硬度、糖及酸含量的急剧变化发生于果实成熟前2周左右。李果实接近成熟时,果实硬度、糖及酸含量的变化速度也因品种不同而有差异,玫瑰李酸含量减少,糖含量变化不大,果实软化缓慢,而桃李酸含量则变化不大,糖含量增加,果实软化速度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稻种质资源研究概况与开发前景
《江苏农业科学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香稻种质资源研究概况与开发前景王根来,叶长林,刘坚宏,蒋国龙香稻米质优良,香味浓郁,有些还兼具食疗作用,经济价值高,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倍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现在世界上主要产稻国家除了自身消费需要外,都把香稻作为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各国水稻专家都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陆地棉芽黄品系和常规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棉花学报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以5个芽黄品系和6个常规品种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测定30个组合在主要农艺性状上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试验结果表明,陆地棉芽黄品系和常规品种杂交,F1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比较各性状竞争优势的相对大小可知,子、皮棉产量的优势最大,分别达10.57%和10.78%,果枝数、果节数、铃数和早熟性次之,纤维品质性状的优势较小。其中10个组合F1皮棉产量的竞争优势率超过15%杂种棉审定的增产阈值,尤以(nv32×苏棉3号)、(v16v17×鲁棉11号)这两个组合最突出。不同组合杂种一代间的性状变异主要受基因型控制,16个性状同时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亲本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特殊配合力差异,芽黄品系和常规品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潜力较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酸性肥料对小麦全蚀病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酸性肥料对小麦全蚀病的影响①汪以王裕中陈怀谷(响水县植保站224600)(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小麦全蚀病是小麦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对产量影响很大,重病年份可减产5成以上。近几年来,在探索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方法中发现,施用酸性肥料对该病有一定的控病作用。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药辐照技术在小麦单倍体育种中的应用
《核农学通报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对5个小麦品种(系)进行12次花药辐照离体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小麦花药培养前用0.5~1Gy60Coγ射线预处理,有利于提高出愈率和绿苗分化率。用于诱变的辐照剂量以2Gy较为合适。
关键词: 花药辐照小麦单倍体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稻新组合抗优80对褐稻虱抗性的初步研究
《植物保护 》 199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褐稻虱苗期抗性测定,杂交稻新组合抗优80对褐稻虱表现抗性,抗性级别为1.0级,对褐稻虱存活率、取食量、种群建立等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田间系统调查,抗优80上的虫量仅为感性品种汕优63上的1/7~1/20。因此,在褐稻虱中等或偏重发生年,抗优80上的虫量达不到防治指标,不需进行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强纤维棉花种质系的纤维品质初析
《江苏农业科学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高强纤维棉花种质系的纤维品质初析陈国平,沈新莲,周宝良,顾立美,陈松,黄骏麒,阮锡根(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南京210014)(南京林业大学基础课部)棉花纤维强度是原棉最重要的品质指标,与成纱品质有密切的关系[1,2]。高纤维品质种质系的培育成功[3,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