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哺乳动物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

畜牧与兽医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哺乳动物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刘红林(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210095)范必勤(江苏省农科院牧医所)1引言哺乳动物卵母细胞移离卵泡环境,在体外能够不依赖激素自发成熟。卵母细胞的成熟过程至少需要经过周围卵丘细胞、卵母细胞核以及核外细胞质等方面的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育肥猪日粮配方的筛选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提供商品瘦肉猪合理的日粮营养水平,进行科学饲养,我们先后进行了两次不同育肥时期的日粮蛋白质和能量水平的比较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猪的选择与分组试验Ⅰ,选择健康和发育正常的杂种仔猪40头,按体重平均分为4个组,每组10头。在预试期内防疫驱虫,平均体重30kg正式进入试验;试验Ⅱ为重复试验。1.2.饲料与饲养利用饲料配方电脑预选出育肥前期和后期的饲料配方各4组,再加入适量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日粮组成和营养成分见表1,体重30~60kg为前期,61~90kg为后期。采用干粉料自由采食,自由饮水。1.3.测定项目试验前、后期及全期的日增重、饲料报酬及胴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中国兽医学报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以粗提的EDS-76病毒(NE-4株)作为抗原,按常规方法免疫BALB/c鼠,最后一次免疫后第3天取脾细胞与SP2/0细胞进行融合,采用间接ELISA和HI进行双重筛选,共检出25个阳性孔,阳性率为14.88%。对其中的11个阳性值较高的孔进行3次克隆,最后获得的11株杂交瘤细胞,经长期体外培养和冻存后复苏仍能稳定地分泌抗体;ELISA阻断试验和与其他病毒的交叉试验证明,其分泌的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经鉴定,11株McAb均为IgG,均无免疫沉淀特性,腹水和细胞培养上清的ELISA效价分别为1:3200~1:51200和1:128~1:2048。杂交瘤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80~112,平均92。尤为重要的是,11株杂交瘤细胞中有4株分泌抗EDS-76病毒血凝素决定簇的中和单抗,细胞培养上清和腹水的HI价分别为210~2 ̄(12)和2 ̄(22)~2 ̄(24),腹水的中和效价为1:1280~1:5120。

关键词: EDS-76病毒,单克隆抗体,ELISA,HI,中和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商品瘦肉猪杂交配套系的筛选——Ⅰ.不同杂交组合的繁殖性能测定

江苏农业科学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系间配套杂交生产瘦肉型商品猪,是当今养猪生产的重要技术措施,正在国内许多养猪基地兴起。它与两元杂交相比具有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的优点;与多元杂交相比则具有易于操作、便于迅速推广等优点。本研究通过对江苏省农科院多年培育的 D1和SJ 两个良种母系进行杂交配合力测定,以筛选出最优杂交配套组合,服务于生产。现将不同杂交组合的繁殖性能报告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细胞培养技术的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带毒—同步培养”新技术和特殊培养条件,延长病毒吸附时间(120分钟),提高犊牛血清灭能温度(65℃30分钟),降低犊牛血清用量(1%),在维持液中添加100mMNaCl等,成功地将鸭病毒性肝炎标准Ⅰ型病毒ATCC株适应于鸡胚成纤维细胞(CEF)。连续传代至第6代时出现CPE,第9代时,CPE呈现规律性,接毒后46小时CPE达90%,其特征是细胞变圆,凝固性坏死,脱落。经病毒血清中和试验、DHV单抗中和试验、负染电镜、免疫电镜和超薄切片等方法证实我们采用的特殊培养方法和条件可成功地将DHV适应于CEF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种消毒剂在低温条件下对口蹄疫病毒的灭活效果

江苏农业科学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三种消毒剂在低温条件下对口蹄疫病毒的灭活效果何家惠,丁再棣,侯继波诸长贵(江苏省农科院牧医所南京210014)(江苏省畜牧兽医总站)环境消毒是防制口蹄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口蹄疫病的流行呈现“夏少秋多冬春爆发”的特点,江苏地区在深秋、冬春季节室外温度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PU-30延缓杂交水稻叶片衰老的生理基础

中国水稻科学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以汕优63连体和离体叶片为材料,研究了4PU-30对水稻叶片衰老进程及叶片内蛋白质、核酸含量和相关酶活力的调控效应。4PU-30能显著地延缓水稻叶片衰老,保绿效果明显。叶片中蛋白质和核酸含量及相关酶活力的变化表明,4PU-30控制叶片衰老过程中蛋白质水解酶和核糖核酸酶比活上升,减缓蛋白质和核酸的降解,是其延缓杂交水稻叶片衰老的主要生理基础之一。

关键词: 4PU-30;蛋白质;核酸;血红蛋白水解酶;核糖核酸酶;叶片衰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皮优质小麦宁麦7号产量稳定性及其构成因素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白皮优质小麦宁麦7号,经江苏省淮南片两年14个点(次)试验,平均亩产376.37kg,比扬麦5号增产4.12%,正常年份可具有超平均稳定性。在其产量构成因素中,对产量的作用每穗粒数>每亩穗数>千粒重。但该品种产量结构的自身调节能力较强,各因素可塑性较大,较易随着环境及其它因素的变化而改变。鉴于本地区小麦生育后期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因子的影响较大,在栽培策略上应稳定穗数,主攻粒数,提高粒重。根据该品种在不同产量水平下的各因素表现,初步认为,亩产400kg左右的产量结构,以每亩32~34万穗,每穗40粒以上,千粒重329左右为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外线B对水稻叶组织中活性氧代谢及膜系统的影响

植物生理学报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增强UV-B处理下,水稻叶片的O净产生速率、H2O2和MDA含量以及膜透性都显著增加,敏感性弱的品种O2净产生速率和膜伤害程度较低。在UV-B处理初期活性氧清除系统的水平增高,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SOD、CAT和AP活性以及ASA含量降低,其中AP和SOD活性的下降最为明显,而敏感性弱的品种SOD活性始终高于敏感性强的品种。处理14d后去掉UV-B,再经则14d上述各指标均恢复到与对照相近的水平。根据这些结果推测,水稻的UV-B伤害可能主要是由于SOD活性的降低而导致O增生和膜脂过氧化。

关键词: 水稻,紫外线B,膜透性,膜脂过氧化,活性氧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叶绿素含量测定中Arnon公式的系数误差对结果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叶绿素含量测定中Arnon公式的系数误差对结果的影响唐银凤(江苏省农科院现代化所南京210014)绿色植物叶绿素含量与光合及氮素营养有密切关系,其定量测试是植物生理研究中必做的实验之一,测试结果对决定农作物的科学施肥、育种及植物病理等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