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巴西橡胶树乳管高效表达焦磷酸酶基因双元表达载体的构建
《中国农学通报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巴西橡胶树橡胶生物合成过程中,焦磷酸酶(PPase)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提高其在乳管中的表达,有可能促进橡胶的生物合成,从而提高橡胶树产量。笔者以巴西橡胶树叶片为材料提取DNA,用特异引物经PCR扩增获得了378bp的REF启动子片段,该片段序列与NCBI报道的REF序列间的同源性分别是98.68%和99.47%。以胶乳为材料提取总RNA,用特异引物经RT-PCR方法获得了2310bp的V-PPase基因片段,该片段序列与NCBI报道的V-PPase基因序列一致。然后通过酶切和连接,将REF启动子和V-PPase基因重组到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中,构建了含有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hptⅡ)的乳管高效表达V-PPase基因的载体pC1301RV,然后用冻融法将其导入根癌农杆菌EHA105,为进一步通过转基因技术转化橡胶树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橡胶树 焦磷酸酶 REF启动子 表达载体 根癌农杆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胶木兼优无性系寒害适应性调研初报
《热带作物学报 》 2009 CSCD
摘要:为深入了解目前橡胶树胶木兼优品系在海南垦区中心试验区和广东垦区协作试验区的寒害适应性,以及为品种选育提供基本的理论和实践依据,2008年笔者对两地试区无性系的寒害情况进行了针对性调查。结果表明:此次平流型寒害中两垦区无性系受害均较严重,中心试验区的热试17和热试2的抗寒性很差,寒害级别在5.88以上,极显著高于其他参试无性系,寒害指数高于97.87,4~6级寒害率为100%,无性系成片死亡;热试21、热试10的抗寒性较强,仅存在部分枯枝和掉叶现象;热试3、热试5等的抗寒性较差,热试9、热试11等的抗寒性中等。从抗寒性看,热试17和热试2可作为科研中不抗寒的对照材料,而抗寒性好的热试21和热试10分别适合在琼、粤等植胶区规模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细菌纤维素菌种及发酵工艺的研究进展
《食品科技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提高产量已经成为目前细菌纤维素生产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通过选育高产菌株、优化发酵工艺等手段来实现。概述了细菌纤维素生产菌种的选育、培养条件的优化及发酵工艺的研究近况,并简要介绍分析了海南省主要细菌纤维素产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嗜铁细菌C19的筛选、分子鉴定及其对炭疽菌和镰刀菌的拮抗作用
《热带作物学报 》 2009 CSCD
摘要:利用LB液体培养基进行生物富集,采用CAS(Chrome Azurol S)检测平板法,从海南岛橡胶树等作物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43个产嗜铁素细菌菌株。通过室内平板对峙培养法研究其中嗜铁能力较强的菌株C19对12个常见炭疽菌和镰刀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该菌株对Fusarium solani等9个菌株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显示该菌株具有较好的生防潜能。扩增菌株C19的16S rDNA序列,序列测定结果显示,该片段长度为1 525 bp,经Blastn搜索进行序列比对,该细菌为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cepacia)。
关键词: 嗜铁细菌 CAS检测平板法 16S rDNA 分子鉴定 拮抗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人员绩效考核体系探讨
《热带农业科学 》 2009
摘要:对农业科研人员现行的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就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原则、设计思路、绩效考核指标及考核计分标准等方面进行研究,建立一套较为适合农业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体系,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枝条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拮抗性的测定
《热带作物学报 》 2009 CSCD
摘要:经过严格的表面消毒程序,从橡胶树枝条中分离到18株内生真菌,并对其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这18株内生真菌分别归属于2个目,2个科,7个属,其优势菌群为无孢菌群(Mycelia Sterilia)。通过温度测定,确定橡胶树内生真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5~28℃;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研究内生真菌对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f.sp.cubense)和橡胶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Sace)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ITBB2-2对两种植物病原菌的拮抗作用最好,ITBB2-10和ITBB2-15次之,ITBB2-3对香蕉枯萎病菌拮抗作用明显而对橡胶炭疽病菌拮抗作用不明显,其它内生真菌对两种植物病原菌无拮抗作用或不明显。
关键词: 橡胶树 内生真菌 香蕉枯萎病 橡胶炭疽病 拮抗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咖啡营养诊断研究现状及展望
《热带农业科学 》 2009
摘要:综述国内外咖啡营养诊断的研究进展,提出目前我国咖啡营养诊断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为今后咖啡营养诊断研究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机焦磷酸化酶基因转化甘蔗的遗传研究
《生物技术通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蔗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糖料作物,也是一种重要的能源作物,提高甘蔗的含糖量是甘蔗育种的主要目标。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无机焦磷酸化酶(PPase)基因导入甘蔗,以期获得提高蔗糖含量的转基因植株。经过PPT抗性筛选获得72株抗性植株,并对其进行PPase基因和bar筛选标记基因的双重PCR检测,其中有13株都呈阳性。结果初步证明无机焦磷酸化酶基因已整合到甘蔗的基因组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