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巴西橡胶树核糖体蛋白S6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9 CSCD
摘要:核糖体蛋白S6是核糖体蛋白家族的重要成员,在核糖体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农业部橡胶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获得的部分序列设计引物,采用3-′RACE技术从巴西橡胶树胶乳中获得一个核糖体蛋白S6基因的完整阅读框,该基因编码249个氨基酸的多肽,含有一个典型的真核生物核糖体蛋白S6结构域。在HbRPS6氨基酸序列中没有预测到跨膜区和信号肽,二级结构分析表明:HbRPS6属于混合型蛋白。对10个RPS6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巴西橡胶树的RPS6基因在进化上具有保守性,与植物类玉米的RPS5基因亲缘关系最近,而与动物和酵母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该基因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深入研究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棕的产量潜力及其影响因子探析
《中国热带农业 》 2009
摘要:油棕是世界上产油效率最高的油料作物,这是由油棕自身的遗传背景决定的。随着现代育种技术的不断进步,油棕的单产潜力将被进一步的挖掘。由于棕油不仅能食用,还可作为廉价而丰富的生物柴油原料,因而使油棕成为了21世纪最具有竞争力的可再生能源和战略资源植物。文章从遗传学和生理学角度,对油棕的生产潜力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棕象甲成虫对5种植物发酵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热带作物学报 》 2009 CSCD
摘要: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成虫对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椰子(Cocos nucifera)、假槟榔(Archontophoehix alexandra)、槟榔(Areca catechu)和菠萝(Ananas comosus)等5种植物发酵挥发物的选择行为。结果表明,红棕象甲成虫对不同植物发酵挥发物敏感性不同,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显著高于非寄主植物菠萝,依次排序:甘蔗≈椰子>假槟榔≈槟榔>菠萝。雌成虫和雄成虫对椰子和甘蔗的行为反应同其他3种植物相比有更强的趋性,但雄成虫对假槟榔、槟榔和菠萝3种植物发酵挥发物的选择性无显著差异。甘蔗、椰子、假槟榔3种植物食物诱饵的田间诱捕试验结果表明,植物挥发物对红棕象甲聚集信息素具有极显著的增效作用(P﹤0.01),3种植物田间诱捕效果差异显著(P﹤0.05),依次为:甘蔗>椰子>假槟榔。不同食物诱饵诱捕的雌成虫数均多于雄成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强学术期刊建设之设想
《江西农业学报 》 2009
摘要:学术期刊尽管依托高校或学术研究机构,在科技人才方面有较大的优势,但由于管理体制僵化,思想禁锢,学术期刊的发展仍严重受到制约。在市场经济下,学术期刊如何发展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提出学术期刊的发展应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建立适应于市场经济形势的运营模式、加强编辑部自身建设等进行完善和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菠萝成熟期残体量及其养分含量分析研究
《热带农业科学 》 2009
摘要:在菠萝成熟收获期,分别对巴厘苗残体进行分类和测定。结果表明,菠萝残体主要由叶、茎、根、果柄和芽5个部分组成,菠萝叶和茎是菠萝残体的两个重要组分,这两部分占到全部残体约87%,其中菠萝叶占72.75%。通过对菠萝残体各组分养分含量分析发现,以芽的N、P、K养分含量最高,分别达到13.86、1.88、24.00g/kg;菠萝单株残体总量(干重)平均为313.63g,N、P和K等单株养分的累积量分别为2.74、0.22和5.46,以K的累积量最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炭疽病柱花草空间育种新品系的多目标决策评价筛选
《草地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选育综合性状优良的柱花草(stylosanthes SW.)新品种1系,运用多目标决策法中的差值加权法(RE-VAWEA)、简单加性加权法(SAVA)、逼近于理想解的排序法(TOPSIS)及集结技术将85个空间辐射柱花草株系的7个指标以其贡献率为权重计算得出综合评价指数,据此评价各株系综合性状的优劣。结果表明:85个株系中2001-71,2001-28,2001-15,2001-24及2001-2等综合性状最佳;2001-22,2001-82,2001-57,2001-18等表现中等;而2001-50,2001-85,2001-32及2001-78等最差。随后将多目标决策评价结果与一维有序聚类相结合,得到聚类图,以此选育出能取代其亲本‘热研2号’柱花草并能在生产上推广利用的新品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