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超窄株距机械式棉花穴播器的设计与试验
《新疆农垦科技 》 2016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24穴超窄株距机械式穴播器的主要结构、工作原理、关键零部件的设计参数,田间试验表明,此穴播器能较好的满足棉花的播种要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滴灌小麦开沟穴播机的研制
《新疆农垦科技 》 2016
摘要:针对小麦条播易出现各行播量不一致、断条、播深不好控制等问题,设计了小麦开沟穴播机,通过穴播和条播机械原理,充分发挥穴播取种精确、株距均匀、播深一致的特性,并在播种的同时完成了对滴灌带的铺设,最终通过提高小麦播种质量,达到增产的目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兵团农牧团场基层农业连队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新疆农垦科技 》 2016
摘要:团场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领导不够重视,团场连队文化生活贫乏;文化基础设置薄弱,现有文化设施闲置;连队基层组织队伍缺乏文化人才;资金投入少。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提高认识,把团场文化工作与其他工作等同起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用好现有基础设施;注重文化人才的培养;积极引导,开展活动,让职工群众的文化生活丰富起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伊犁牧区传统发酵乳制品中产香酵母菌的分离及香气成分分析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新疆伊犁传统发酵乳品中筛选出8株具有优良产香能力的酵母菌,通过对其产醇能力、产酸能力、生长曲线的测定,最终得到2株产香酵母。经26S r DNA鉴定,Yt1鉴定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Yb5为马克思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采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分析这2株酵母麦芽汁发酵液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这2株酵母菌的麦芽汁发酵液中主要挥发性成分为醇类和酯类,种类和组成差异较大。最终筛选出2株产生挥发性成分较多的酵母菌Yt1和Yb5,对这2株酵母进行耐盐性、耐酸性发酵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这2株不同属的酵母具有良好耐酸性、Yb5的耐盐性较好。
关键词: 传统发酵乳品 产香 酵母菌 26S rDNA 发酵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丁硫克百威对棉花根际土壤酶活的影响及其在土壤中残留降解的规律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6
摘要:为了评价丁硫克百威在土壤中的安全性,采用室内盆栽法研究了丁硫克百威2、8、20和50 mg/kg 4个浓度处理对棉花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在土壤中的残留降解规律。结果表明:(1)低浓度丁硫克百威残留对土壤蔗糖酶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抑制-恢复"的变化趋势,50 mg/kg处理以抑制作用为主;对土壤脲酶表现为"抑制-促进-恢复"的变化趋势;各浓度残留在整个试验期内对碱性磷酸酶有轻微抑制作用,但差异不显著;8 mg/kg处理浓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为先促进后抑制的变化趋势,2、20和50 mg/kg处理浓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以抑制作用为主。(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硫克百威在土壤中的残留,添加回收率为84.6%-87.4%,最低检测浓度为0.01 mg/kg,符合农残分析的要求,结果可靠。7 d测得降解率达到50%左右,30 d时降解率达到90%以上,丁硫克百威在土壤中的残留量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加,但是半衰期却随之减小,为6.05-8.53 d。本研究结果说明不同浓度丁硫克百威残留会影响棉花根际土壤酶的活性,但是这种影响是暂时的,随着施药时间延长有些会恢复至对照水平。在土壤环境中丁硫克百威会被降解,降解半衰期较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个wnt基因家族基因在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和成虫的差异表达分析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无翅型小鼠乳房肿瘤病毒整合位点家族[wingless-type mouse mammary tumor virus(MMTV)integration site family,wnt]成员wnt1、wnt2、wnt4、wnt5、wnt11A和wnt11B基因在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原头节和成虫的m RNA差异转录及组织分布。方法用SYBR GreenⅠq RT-PCR方法检测wnt1、wnt2、wnt4、wnt5、wnt11A和wnt11B基因在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和成虫的m RNA相对转录情况。用RNA荧光探针以全量组织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6个基因在原头节的组织分布情况。结果 q RT-PCR检测结果显示,wnt1和wnt2基因m RNA在原头节和成虫的相对转录水平分别为1.00、1.49和1.00、2.53,在成虫的相对转录水平分别为原头节的1.49倍(P>0.05)、2.53倍(P<0.05)。wnt4、wnt5、wnt11A和wnt11B m RNA在原头节和成虫的相对转录水平分别为1.00、0.04,1.00、0.03,1.00、0.07和1.00、0.97,在原头节的相对转录水平分别为成虫的25.00倍(P<0.01)、33.33倍(P<0.01)、14.29倍(P<0.01)和1.03倍(P>0.05),原头节和成虫间wnt4、wnt5、wnt11A表达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wnt11B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全量组织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在原头节中,wnt1主要分布于表皮组织,wnt2主要分布于吸盘部位,wnt4主要分布于吸盘和顶突部位,wnt5、wnt11B主要分布于吸盘和表皮,wnt11A主要分布于顶突和小刺。结论 wnt2基因在细粒棘球绦虫成虫的m RNA相对转录水平高于原头节,wnt4、wnt5、wnt11A在原头节的m RNA相对转录水平高于成虫,6个wnt基因均分布于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的前端区域。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wnt基因家族 原头节 成虫 差异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