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甘蓝二段育苗方法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甘蓝穴盘直接播种育苗和苗床播种再移栽穴盘2种育苗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穴盘直接播种的育苗方法,尤其在低温或者种子发芽率低、发芽势弱的情况下,穴盘空穴多,苗大小不均匀;采用苗床育苗再移入穴盘的方法,不仅可以确保无空穴,而且同一穴盘内苗的大小均匀,容易培育壮苗。

关键词: 甘蓝 育苗 整齐 均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沿海盐碱地主要性状指标测定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11

摘要:项目组在江苏沿海地区取土样1200份,涉及沿海盐碱地800hm2,对不同土层的含盐量、pH值进行了测定,为更好利用江苏沿海盐碱地提供了实验依据。

关键词: 盐碱地 含盐量 pH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羊痘并发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养殖场出现羊病变死亡,其特征是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殊的丘疹和痘疹、呼吸困难、咳嗽、喘气、死前从口鼻流出大量带血色的泡沫性液体;引起妊娠母羊流产,羔羊大量死亡。通过检测确诊为山羊痘并且混合感染传染性胸膜肺炎,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 山羊痘 传染性胸膜肺炎 混合感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组水稻卷叶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及性状研究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剑叶卷曲度不同的4个水稻卷叶资源5408、卷珍B、YSBR1、培矮64S为供体亲本,平展叶品种奇妙香为受体亲本,通过连续回交再自交,获得BC7F3卷叶株系。随机区组试验结果显示,株系间剑叶卷曲度存在极显著差异,在剑叶叶基角、一次枝梗数、千粒重3个性状上,部分株系与奇妙香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其他所调查的性状,不同的株系与奇妙香表现基本一致,表明已获得剑叶卷曲度为目标性状的近等基因系。不同株系与奇妙香的杂种F1的剑叶卷曲度也存在极显著差异,且卷曲度基本低于对应双亲卷曲度的平均值,推测所研究的卷叶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对如何利用卷叶近等基因系进一步研究卷叶性状和卷叶基因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水稻 卷曲度 近等基因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蔬菜贸易中人力资源新状况对蔬菜价格波动的影响

现代农业科技 2011

摘要:分析目前我国蔬菜流通环节的人力资源新状况,阐述其对蔬菜价格波动的影响,并提出应对蔬菜价格波动的对策,以为促进蔬菜贸易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蔬菜贸易 人力资源 价格波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沿海滩涂盐碱地综合改良技术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11

摘要:我国江苏沿海滩涂面积较大,土壤含盐量较高。介绍了包括工程措施、水利措施、生物措施、科技措施等的江苏沿海滩涂盐碱地综合改良技术,为江苏沿海滩涂农业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盐碱地 综合改良 江苏沿海滩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株型因子对冠层结构和光分布的影响与模拟

中国水稻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3个具有代表性株型的杂交稻为材料,并结合上位2叶伸长期施用氮肥以调节上部叶片的形态,于齐穗期、齐穗后10d、齐穗后25d平行测定了株型元素-分层叶面积-冠层光分布。用试验数据验证了由水稻株型因子计算分层叶面积的解析模型,并用该模型分析了3个材料株型因子对冠层结构的影响。进一步根据作物群体光分布模型,验证了分层叶面积与冠层内光分布的数值关系,并用该模型分析了3个材料株型因子对冠层内辐射分布的影响。实现了由水稻株型因子估算冠层结构和冠层内光分布的方法。

关键词: 水稻 株型 分层叶面积 辐射分布 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抗赤霉病迟播早熟小麦新品种淮麦30的选育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淮麦30的特征特性及选育过程,总结了该品种的栽培技术要点:适期晚播(不宜早于10月20日),注意防治纹枯病、白粉病。

关键词: 优质 抗赤霉病 早熟 淮麦30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播地区苏玉10号高产密度的群体研究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11

摘要:苏玉10号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苏玉10号品种籽粒产量可达到12.400 t/hm2。高产群体质量的主要指标是:控制吐丝期LAI 5.04、群体干物质积累量9.000 t/hm2基础上,重点增加总粒数,提高粒叶比,提高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经济系数。籽粒产量(Y)与密度(x)的关系为Y=-301.48x2+4 158.5x-2778.7(R2=9119**),最佳密度为8.40万株/hm2。

关键词: 玉米 苏玉10号 高产 密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若干甘薯优良品种脱毒培养研究初报

江西农业学报 2011

摘要:对19个不同类型的甘薯品种进行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结果表明:不同甘薯品种具有不同的芽分化率,主要集中在48.9%~88%范围内;不同品种的再生能力由强到弱顺序为郑薯20>Ayamuraskai>川294>徐薯25、徐薯18、苏薯8号、济薯18、豫薯10号>徐55-2、徐22-5>北京553>徐薯23>徐508、徐22-1>徐25-2>徐薯22、金玉>心香、广薯79;再生株系的脱毒率均在80%以上。

关键词: 甘薯 脱毒 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