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50条记录
世界油棕产销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热带农业 2009

摘要:油棕(Elaeis guineensis Jacq.)属棕榈科油棕属,别名油椰子、非洲油棕,是多年生热带木本油料作物。其果实含油量非常丰富,单位面积产油量超过椰子、大豆、花生和油菜等,享有"世界油王"之称。棕油作为全球最大宗的油脂贸易产品,在全球的油脂贸易中举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茶菌菌液对亚硝酸盐降解及NO的生成的影响

茶叶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红茶菌菌液预防胃肠癌的保健机理,初步研究了红茶菌菌液对亚硝酸盐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红茶菌菌液能够快速降解亚硝酸盐,同时在降解过程中产生大量的NO。在红茶菌菌液中添加100~1000mg/L的亚硝酸钠,红茶菌菌液在2h内的降解量可达到89.02~431.16mg/L;在红茶菌菌液中添加5~200mg/L的亚硝酸钠,红茶菌菌液在20min内可产生52.3~376.1mg/m3浓度的NO。

关键词: 红茶菌 亚硝酸盐 酸降解 一氧化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液中的吲哚乙酸含量

热带农业工程 2009

摘要:建立了发酵液中吲哚乙酸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样品经乙酸乙酯萃取、分层后,取乙酸乙酯层抽真空浓缩至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定容。色谱条件为:C18柱,以乙腈∶2%醋酸水溶液=1∶4为流动相,采用紫外检测器在280nm处对样品中的吲哚乙酸进行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测定结果表明,吲哚乙酸在0-5mg/L时其峰面积与进样质量的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998,峰面积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3.5%(n=6)。试样加标回收率为97.6-106%。测定结果显示,该方法快速、灵敏、可靠,具有简便、重现性好的特点。

关键词: 发酵液 吲哚乙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数字图书馆机制创新与服务模式

热带农业工程 2009

摘要:论述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流通服务机制方面的创新,并从多个方面探讨了服务机制创新的具体措施。探讨了现代化文献信息服务,以提升农业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效益。

关键词: 信息服务 农业数字图书馆 机制创新 服务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常规液相色谱柱测定早熟素Ⅱ的方法探讨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使用市售的常规C18液相色谱柱(规格:150mm×4.6mm,5μm),探讨了早熟素Ⅱ的分析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可行性论证。以V(甲醇)∶V(水)=80∶20为流动相,流量1mL·min-1,检测波长为224nm,柱温35℃。得出早熟素Ⅱ在8~108μg·mL-1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97),最低检出限为1.0379μg·mL-1(信噪比为3),加标回收率为93.3%~104.98%,变异系数为0.12%~4.41%。与使用非常规色谱柱分析早熟素Ⅱ的方法相比,该方法采用了市售常规柱,能够更大限度地满足实验条件,通用性更强。

关键词: 早熟素Ⅱ 高效液相色谱法 常规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良好操作规范的木薯栽培技术

广东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制定了木薯生产的气候土壤条件、品种选择、种植、施肥、病虫草害防治、防灾减灾、收获、种茎贮藏和记录等技术规范要求,适用于生产木薯的农场,使木薯生产全过程符合农业良好操作规范(GAP)的要求。

关键词: 木薯 栽培技术 良好操作规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春花高效快繁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建立长春花高效的组织培养与无性快繁体系。[方法]以长春花种子为外植体,分别用1.1%有效氯的次氯酸钠溶液和0.1%HgC l2溶液对长春花种子进行消毒,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6-BA、IBA和NAA,对脱毒后的长春花试管苗进行增殖和生根培养试验,确定长春花种子的最佳消毒时间,筛选长春花快繁的最佳培养基。[结果]用1.1%有效氯的次氯酸钠消毒长春花种子的最佳消毒时间是30 m in,种子发芽率达96.7%;最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0.40 mg/L 6-BA+0.05 mg/L IBA,外植体的增殖数最多,且长势旺;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0.10 mg/L IBA+0.10 mg/L NAA,试管苗生根率达100%。[结论]次氯酸钠是长春花种子最好的消毒剂,最适宜的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分别为MS+0.40 mg/L 6-BA+0.05 mg/L IBA和1/2MS+0.10 mg/L IBA+0.10 mg/L NAA。

关键词: 长春花 种子消毒 增殖和生长 生根诱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百里香酚抑菌活性初探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百里香酚对植物病原真菌的离体和活体抗菌作用,探索该化合物作为农用杀菌物质的应用价值。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抑制孢子萌发法、组织测定法和盆栽试验法系统测定了百里香酚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离体条件下百里香酚对供试的10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0.012g/L;对番茄灰霉病菌、烟草赤星病菌和玉米大斑病菌孢子萌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0.028、0.032g/L和0.064g/L;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百里香酚对番茄灰霉病菌具有很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在供试浓度为0.75g/L时,对番茄灰霉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分别为72.01%和60.28%,与对照药剂速克灵无显著性差异。百里香酚对供试的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好的离体和活体杀菌作用。

关键词: 百里香酚 番茄灰霉病菌 抑菌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液泡膜苹果酸转运蛋白研究进展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液泡是植物细胞贮藏苹果酸重要的细胞器。苹果酸是三羧酸酸循环和乙醛酸循环的中介,是维持细胞渗透压与电荷平衡的关键代谢物,还参与调节植物气孔大小,故苹果酸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液泡膜苹果酸转运蛋白直接或间接控制苹果酸进出液泡,介导液泡与细胞质间苹果酸的运输。液泡膜苹果酸转运蛋白属于钠连接的羧酸盐载体家族,本文重点介绍植物液泡膜苹果酸转运蛋白的性质和功能及其与植物细胞pH值动态平衡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液泡膜 苹果酸 转运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毒死蜱降解细菌WJl-063的鉴定及酶促降解特性

热带作物学报 2009 CSCD

摘要:从海南某农药厂地土壤中分离到1株能很好降解毒死蜱的菌株WJl-063,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及16SrDNA序列分析,将该菌株初步鉴定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降解酶降解性能研究表明,该菌株能以毒死蜱作为唯一碳源生长,并且对毒死蜱起主要降解作用的是胞内酶,其传代降解代谢活性稳定。以牛血清白蛋白为标准蛋白,测得粗提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为0.044mg/mL;在pH5.0~8.0范围内,酶活力表现稳定,通过双曲线法认为该酶降解毒死蜱的最适pH值为8.0;毒死蜱降解酶热稳定性差,最适温度为25℃;该酶与毒死蜱底物结合力强,对毒死蜱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米氏常数Km为201.92nmol/L,最大降解速率为399.36nmol/mg·min。

关键词: 毒死蜱 生物降解 酶促降解 蜡状芽孢杆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