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果面净对提高果品品质的效应

山西果树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水果产量的不断提高,水果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竞争的关键是质量和品质,而水果的外观是对其质量评价的第一直观要素。近年来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一些果品如红富士、金冠、酥梨、油桃等品种,由于气候条件的影响、真菌的污染以及病害等原因,造成果面上发生不同程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晋中特早熟棉区棉铃虫发生特点及治理技术

中国棉花 1998

摘要:晋中特早熟棉区棉铃虫发生特点及治理技术@周安定@樊云茜@任玉仙@李唐@刘近平¥山西省农科院小麦所¥山西省农科院植保所¥山西省农科院经作所晋中特早熟棉区棉铃虫发生特点及治理技术周安定樊云茜任玉仙李唐①刘近平②山西省农科院小麦所临汾041001发生特点1.1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陵零香浸膏的提取及化学成分鉴定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1998

摘要:本文对陵零香浸膏进行了提取工艺研究和化学成分鉴定。以50—70%的乙醇,在50—70℃条件下,提取2—3次,效果最佳。得率可达12%(占干花重);浸膏共检出11种成份,占总量的718%。结果表明:陵零时浸膏是一种香型独特的新型香料,可替代枣酊用于烟草香精。

关键词: 陵零香;浸膏;提取工艺;化学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的微贮及喂牛试验

黄牛杂志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为充分利用当地秸秆资料,1995~1996年作者在山西吕梁地区用微贮饲料(黄干玉米秸)饲喂60头试验牛;对照组60头牛所喂黄干玉米秸未作任何处理,育肥90天。精料由玉米粉56.1%、麸皮21.4%、棉籽饼20%、食盐0.5%、矿物质及其它添加剂0.3%组成,两组牛精料日喂量均按平均体重的1%分两次饲喂。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日增重为0.893kg,对照组为0.65kg,试验组增重提高72.8%。两组牛的料重比分别为8.16%和10.41%,即对照组比试验组多消耗精料27.57kg。试验组头均盈利117.1元,对照为13.4元,试验组比对照牛多盈利10.37元。

关键词: 秸秆微贮,菌种,微贮窖,增重,料重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途运输引起雏鸡痛风

中国兽医科技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长途运输引起雏鸡痛风1997年4月26日,运城某养鸡专业户从太原运回海兰W36雏鸡2500只,在配合饲料中按20g/kg加鱼粉和适量土霉素饲喂,第3d开始出现死亡现象。病鸡主要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羽毛蓬乱,腹泻,排乳白色粪便,鸡冠苍白、贫血。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豆条带种植方法

山西农业 1998

摘要:谷豆条带种植技术是由山西省农科院作物所研究成功的一项立体种植新技术,1995年11月通过了山西省科委组织的成果鉴定,专家评审委员会认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寿阳县大面积示范推广表明,采用谷豆条带种植技术,比谷豆单作平均增产,15.0%~29.7%,增收9.3%~23.9%。同时,该技术田间管理简单,便于机械化操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能盲目引种俄罗斯品种沙棘

中国水利 1998

摘要:1993年国际沙棘研究培训中心武福亨研究员曾帮助齐齐哈尔园艺所与俄罗斯布里亚特、果树浆果试验站建立了所际联系,从俄罗斯引进了十多个沙棘品种和苗木2万余株。大多数品种长势良好。此后,我国沙棘界出现了引种热,好多人以为,在齐齐哈尔能成功,在别的地方也能成功。其实不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初产母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中国兽医杂志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初产母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张玉换王彩先王福传夏式土皆(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太原0300321995年3月以来,山西省太原、榆次等地的鸡场和养鸡大户饲养的初产蛋鸡群发生以产不下蛋、两肢瘫痪、拉稀、死亡快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发病率、死亡率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丁硫克百威乳油防治苹果蚜虫田间药效试验

农药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1995~1996年在山西太原进行了20%丁硫克百威乳油防治苹果蚜虫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苹果蚜虫发生期,用丁硫克百威1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1~8天的防效可达99.7%~100%,7~10天的防效仍维持在85%以上。其防效与对照农药40%氧乐果1000倍液的防效相等,持效期为10天。

关键词: 丁硫克百威,苹果蚜虫,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地冬小麦品种晋麦44号的选育及其应用

小麦研究 1998

摘要:利用低代材料经连续多代选育的吕旱133、1989-1991年参加山西省产川旱地试验、二年平均亩产197.2KG对对照平均增产16.5%,1991年度在晋中、吕梁、临汾、长治四个地区7点次,比晋麦16号、17号、15号三个不同对照增产8.2-30.7%.1992年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破格审定命名为晋麦44号.该品种突出表现为抗冻、耐旱、耐干热风、穗大、粒多、丰产、抗病,尤其是干旱年份稳产性极

关键词: 晋麦44号 旱地冬小麦 选育 冬小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