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保墒增温剂的研制与应用
《中国农业科学 》 1977
摘要:许多作物的生长,要求较高的土壤温度和湿度。但土壤气候因素中的水分、温度是互相矛盾着的。土壤湿度大,温度往往相应的低,湿度小,温度往往相应的高。通常的农业栽培措施,往往照顾了一个因素,而不能兼顾另外一个因素。能不能适当调节土壤水分、温度的矛盾,使二者得以兼顾,促进作物健壮生长,获取高产呢?我们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石油工业的残渣沥青、渣油(重油)等为主要原料,经过上百次试验,终于在1972年冬,试制成功了“保墒增温剂”。


对《小麦分蘖与积温的关系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一文的商榷
《植物学报(英文版) 》 1976 北大核心
摘要:《植物学报》第17卷第3期刊登的《小麦分蘖与积温的关系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一文,有两个技术上的原则性问题值得商榷,兹讨论如下: 1.关于公式(5)的使用效果检验问题作者依据图7中虚线和实线较接近以及计算值与调查值的相关系数显著,认为公式(5)的使用效果"令人满意,可以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我们认为,由于作者引用的论据不当,得出的结论是不正确的.①检验公式(5)能否在生产实践中应用,必须分析用公式(5)计算的值与实际调查值
关键词: 计算值 公式 应用 同伸关系 总体相关系数 使用效果 积温 商榷 小麦 生产实践


小麦分蘖与积温的关系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植物学报(英文版) 》 1975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证明小麦分蘖数 y(包括主茎)是叶龄 x 的指数函数y=10bx+c或 logy=bx+c.上式可称为分蘖函数,其中 b 和 c 是常数,在正常条件下其理论值分别为0.213和-0.588.由于分蘖力可能受播深、播期、密度、水肥条件、土壤温度和透气性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田间条件下小麦的单株茎数 Y 和平均叶龄 X 的关系可以按照分蘖函数的形式用统计方法确定.根据农大139小麦播期不同的6块地(播深为3-6厘米)的资料得出 Y 依 X 的回归方程为log■=0.238X-0.625,r=0.967***,d.f.=20(***表示显著性水平为0.1%).这与上述分蘖函数很接近.小麦叶片的生长速度主要受温度的影响,因此叶龄与从播种时算起的积温成正比.据7块麦田资料(其中包括一块浅播1.5-2.0厘米的麦田)得出叶龄 X 依积温ΣT的回归方程为■=0.0120ΣT-1.22,r=0.988***,d.f.=38.根据前述6块正常播深麦田的资料得出单株茎数 Y 依积温ΣT的回归方程为log■=0.00274ΣT-0.898,r=0.973***,d.f.=20.上述公式可用以解决小麦栽培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关键词: 叶龄 主要矛盾 同伸关系 分孽 函数关系 水肥条件 积温 小麦 回归方程 生产实践


作物间套复种与光能利用
《中国农业科学 》 1975
摘要: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推动下,京郊广大贫下中农在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为认真落实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实行以间作套种提高复种指数为中心的耕作制度改革,使单位面积产量迅速得到较大辐度的提高。批林整风和批林批孔运动,更有力地促进了这一新生事物的蓬勃发展。


不同温湿度条件与大白菜各种贮藏损耗形成的关系
《园艺学报 》 1964
摘要:大白菜在贮藏中的各种损耗与贮藏条件是密切相关的。本试验初步探明了大白菜在贮藏中的自然、烂叶及脱邦损耗等与不同温湿度条件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大白菜贮藏适宜的温湿度指标。


东北北部地区大型菜库贮藏白菜的经验和问题
《园艺学报 》 1962
摘要:我国北部冬季气候严寒,冬季蔬菜必需靠贮藏来供应,在党的关怀下,东北地区迅速的建立起大型菜库,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本文介绍齐齐哈尔富拉尔基菜库的构造,并分析该菜库在采用了架式贮藏、毛菜入库等先进措施后,使白菜贮藏损耗率大大降低的原因,文末指出该菜库目前存在的缺点,以及今后应如何深入研究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