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形态结构及其在细胞内发生的研究
《微生物学报 》 1983
摘要:用负染法和超薄切片法研究了我国首次分离的IBR病毒的形态结构及其在犊牛肾细胞内发育的基本过程。病毒直径为160—230nm,成熟病毒由直径为50—60nm的核心、直径为100—110nm的衣壳和囊膜三部分构成。在负染的样品中,可以观察到呈三重对称和二重对称的核壳体及其衣粒的构型,从而推算出病毒衣壳由162个衣粒构成。该病毒具有典型疱疹病毒科的发育与成熟方式。此外,它可能与鸭瘟病毒一样,还具有一条细胞质内的发生途径。


北京郊区保护地蔬菜生产调查
《中国蔬菜 》 1983
摘要:验与调查研究 近十年间,北京郊区蔬菜保护地生产面积增长迅速,其结构类型和作物的茬口安排有了较大的发展变化,随着栽培技术的改进,保护地生产的经济效益也普遍得到提高。目前,一个以薄膜覆盖为主的蔬菜保护地栽培体系已基本形成。预计,今后一段时间,北京郊区保护地栽培面积仍将保持上升的趋势。 一、北京郊区蔬菜保护地生产的构成及其生产面积 北京郊区蔬菜保护地的构成大体可分为以下六大类:加温温室,塑料大棚,塑料中小棚,薄膜地面覆盖,老式阳畦,风障。老式阳畦曾经是蔬菜育苗、假植贮藏及早熟栽培的主要栽培方式,但最近六、七年已逐渐被塑料棚所取代,面积大幅度下降,1982年春季,全郊区老式阳畦面积只保留千余亩。 风障栽培变化不大,面积保持在20,000亩左右,加上越冬根茬菜风障,面积近30,000亩,主要用在菠菜、小白菜、小萝}、小荷香、蒿子杆等叶菜类早熟栽培上。 老式阳鞋和风障生产栽培情况,本文将省略,侧重介绍一下加温温室、塑料大棚、塑料中小棚及地膜覆盖四个方面的内容。 1982年春季,我们对郊区社队的保护地蔬菜生产情况做了粗略调查。调查的结果是:1982年北京近郊区菜田面积按24万亩计算,其中蔬菜加温温室面积3,197亩,占菜田面积的1.3%,塑料大棚生产面积7,033亩,占菜田面积的2.9%,塑料中小棚生产面积13,79D亩,占菜田面积的.5.6%,薄膜地面覆盖面积40,000亩,占菜田面积的16.7%。有关加温温室、塑料大棚、塑料中小棚的分布情况见图1。 二、加温温室、塑料大棚、塑料中小棚的类型及其结构一 (一)加温温室 1.温室的种类 根据结构类型不同,北京郊区的温室大体上分为改良式温室和双屋面连跨温室两大类。在改良温室中,又分为玻璃改良温室和薄膜改良温室两种类型。随着廉价的农用薄膜大面积推广,玻璃改良温室面积大幅度下降,1982年春季,用于蔬菜生产的玻璃改良温室面积只保留了2,000余间(约50亩)。薄膜改良温室由于造价低,保温、保温性能好,利于冬季生产蔬菜使用,1982年春季,薄膜改良温室生产面积达到了3,000亩。双屋面连跨温室,所占面积比例不大,目前,用于商品蔬菜生产的有玉渊潭温室、四季青温室,巨山农场温室,总生产面积约100亩。 2.薄膜改良温室的建筑结构: 薄膜改良温室又称加温中棚。具有代表性的薄膜改良温室,跨度4.5—5米,栽培床宽度3.5—4米,后墙高1.2米,厚0.4米,温室后坡面用模、枪支撑,前屋面用细竹竿束做拱架,拱杆间距大约30厘米,通常有三排立柱支撑拱架,立柱的横向分布及垂直高度,见图2。 为了使立柱和拱杆成为一个整体,选用…6的钢筋或8号铁丝做拉线,拉线与立柱柱顶紧紧固定。为便于通风管理,薄膜焊成2一3片,固定在拱架上。冬季进行蔬莱生产,夜间要覆盖草苦,室内每4间(12—13米)加一个火。这种结构的温室,由于跨度小,空间紧凑,温度分布比较均匀,能够用它在严寒季节里生产喜温果菜。 为了节省燃料开支,目前北京郊区部分温室秋冬季只栽植芹菜、青蒜、韭菜等比较耐寒的蔬菜,进入12月份以后才陆续加温。到了一月中、下旬定植春茬果菜或用于果菜育苗。这类温室又常称为半加温温室。其跨度为6—7米,栽培床宽5—6米,后墙高1.4米左右。 温室蔬菜主要茬口安排见表一。 (=)塑料大棚 北京郊区塑料大棚蔬菜栽培年限较短,从1971年第一个塑料大棚出现至今只有12年的历史。但由于塑料大棚上地利用率高,增产潜力大,所以大棚蔬菜的种植面积增长迅速。1976年发展到2233亩,1980年为4465亩,1982年已发展到71033亩。 1.塑料大棚的类型与结构 北京郊区蔬菜塑料大棚全部为单栋拱圆型。但根据骨架用材的不同,大致分为竹木水泥结构棚。半钢架结构棚,全钢架结构棚,薄壁镀锌钢管装配式棚等四种类型。从生产上又有加温棚和不加温棚;单层膜覆盖和多层膜覆盖之分。_ 竹木水泥结构棚是京郊蔬菜大棚主要结构类型。198.2年7033亩大棚中,竹木结构棚面积占70%以上。目前推广此类棚跨度一般不超过13米,中柱高不低于2.5米,棚体跨度与高度比大致为5:1。每栋生产面积为一亩左右,每平方米造价约为1.5元左右。 所谓半钢架大棚是由于此类棚的拱柱和拉梁是用钢材焊接而成,拱杆则是用直径5一6厘米的毛竹。1982年春季用于蔬菜生产上的半钢架大棚面积超过1006亩。 半钢架大棚每栋生产面积与竹木水泥棚相同,每商钢材用量2—2、5吨,每平方米造价约3.ste。 全钢架结构大棚自1978年以来有了较大的增长,1982年春季京郊全钢架大棚面积在500亩左右,其跨度以11—13米的居多j棚高则多采用3.0—3.2米,棚体跨度与棚高比为4。1。为了改善棚内作业条件,新增建的全钢架大棚注意了提高边缘高度.如棚内距侧边1米远的位置.垂直高度达到1.6米以上。 钢架棚拱架间距通常为1.3米,若选用直径1时伪铁管做拱架,则选用…14的国钢做拉梁,纵向每6—7.米间隔装设一个加固拱抡,并通过6一7排拉梁使拱抡和拱架连成为一个整体,每个拱架和拱格的两底脚均固定在水泥基座上,棚的南北两侧有拉牵将拉梁拉紧固定。全钢架结构棚每亩用钢材4一5吨,每平方米造价6一7元。 镀锌管架棚在国内已有批量生产,目前在京郊处于试用推广阶段。1982年春季用于蔬菜生产的镀锌架棚约100个,面积约50亩,1982年夏季朝阳区购进管架棚600余个,面积300余亩。预计今后将有大幅度增长的趋势。 月前,国产镀锌管架棚跨度大多为7一8米,拱间距离55—70厘米,棚体高度2.7一3.0米,每平方米造价10元左右,其抗风、抗雪性能以及使用寿命如何,还有待于生产实际应用过程中进一步鉴定。 2..塑料大棚蔬菜的茬口安排 京郊大棚蔬菜生产茬口安排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种形式:①一年两茬生产:春茬果菜一秋茬果菜②一年两茬半生产:春果菜一夏果菜一越冬根茬菠菜或芹菜③一年三茬生产:春栽五月慢油菜——春果菜——秋果菜④多年生韭菜栽培。 大棚春茬果菜中,黄瓜的种植面积居第一位,约古50%9番茄种植面积居第M位,约占41%一其它果菜如甜椒、茄子、架豆、冬瓜等约占大棚种植面积的4%;大棚韭菜约占6%。 大棚秋茬果菜类延后栽培面积所占比例不大,占40%多,尚处在发展中,1982年京郊大棚秋番茄面积700多亩,大棚保“/\九”一茬黄瓜1000多亩,大棚秋延后黄瓜和甜椒 400多亩。此外,根茬菠菜和根茬芹菜的种植面积约2000亩。 大棚内各种蔬菜的茬口安排及种植情况见表2。 ()塑料申小杨。 中棚主要是指没有加温设备的薄膜改良温室。而凡是人进人棚内不能直立行走作业的统称为小棚。1982年春季北京郊区小拱棚生产面积为13,600多亩。 1,塑料小棚类型与结构;”小棚大致分为拱圆型和半拱圆型两种类型。目前是以北侧有一道土墙,夜晚在塑料薄膜上面加盖草帘保温防寒的半拱型小棚居多。在西郊,又把这种小棚称作改良阳哇。具有代表性的半拱圆小棚结构见图3 这种小棚由于草帘成本比较高,_连同薄膜和骨架一次投资每平方米造价为五.&元左右。,__ 拱圆型小棚大多数用于生产盖韭。一为了提早收获供应,通常在J、雪节前后覆土薄席同时加盖稻草帘。无草帘覆盖的拱圆型小棚前茬主要是种植根茬菠菜或芹菜。三月下旬以后再定植果菜。 (四)地膜覆盖。“。 地膜覆盖从1’97’9年春季开始。在北京郊区蔬菜生产上进行小规模引进试验,1981年以后进行大面积推广。其中以四季青、芦沟桥两个公社推广速度较快,覆盖面积1.5万多亩,约占全市菜田覆盖面积的40%。 京郊菜田地膜覆盖用在早春的菜花、根连菠菜.风障韭菜.、春茬的茄子,甜椒、番茄。冬瓜、直豆等作物上P经济效益较为突出,推广面积较大;19 80年、1982年地膜覆盖相继在早播的半结球白菜、夏播黄瓜等作物中试验应用也取得较为明显的增产效果。从防前护根栽培角度考虑,地膜覆盖将做为保。八、丸)的一项技术措施,。今后可能在夏播蔬菜上得到大面积推广和应用。,.;‘改良式地膜覆盖从1982年春季开始在京郊部分社队进行了试验推广,其经济效益较一般地膜覆盖又有了明显提高。所谓改良式地膜覆盖,就是采取深沟栽植,定植初期用地膜覆盖畦顶,使苗子处于地膜的保护之下,可以起到防风、防霜的作用,使春季果菜类定植期和收获期提早半个月。预计这种栽培方式,在京郊将会得到大面积应用。 北京郊区保护地生产目前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设备利用率低、种植种类单一、经济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会逐渐得到改善的。北京郊区保护地蔬菜生产调查@陈殿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司亚平$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土壤交换性钠的测定——碳瓶淋洗火焰光度法
《北京农业科技 》 1982
摘要:一、测定原理:利用醋酸铵——氢氧化铵淋洗法制备待测液,在碱性溶液中铵离子交换土壤中的钠离子,溶液直接在火焰光度计上进行测定。二、操作步骤:称取通过0.5mm筛孔相当于烘干土样5—10克,用光滑长条纸将样品放入已经装好的碳瓶滤器中。碳瓶装置方法:取玻璃纤维或脱脂棉一小团装入碳瓶底部,压平,放上一张小滤纸,铺在玻璃纤维或脱脂棉上,装入样品,再放上一小团玻璃纤维或脱脂棉,压紧压实。取50%的无钠热酒精(50℃)多次淋洗碳瓶中的样品,洗去可溶性盐,直洗到土壤中的Cl~-、SO_4~=离子无反应时为止。具体检查方法:


愈伤组织形成的条件及提高枝接成活率的措施
《中国农业科学 》 1982
摘要:果树嫁接是发展和改造果树的必要途径。在嫁接技术上,我国农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般在芽接上成活率比较高而且稳定。但是在枝接方面,特别是春季高接换种,有些传统方法比较费工,成活率往往受气候的影响而不稳定;有些难活树种一般成活率比较低。为了达到比较理想的成活率,必须对砧木和接穗的愈合过程进行研究,搞清愈伤组织形成的条件,从而使群众的嫁接经验上升到理论,进一步改进嫁接技术。


中国传染性鸡法氏囊病病原的电镜鉴定
《微生物学通报 》 1982
摘要:传染性鸡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c,IBD)是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突然发病,传染性强,发病率高。IBD在世界各地均有流行,并已证明它是病毒侵染鸡法氏囊等


北京地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原分离
《中国兽医杂志 》 1982
摘要: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简称IBD)1957年发生于美国德拉瓦洲甘布洛城的肉鸡群,也常称“甘布洛病”,是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1962年美国Winterfield首先分离病毒成功。以后英、法、德、苏、黎巴嫩、日本等国都有关于分离到IBD病


北京地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原分离
《北京农业科技 》 1982
摘要: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以下称IBD)1957年发生于美国德拉瓦洲(Delaware)甘布洛城的肉鸡群。也常称“甘布洛病”(Gumboro Disease)。是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率高等特点,死亡率5—36%不等,多发生于4—8周令鸡,雏鸡感染后以法氏囊淋巴组织细胞大量破坏为特征。由于法氏囊(以下称BF)是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它的破坏可引起鸡的免疫抑制,使有效的疫苗免疫效


几种蔬菜种子的活力试验
《中国农业科学 》 1982
摘要:测定种子活力是预测种子在田间能否迅速而整齐地萌发,幼苗是否能够健壮和快速地生长,它是关系到最终产量的一种潜力。据我们调查,种子活力的强弱不但表现在产量上,而且在某些蔬菜上还影响到质量。如北京地区香菜种子贮存数年后,种子老化,虽然发芽率降低不显著,但在田间表现提前抽苔,失去食用价值,特别是在土壤条件低劣的情况下尤为明显。近年来,种子活力问题在国外已普遍被重视,国内有不少单位已开始了这项工作。鉴于目前还没有一种适用于测定各种种子活力的简便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