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长期施肥对徐淮地区土壤盐渍性状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在脱盐碱土上监测了麦-玉米轮作制中不同施肥处理施肥8年后土壤盐渍化状况。结果表明:长期施肥后,各处理含盐量略有增加,其中增施有机肥的处理略高于单施化肥的处理,但各处理均未超过1g/kg;盐渍类型以Ca·Mg-HCO3和Ca·Na-HCO3·SO4型为主,变化不大;SAR略有减少且均小于1;pH值普遍下降,耕层pH值小于8.5,因此按现有的施肥量及配比进行施肥,不会发生次生盐碱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晚熟罐藏黄桃新品种金莹和金艳的选育

江苏农业科学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中晚熟罐藏黄桃新品种金莹和金艳的选育汤秀莲,郭洪,汪祖华,陆振翔,马瑞娟,俞明亮,周建涛,赵密珍(江苏省农科院园艺所南京210014)蒋翰群,惠金柱(江苏省粮油进出口公司)我所在以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于1977年进一步开展了罐藏黄桃不同熟期配套品种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涝渍逆境下玉米叶片超氧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抗涝性的关系

华北农学报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夏玉米单交种苏玉1号及其亲本自交系叶片内活性氧酶性清除系统中的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玉米抗涝性的关系。淹水过程中,耐涝的母本苏80-1叶片中两种酶活性均比不耐涝的父本黄早四较少地受抑制,雨二醛(MDA)的积累量也较少。表明两亲本自交系间耐涝性的差异与其抵御活性氧毒害能力的强弱有关。杂交种(F1)则显示体内清除系统对涝渍的耐受性与其母本相仿,由于兼具生长的优势,因而表现为淹水条件下单株生产力受损最小。

关键词: 玉米,耐涝性,超氧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丙二醛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芦笋单交组合产量的测验分析

园艺学报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芦笋单交组合产量的测验分析冯晓棠,彭明生,徐鹤林,徐耀泉,缪美华(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南京210014;江苏省连云港市蔬菜研究所,22100)关键词芦笋;产量;配合力AnalysisofYieldTestofAsparagusinterlinea...

关键词: 芦笋;产量;配合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陆地棉芽黄突变体的遗传及在杂种优势上的利用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在异源四倍体棉种中现已鉴定出22个芽黄突变体、26个芽黄基因,其中v1与v7、v2与v14之间存在着部分同源关系。重叠芽黄基因v16v17的遗传方式独特,单体1测验的分离世代F2和BC恢复产生了黄化的单体株。鉴于杂种棉种子生产现状,作者系统阐述了以芽黄作为指示性状进行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可行性。

关键词: 陆地棉,芽黄,突变体,突变性状,杂种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禾本科植物原生质体培养的研究进展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来,生物技术中最重要的进展之一就是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和融合的研究。利用这项新技术,不仅大大促进了细胞生物学、植物生理学及遗传学中许多理论问题的研究,而且为作物的品种改良和育种提供了新颖的工具和方法,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十年来的突破性进展表现在许多重要农作物,特别是禾本科作物中,如水稻、小麦、玉米、小米、高梁等原生质体培养得到再生植株。本文将对以上系列研究的进展、原生质体培养的方法和有关研究的意义进行介绍和论述。

关键词: 禾本科,原生质体培养,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麦后直播棉与移栽棉开花特性的比较研究

中国棉花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1992~1993年选用不同熟性的棉花品种大麦后直播和移栽,比较研究其开花量和强度分布。结果表明,早熟品种的开花启动期较早,持续天数较长,而麦后直播棉的开花持续天数比移栽棉短15天左右,同步性较差,指标A和3均明显低于移栽棉;麦后直播棉累积花量也明显低于麦后移栽棉,开花强度高峰期迟10天左右,且峰值较低;同一种植制度下各品种的产量并不直接取决于花量,其间存在着落花(铃)率这一速率变量起反馈调节作用,高产栽培应设法降解该反馈环对成铃和产量的负向效应。

关键词: 棉花,麦后直播,麦后移栽,开花,强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薄板层析和酶联免疫吸附法连用测定细胞分裂素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5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必需氨基酸──色氨酸营养的研究

畜牧与兽医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必需氨基酸──色氨酸营养的研究葛权松郁宝平(江苏省农科院饲料所210014)(江苏科技出版社)随着蛋白质营养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氨基酸的可利用率,氨基酸间的比例平衡,理想蛋白的氨基酸模式及氨基酸代谢已成为蛋白质营养研究的主要方面。关于必需氨基酸所占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含氯化肥农田应用效果的评价

土壤学报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1987年至1992年的含氯化肥长期定位试验表明,在蒸发、降雨量接近的江苏苏南地区,氯化铵的增产效果及其氮素利用率均好于尿素,施用氯化铵的稻、麦及油菜种子的粗蛋白和氨基酸含量也较高;增加氯化铵施用次数可显著提高氮素利用率,并改善作物品质;氯化铵用量增加,土壤氯的积累也相应增加,同时随种植时间延续,也未发现氯离子在土壤耕层及1m土层积累。但必须注意连续施用含氯化肥有使土壤酸化的趋势。

关键词: 含氯化肥,定位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