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中熟抗病梨新品种'烁玉'
《北方果树 》 2021
摘要:‘烁玉’是以‘鸭梨’为母本、03-08-080为父本杂交选育的中熟抗病梨新品种,2020年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1品种特征特性树势中庸,树姿半直立。萌芽率高,成枝力中等,以短果枝组结果为主,连续结果能力强,容易成花,早果丰产性好。果实圆形,平均单果重413.93 g,最大438.75 g,果型指数0.87。果皮黄色。果肉白色,质地细而松脆,汁液丰富,风味酸甜适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6%,可滴定酸含量0.11%,综合品质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株形无花果生长结果性状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目的]研究无花果适宜的整枝方式。[方法]以波姬红为试验材料,采用丛生形、单臂一字形、双臂一字形3种不同整枝树形,研究不同株形对无花果生长结果性状的影响。[结果]由于3种树形不同,枝条组成及果实数量存在差异,单株产量表现为单臂一字形>丛生形>双臂一字形。[结论]单臂一字形树体结构更为合理,营养贮存与运输更为均衡,单果重增加是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问题浅析
《现代农村科技 》 2021
摘要:本文对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以期使专项资金发挥更大的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早熟优质新品种-春光
《中国果业信息 》 2021
摘要:"春光"是以"巨峰"为母本,以"早黑宝"为父本,杂交选育的早熟优质葡萄新品种。2017年5月通过农业部品种保护办公室审查登记,授予植物新品种权,品种权号:CNA20140364.0。2020年1月完成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葡萄(2019)130042。果穗平均重650.6 g,最大果穗重1 260 g;果穗圆锥形,紧密。果粒平均重9.5 g,最大果粒重17.0 g,椭圆形,蓝黑色,果粉较厚,果皮较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个李子品种叶片结构差异及其抗旱性分析
《北方园艺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以‘龙园蜜李’‘黑宝石’‘大石早生’3个李子品种叶片为试材,利用石蜡切片和扫描电镜观察老、嫩叶叶片形态和解剖结构,采用隶属函数方法分析比较不同品种的抗旱性,以期为李子种质资源评价方法中叶片的形态解剖学鉴定提供了丰富数据基础,同时为李子抗旱性品种选育提供了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大石早生’的叶片最大,叶面积为(52.93±3.95)cm2,叶形偏圆,叶宽比为1.73±0.14,‘黑宝石’叶质量最大,为(0.66±0.05)g,叶片最厚,厚度为(3.16±0.56)mm·(10叶)-1,叶形偏长,叶宽比2.50±0.13。叶片厚度和上表皮宽度可作为区分3个李子品种各自的嫩、老叶的指标,其中嫩叶厚度及其上表皮细胞宽度较小,老叶较大。3个李子品种嫩叶的上表皮细胞宽度及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CTR)均表现为‘黑宝石’<‘龙园蜜李’<‘大石早生’,且差异显著,因此可据此区分3个品种。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叶片结构紧密度、栅海组织、气孔大小和密度等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同一李子品种的老叶抗旱性更强,其中‘大石早生’抗旱性最强(嫩叶0.580 3;老叶0.850 8),‘龙园蜜李’的抗旱性最弱(嫩叶0.324 5;老叶0.379 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西瓜枯萎病生防菌的鉴定与田间防效
《微生物学通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背景】西瓜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孢菌西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niveum)引起的土传病害,是西瓜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利用拮抗微生物抑制病原菌繁殖,降低其危害程度,已成为西瓜枯萎病防控领域的研究热点。【目的】筛选对西瓜枯萎病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并探究其抑菌作用,为有效防控西瓜枯萎病提供生防资源。【方法】从西瓜的根围土中分离细菌,采取平板对峙及温室生测的方法筛选生防菌,通过形态学及gyr B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对生防菌株进行鉴定;采用鉴别性培养基测定生防菌的拮抗因子(纤维素酶、蛋白酶、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测定生防菌发酵液对西瓜枯萎病菌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的影响;于田间条件下检测该菌株防治西瓜枯萎病的效应。【结果】筛选到了一株对西瓜枯萎病具有防治效果的拮抗菌株SFJ11,经鉴定该菌株为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该菌株可以分泌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其20%的发酵液几乎能完全抑制西瓜枯萎病菌菌丝的生长,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95%,田间防治效果最高可达78%。【结论】菌株SFJ11对西瓜枯萎病具有较强的生防效果,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西瓜枯萎病 生防菌 解淀粉芽孢杆菌 拮抗因子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接种根瘤菌环境下大豆叶形遗传及QTL定位分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接种根瘤菌环境下影响大豆叶形的遗传基础,本研究利用两个叶形具有显著差异的大豆品种及RIL群体,在接种和不接种根瘤菌环境下对大豆叶形性状进行遗传和QTL定位等分析。结果显示,叶形相关性状的遗传率在0.60~0.95之间,环境与基因型间存在互作效应,并且接种根瘤菌可以显著影响叶形指数(LS)与单株粒数(GN)、单株荚数(PD)和单株粒重(GW)的相关系数。此外,两种处理下共检测到8个QTL位点,LOD值范围在2.50~7.03,可解释6.4%~16.9%的遗传变异。其中,qLS-15可解释由根瘤菌×基因型互作引起叶形性状6.4%~9.3%的遗传变异,LOD值在2.50~3.69之间,表明qLS-15是与环境互作的主要遗传位点之一。综上所述,根瘤菌可以通过qLS-15影响大豆叶形,研究结果为解析根瘤菌提升大豆产量的内在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冀玉3421的选育及推广应用
《河北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冀玉3421是以自选系WL134为母本、自选系冀H52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广适、抗病、抗倒、粮饲兼用等特点,2018年通过国家黄淮海区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20180273).介绍了冀玉3421的亲本来源和选育过程,总结了该品种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推广区域、栽培技术要点以及示范效果,以期为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杂交种;冀玉3421;品种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