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淋洗条件下黄河三角洲盐渍土脱盐规律研究
《灌溉排水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索黄河三角洲地区盐渍土在不同淋洗条件下土壤脱盐规律。【方法】通过室内土柱淋洗脱盐模拟试验,设置2种淋洗方式(连续淋洗和间歇淋洗),分析了在连续淋洗和间歇淋洗条件下土壤淋洗耗水量、淋洗滤液的矿化度随时间、滤液累积量的变化规律和滤液的脱盐速率,同时分析了0~20、20~40、40~60、60~80、80~100 cm土层的电导率、SAR(钠吸附比)的变化过程。【结果】①不同淋洗方式条件下,土体脱盐共有3个过程,分别为盐分峰值初步形成过程、盐分峰值向下移动过程和土柱底层土体盐分峰值消失过程;连续淋洗和间歇淋洗土柱为达到一般农作物(计划湿润层为0~60 cm)生长所需淋洗水量为472.70 mm和411.60 mm,间歇淋洗较连续淋洗省水14.8%。②连续淋洗和间歇淋洗滤液矿化度随时间均表现为幂函数关系;连续淋洗和间歇淋洗的滤液脱盐效率分别为18.45 g/L2和28.49 g/L2,连续淋洗的滤液脱盐效率为间歇淋洗的64.7%。③连续淋洗土柱和间歇淋洗土柱淋洗后含盐量是淋洗脱盐前的11.89%和8.39%(以40~60 cm土层为例),间歇淋洗土柱中各层pH值增量均小于在连续淋洗土柱中pH值的增量,并且在间歇淋洗后各层土壤pH值虽有增加,但是还在一般植物生长的允许范围内;间歇淋洗土柱中SAR减小量大于连续淋洗土柱中SAR的减小量,RSC增量小于连续淋洗土柱中RSC的增量,SAR和RSC均在一般植物生长的允许范围内。【结论】盐渍土经过淋洗脱盐可以达到植物生长的要求,同时,间歇淋洗明显比连续淋洗节约水,在生产实践中采用间歇淋洗土壤脱盐效果更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固态发酵下酵母自溶的工艺优化
《生物工程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固态下酵母自溶可以有效促进菌体内多种活性物质的释放,进而提高酵母类产品的品质。通过优化自溶温度、自溶时间及自溶促进剂锌离子浓度以获得固态发酵下酵母自溶的最佳工艺,对固态发酵物料中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α-氨基氮含量和A_(260)/A_(280)等指标的分析来确定固态酵母自溶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以自溶温度40℃、50℃、55℃;作用时间12、18、24 h;锌离子添加浓度2、4、8 mg/kg设置L_9(3~3)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固态酵母自溶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酵母自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自溶温度55℃、作用时间18 h、锌离子浓度2 mg/kg,此时其可溶性蛋白含量可达9.31 mg/g、游离氨基酸14.36 mg/g、α-氨基氮10.16μg/g、A_(260)/A_(280)为1.73。经工艺优化后,可显著提高酵母自溶产物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和α-氨基氮的含量,从而明显提高了复合菌培养物的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奶牛乳房炎克雷伯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深入了解我国部分地区奶牛乳房炎克雷伯氏菌的耐药情况,试验从内蒙古、河北、黑龙江、上海和山东等省市自治区的乳房炎病牛乳样中收集497份样品,分离克雷伯氏菌。采用染色镜检法、PCR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鉴定克雷伯氏菌及检测其不同地点和不同时间的耐药性。结果表明:从497份样品中分离出46株克雷伯氏菌,分离率为9.26%;分离得到的克雷伯氏菌呈革兰氏染色阴性,为短粗状的杆菌;PCR扩增得到大小约为1 500 bp的目的片段;克雷伯氏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最高,耐药率达到73.91%,其次为复方新诺明(45.65%),耐药率均高于40.00%,耐药率低于10.00%的药物有氧氟沙星(8.70%)、美罗培南(2.17%);河北与上海地区分离菌株耐药情况较严重,内蒙古地区分离菌株耐药情况相对较好;下半年克雷伯氏菌的多重耐药性较上半年严重。说明我国奶牛乳房炎克雷伯氏菌存在一定程度的耐药性,且不同地点、不同时间耐药性存在较大差异。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克雷伯氏菌 分离鉴定 耐药性 PCR 微量肉汤稀释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麻木酚素含量与遗传多样性的评价
《作物杂志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50份亚麻种质木酚素含量检测,并对其进行基于SRAP标记的遗传多样分析,进一步了解亚麻种质的木酚素含量变异和遗传多样性,为高木酚素含量品种选育和后续亚麻木酚素品质改良育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木酚素含量变幅为2.819~13.001μg/g,平均值为7.581μg/g,最高木酚素含量种质为加拿大的J-309。11对SRAP引物扩增得到135个条带,多态性条带为73,多态性比率为54.07%,引物多态性信息量(PIC)平均为0.74。有效等位基因数(N_e)、香农信息指数(I)和Nei′s遗传相似系数(H)分别为1.6010、0.7341和0.4925。木酚素含量和基因型数据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两种不同聚类的同一个类群中大部分种质相同。亚麻种质之间的木酚素含量差异和遗传多样性受地域影响较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2000—2015年土壤流失及保持量变化研究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以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为研究区,基于InVEST模型土壤保持模块,定量评价了2000年、2015年区域土壤水力侵蚀量和土壤保持量,分析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对土壤侵蚀和土壤保持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水力侵蚀以微度侵蚀和中度侵蚀为主,2000年和2015年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土壤潜在水力侵蚀量分别为9.37×10~7 t和1.46×10~8 t,实际土壤水力侵蚀量分别为6.31×10~7 t和1.01×10~8 t;从空间分布来看,多伦县、太仆寺旗、察哈尔右翼中旗、武川县潜在土壤水力侵蚀量和实际土壤水力侵蚀量较高;从时间序列来看,2015年潜在土壤水力侵蚀量、实际土壤水力侵蚀量和土壤水力侵蚀模数较2000年都有大幅度增加,2000年和2015年全区土壤保持总量分别为4.33×10~7 t和6.45×10~7 t,其中武川县、察哈尔右翼中旗和固阳县的土壤保持量较高。
关键词: InVEST模型 阴山北麓 农牧交错区 土壤 水力侵蚀 土壤保持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单体仿形双行绿豆播种机的设计与试验
《农机化研究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满足北方旱坡丘陵地区绿豆大垄双行栽培的农艺技术要求,设计了一种单体仿形双行绿豆播种机。该机采取单体独立悬挂结构设计,通过仿形连接装置连接多个单体施肥播种机,具有在旱坡丘陵地播种深度一致、适应能力强的特点;设计了精量播种、大垄双行种植结构,在实现节本增效的同时,使田间植株分布更加合理。试验结果表明:单体仿形双行绿豆播种机作业后,可实现大垄双行种植,双行间距为60~80mm;播种平均深度为33.8mm,施肥平均深度为65.8mm,种肥间距为45.6mm,株距为147mm。该机可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精量播种、覆土及镇压等作业,作业质量符合绿豆种植农艺要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量对食用向日葵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氮肥用量对向日葵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合理施用氮肥,在内蒙古中西部3个试验点开展了向日葵不同氮肥用量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施用氮肥均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各个试验区施氮肥的产量反应均为:200 kg/hm~2>150 kg/hm~2>100 kg/hm~2>300 kg/hm~2,推荐施氮量(200 kg/hm~2)的增产率为24.6%。氮肥用量与向日葵产量呈抛物线相关,施氮量为189.7~194.0 kg/hm~2时可获得向日葵最高产量,经济最佳施氮量应为148.5~157.4kg/hm~2。(2)百粒重、花盘直径和株高与向日葵产量达到显著相关。(3)随着植株生长发育,氮素逐渐向籽粒中转移,植株各器官氮素浓度依次为:籽实>空盘>叶>茎;氮素吸收量:籽实>茎>空盘>叶,施氮量为200 kg/hm~2的吸收量最高。(4)随着施氮量增加肥料利用率降低,在经济最佳施氮量150 kg/hm~2的情况下,内蒙古中西部氮肥的利用率平均为34.7%,氮肥的农学效率为5.38 kg/kg,每生产100 kg向日葵籽实吸收氮素为4.57 kg。(5)施氮量与向日葵籽实的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籽实粗脂肪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在经济最佳施氮量的情况下,籽实粗蛋白质产量和籽实粗脂肪产量均较高。从综合产量与氮素吸收量、经济效益来看,在内蒙古中西部氮素最佳投入量以150 kg/hm~2为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