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国外加工专用品种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技术

中国马铃薯 200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小麦×玉米产生单倍体胚的单倍体育种技术开发

小麦研究 2002

摘要:小麦与玉米杂交,利用玉米染色体的消失而产生小麦单倍体,是一种新的单倍体育种途径。而且现已在杂交环境(温度、光)以及选择亲合性高的玉米品种和为了提高胚形成率、种子形成率等方面,进一步研究开发了有效的方法。因玉米对小麦可交配基因Kr的不敏感性以及对小麦基因型没有严格的专化性,故小麦×玉米是一种很有效的单倍体育种途径。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单倍体胚 育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江平原低湿地大豆“高垄平台”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2

摘要:通过高垄平台耕作法与垄作对照土壤温度的对比调查 ,结果表明 ,高垄平台可明显提高白天温度 ,14 :0 0高台提高 5 % ,常规台提高 2 .8% ;7:30高台提高 4 .96 % ,常规台提高 3% ;降低夜间温度 ,高台为垄作的 98% ,常规台为垄作 99% .这样可以加大昼夜温差 ,有利于大豆产量的提高

关键词: 三江平原 大豆 高垄平台 土壤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生长期喷施调节剂对其产量及淀粉含量的影响

中国马铃薯 2002

摘要:通过对引进俄罗斯马铃薯品种“图隆斯基”生长期进行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 ,明确使用各种调节剂可使马铃薯增产 8 2 0 %~ 12 85 %,明确使用各种调节剂可降低马铃薯淀粉含量3 4 4%~ 0 89%,但不影响马铃薯淀粉的总产量。

关键词: 马铃薯 调节剂 增产 淀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脱毒种薯快繁技术研究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改变培养容器、改变培养基成分、不同脱毒方法、提高脱毒苗繁殖倍数、提高脱毒种薯产量比较试验等方法研究了马铃薯块茎的脱毒技术、脱毒苗和脱毒种薯快速繁殖技术。结果表明:在脱毒苗繁殖过程中,采用250mL点滴瓶做为培养容器,可降低成本,节约资金;采用简化培养基,简便快捷,省工省时,成本低;采用顶芽剥离茎尖,可提高脱毒率19.5%,提高成株率8.5%;对块茎进行35℃4h和31℃4h交替变温处理,使PVX的脱毒率提高60.6%,PVY的脱毒率提高77.0%;采用MS+6-BA 2.0mg/L+NAA0.1mg/L和ER+6-BA2.5mg/L+IAA 1.5mg/L+4%白糖+0.6%琼脂粉2种培养基进行茎尖剥离,可使脱毒苗的繁殖速度提高5~8倍;采用液体培养基进行快繁,可降低成本30%,生长周期提前10d,繁殖倍数提高1.76倍;脱毒苗在生长季节中,喷“植物动力2003(PP2003)”,单株结薯数增加50.3%,薯增重37.8%;不同规格的微型薯按不同密度种植,可提高脱毒种薯产量。

关键词: 马铃薯 脱毒苗 脱毒薯 快繁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宜北方地区栽植的龙园洋梨

新农业 200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野生浆果资源现状、优势与产业化开发对策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关于黑龙江省大豆提质增效的建议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当前国内大豆市场发展动态 ,对世界大豆主产国商品大豆的销售价格和产品质量与我省地产大豆进行了对比分析 ,从优劣中找出差距 ,明确发展方向。提出加入WTO后 ,发展我省大豆生产的资源、经济、技术优势和潜力 ,明确了构建现代化大豆高新技术生产平台的重点技术。参 4。

关键词: 大豆 提质 增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伴地农混用防除春玉米田杂草效果评价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2

摘要: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 ,伴地农单用对春玉米田的藜、本氏蓼、反枝苋、龙葵等一年生阔叶杂草有良好防效。伴地农与乙草胺前后搭配使用或与莠去津、康施它混用可以扩大杀草谱 ,能够有效地防除玉米田的稗草、狗尾草、藜、本氏蓼、反枝苋、龙葵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 ,对禾本科杂草的综合株数防效为 5 0 %~ 94 % ,对阔叶杂草的综合株数防效为 86 %~ 10 0 %。适宜的混用组合和用量为 :伴地农与乙草胺前后搭配使用 ,乙草胺播后苗前土壤处理 375 0mL hm2 ,伴地农苗后茎叶处理 15 0 0mL hm2 ;苗后茎叶处理组合 ,伴地农 +莠去津 15 0 0 + 30 0 0mL hm2 或 12 0 0 +375 0mL hm2 ;伴地农 +康施它 90 0 + 180 0mL hm2 。茎叶处理适宜施药时期为玉米 2~ 3叶期 ,禾本科杂草 2~ 4叶期 ,阔叶杂草株高 3~ 5cm。在上述推荐剂量范围内对玉米安全

关键词: 伴地农 春玉米 杂草防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青枯病人工免疫诱导技术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2

摘要:利用生物因子镰刀菌菌株F1和F5,针对玉米青枯病主要致病菌禾生腐霉菌 (Pythiumgraminicola)和禾谷镰刀菌 (Fusarium graminearum )进行诱导玉米抗青枯病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注射诱导接种法和土壤诱导接种法均能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 ;以播前土壤诱导接种法为最佳 ,效果好 ,持效期长。当迟滞期为 16d时 ,挑战后 6 3d诱导效果仍为 10 0 %。土壤诱导接种法最佳迟滞期是 16d ,注射诱导接种法的最佳迟滞期是 10d。

关键词: 玉米青枯病 诱导效果 免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