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水稻群体叶面积动态类型的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以杂交中籼稻汕优63和中粳稻盐粳2号为材料,通过施肥量、施肥时期和栽插密度,研究群体叶面积消长动态和株型、产量形成的关系。主要结果:1.方程可以描述群体叶面积动态过程,根据水稻主要生育时期的LAI大小及其生长动态变化,可以分为5种叶面积动态类型,Ⅳ型是最合理的叶面积动态类型。2.在合理群体叶面积动态条件下,合理株型为倒2、3叶较长且挺立,倒4、5叶较短,抽穗期单茎茎鞘重高。3.在较大的LAI基础上提高单茎茎鞘重,并协调抽穗期的LAI和单茎茎鞘重是超高产的途径。
关键词: 水稻;群体叶面积动态;株型;单茎茎鞘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吡虫啉对褐稻虱的生物活性及防治效果
《江苏农业科学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新硝基亚甲基类内吸杀虫剂吡虫啉对褐稻虱具有优良的生物活性,其毒力是扑虱灵的9倍,室内残效期为25天左右。亩用25%吡虫啉10g喷施,对褐稻虱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施药3天后药效一直维持在95%以上,田间持效期达45天左右。该药对蜘蛛等天敌安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马歇特和农得时混配剂在直播稻田的除草效果和安全性
《杂草科学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新马歇特和农得时混配剂在直播稻田的除草效果和安全性吴竞,李永丰,李秀梅,周复达,周恒昌(江苏省农科院杂草研究中心南京210014)(武进县农科所)(仪征市农资公司)水稻直播是省工、节本的水稻栽培方式。近年来,随着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直播稻面积正在逐步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秧田净防除秧田杂草的效果
《江苏农业科学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秧田净防除秧田杂草的效果黄开红,黄群芝,张国民,胡福民,周国民(江苏省农科院现代化所南京210014)(溧阳县农业局)32%秧田净可湿性粉剂是江苏省农科院现代化所生化中试厂研制生产的新型秧田专用除草剂。为验证秧田净对秧田杂草的防除效果,1992年在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T型恢复系R16的选育及其表现
《江苏农业科学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不同恢复源的T型恢复系原选124、普里美比、斯卑尔脱小麦等的复合杂交,育成了恢复力高达96.7%的恢复系76107。在此基础上,再与小麦品系983/高加索杂交,对其农艺性进行改造,育成了R16。经1988~1993年连续5年在不同不育系背景下鉴定,R16的恢复力都在93%以上。由R16配制的杂种小麦已开始用于生产示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扬辐籼3号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扬辐籼3号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陈秀兰,何震天,杨鹤峰,吴怀珣,张永泰,柳学余,崔叶龙(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扬州225002)(江苏省农科院原子能所)扬辐籼3号(原名394),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用300Gyγ射线,辐照IR(2415)-90-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石刁柏两性花的研究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中国蔬菜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石刁柏两性花的研究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彭明生,冯晓棠(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南京210014)石刁柏(AsparagusofficinalisL.)通常称芦笋,为雌雄异株作物。偶而在其自然群体中也能发现雌雄同花的两性花植株。这种植物在遗传上属雄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螟虫长距茧蜂对棉田玉米螟发生影响的初报
《生物防治通报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江苏沿海旱粮棉区玉米螟寄生性天敌有8种,其中优势种为赤眼蜂及螟虫长距茧蜂。玉米上一、二代玉米螟幼虫受螟虫长距茧蜂的寄生,对棉田玉米螟的发生有直接影响,可使发生期推迟2~5天,发生量可减轻1~2个等级
关键词: 玉米螟,棉花,玉米,螟虫长距茧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辐射共聚制备固定化酒精酵母细胞的研究
《核技术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在低温(-78℃)条件下,用60Coγ射线对单体丙烯酸羟乙酯(HEA)与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系列单体14G、9G、4G、2G等进行辐射引发共聚,获得了亲水性共聚合凝胶载体,采用这些载体吸附固定化酒精酵母细胞的乙醇产率均高于游离细胞,其中Poly(HEA—14G)共聚物载体乙醇产率是游离细胞的2.45倍,12次分批反应均高于游离细胞。实验结果表明:固定化酵母细胞的乙醇生产率与共聚体系内亲水性单体及其它单体的浓度配比、双官能团单体的链长、共聚物载体的水合度以及载体结构、多孔性因素等有关,乙醇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载体的膨胀能力和多孔性.
关键词: 辐射共聚,固定化酵母细胞,亲水性凝胶载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