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日本红小豆适应性试验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1

摘要:对引进日本红小豆大粒红和日丰 8号的两个品种 ,通过两年的栽培试验研究 ,这两个品种在生育时期、产量等都超过了当地主栽品种 ,适合在我省第三积温带上限种植。

关键词: 日本红小豆 适应性 熟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水稻品种(系)对稻曲病的抗性鉴定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1

摘要:不同水稻品种 (系 )稻曲病的发病程度不同 ,经两年田间试验 ,鉴定出抗病性较强的品种 (系 )有牡粘 3号、岛光、龙盾 90 - 547、雪光、牡 84 0、哈 97- 893、牡 19、牡 96- 10 3、东 960 1、合江 2 3、吉 89- 4 5、牡 2 0、牡 2 2、牡 2 0 -小、通系 10 3、荔枝红、牡 1894等。较为感病的品种 (系 )有组培 2 0、88-11、秋田 2号、清锦Pi-a、哈 350 13、清香糯、哈 92 - 53、势穗、丰锦Pia、势锦P1-a等。

关键词: 稻曲病 水稻品种 抗病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超高产潜力的探讨

大豆科学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豆公顷 4 875kg产量潜力的探讨 ,分析了大豆高产理论和公顷产量 4 875kg株型特征。指出个体、群体和环境构成了影响大豆单位面积产量的三要素。三者之间相互制约。同时 ,通过小面积 ( 1m2 )公顷产量 4 875kg的获得 ,描述了各时期叶面积指数、干物重和光合速率等参数的变化规律。指出 ,均匀─主茎型 (黑农 4 1)和均匀—并重型 (黑农 4 0 )均可获得超高产 ,说明高产株型是多模式的。

关键词: 大豆 超高产 株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抗性大豆品种感染SMV后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变化分析

大豆科学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采用两个高抗SMV3号株系种质哈 91R3- 184、哈 91R3- 30 1,两个感病品种合丰 2 5、黑农 16于真叶期分别接种SMV3号株系 ,在R1、R3、R5期分别测定过氧化物酶 (POD)、多酚氧化酶 (PPO)、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同工酶活性 ,结果表明 :1.抗感病品种未接种健株POD、PPO酶谱构型没有差异 ,只是活性高低有别 ,说明抗性与POD、PPO活性有关。 2 .接种SMV后感病品种POD、SOD酶活性明显高于未接种健株和抗病品种 ,其POD、PPO部分酶带加宽色深 ,部分酶带缺失。 3.各生育阶段抗感品种PPO、POD、SOD酶活性动态的变化 ,可作为抗感病品种的生化鉴定指标。

关键词: 大豆花叶病毒 过氧化物酶 多酚氧化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成株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形态氮素对甜菜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1

摘要:不同施肥水平下利用桶栽研究了硝态氮和铵态氮对甜菜体内氮素同化关键酶 -谷氨酰胺合成酶 (GS)活性的影响 ,并分析了不同处理甜菜块根产量与含糖率的变化 ,初步探讨了氮素营养与甜菜GS活性以及与丰产高糖的关系。结果表明 ,不同形态氮素及其不同施肥水平对甜菜体内的GS活性的影响不同 ,在同一施氮水平上 ,铵态氮处理的GS活性高于硝态氮处理的甜菜GS活性 ,而施用同一形态氮素时 ,GS活性随两种氮素施量的增加而增加 ,根产量也表现相似变化 ,但含糖率的变化不尽相同

关键词: 甜菜 氮素形态 GS 根产量 含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保护性施氮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大豆科学 2001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炸条、炸片资源材料筛选

中国马铃薯 200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酸渍大白菜最佳发酵条件的筛选

中国蔬菜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以春夏王大白菜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感官品质、安全品质(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及营养品质(维生素C、游离氨基酸、粗纤维、可溶性糖、酸度、矿质元素钙、铁、锌)的测定结果,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乳酸菌接种发酵酸白菜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加盐量1%,发酵温度30℃,接种量105个·g-1菜,切分方式二分体,并确定在此条件下发酵酸白菜的最佳食用期为酸渍12d(天)。

关键词: 大白菜 发酵条件 品质分析 最佳食用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神”植物光合促进素在大豆生产上的应用

大豆通报 2001

摘要:本文对植物光合促进素在大豆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 ,明确了不同浓度及不同喷肥时期对大豆光合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喷肥的各处理光合生理性状及产量均好于喷清水对照 ,结荚期叶面积指数增加 0 0 797~ 2 5 34 3,干物重增加 1 6 1 1~ 86 1 3g/m2 ,光合势增加 0 74 %~ 36 76% ;净光合生产率增加 0 62 %~1 6 4 % ,产量增加 1 72 %~ 1 7 9% ,各处理以 1 :80 0喷肥三次 (分枝期、初花期、结荚期 )的效果最佳

关键词: 植物光合促进素 大豆 光合生理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初探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 ,以五常市为例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比较 ,结果表明在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几个因子中 ,其贡献率依次为穗 /穴 >粒 /穗 >结实率 >千粒重 >穴 /m2 ,说明每穴穗数及每穗粒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 ,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 ,宜选择穗大粒多及分蘖力强的品种作为当地的主栽品种。为五常市的水稻生产再上新台阶提供了理论依据。表 5,参 1。

关键词: 水稻产量 构成因素 关联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