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在放线菌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通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新菌株不断被分离及已有的大量菌株,快速、准确的分类鉴定及高效排重对微生物资源开发日益重要,而快速发展的色谱技术使之逐渐成为可能。以标准菌株和标准品优化了色谱技术中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气相色谱(GC)在放线菌的DNA(G+C)mol%、甲基萘醌和脂肪酸中的鉴定方法及测定参数。优化的色谱鉴定方法不但有利于各个指征的分析更快,更精确,也有利于高效排重,甚至也可检验已有的分类鉴定是否正确而纠正错误属、种的划分。
关键词: 化学分类 高效液相色谱 气相色谱 脂肪酸 甲基萘醌 DNA(G+C)mo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贸易政策变化与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思路
《中国热带农业 》 2009
摘要:我国是在非传统植胶区发展天然橡胶产业,与世界天然橡胶主要生产国相比,自然灾害多,生产成本高,竞争能力不足。在1999年以前,国家对天然橡胶进口贸易实行绝对配额管理,防止国际市场对我国天然橡胶产生冲击,每年规定天然橡胶的进口配额(最大进口量),配额内实行25%优惠税率。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莲草直胸跳甲成虫产卵选择性及叶位与幼虫发育适合度的关系
《热带作物学报 》 2009 CSCD
摘要:采用室内自由选择法和发育测定法研究莲草直胸跳甲(Agasicles hygrophila)成虫对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叶位的产卵选择性及后代发育与不同叶位叶片的适合度。结果表明:(1)莲草直胸跳甲成虫嗜好在中部叶片的叶背产卵,以在第2对叶上的选择系数最高,选择率为35.18%,与第1对叶上的28.03%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对其他叶位的选择系数;(2)相对于在叶表进行取食,初孵幼虫显著趋向在叶背,且这样取食的1龄幼虫存活率高、发育历期显著缩短,这与雌虫选择在叶背产卵的习性相符,说明其选择有一定生物学意义,即有利于后代发育;(3)叶龄对莲草直胸跳甲各龄幼虫发育有显著影响,叶位越低,各龄幼虫的发育历期越长,但存活率上以取食第1叶位的为最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长延缓剂对槟榔苗期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生长延缓剂对槟榔苗期矮壮的光合特性。于2006年6—11月以移栽45天后海南槟榔为材料,通过喷施250mg/L与500mg/L多效唑、40mg/L和80mg/L烯效唑及清水5个处理,研究其对槟榔苗期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喷施多效唑与烯效唑均能显著增加苗期槟榔叶绿素含量,且使叶绿素荧光参数Fv/Fo,Fv/Fm,qP显著增加,而降低qN、NPQ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并以250mg/L多效唑处理效果较明显。适当浓度的多效唑处理可增加PSⅡ反应中心开放比例,推动光合电子传递,提高槟榔叶片光合性能,起到壮苗目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胁迫下4个剑麻品种的SOD、POD、CAT变化
《中国热带农业 》 2009
摘要:低温处理4个不同抗寒性剑麻品种(金边弧叶龙舌兰>H.11648>肯3>皮带麻)并测定SOD、POD和CAT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金边弧叶龙舌兰、H.11648和肯3的SOD含量先上升后下降;皮带麻SOD则出现持续下降趋势。低温处理后金边弧叶龙舌兰、H.11648和肯3的POD含量出现上升趋势,而皮带麻POD含量几乎为零。金边弧叶龙舌兰、H.11648和肯3的CAT含量均连续下降,但皮带麻几乎为零。从植物的保护酶与植物的抗寒关系可以看出,低温胁迫后,较抗寒品种保护酶活性均升高,从而起保护作用,而抗寒较差的皮带麻保护酶活性则相对降低。同时表明在测定剑麻的抗寒性上,保护酶系统可以作为剑麻寒害的生理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小G蛋白功能的最新研究进展
《热带农业科学 》 2009
摘要:小G蛋白超家族包括Ras、Rab、Rho、Arf和Ran亚家族,不同成员间在结构和功能方面又呈现明显的多样性。小G蛋白作为重要的分子开关,其结构域主要包括4个鸟苷酸(GTP/GDP)结合域、1个效应区,其鸟苷酸结合域起着关键作用且保守性最高,在植物、动物和酵母中均有较高的保守性。小G蛋白成员凭借其多样性和不同鸟苷酸结合态的功能调控(结合GTP时为活性状态,而结合GDP时为非活性状态),参与多种细胞生命活动,履行不同的生物学功能,例如基因表达调控,细胞骨架重组,囊泡运输的调节,出芽过程,核-质运输及微管形成。本文主要阐述植物中研究小G蛋白各个家族功能的最新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杧果种质资源若干植物学数量性状评价指标探讨
《热带作物学报 》 2009 CSCD
摘要:为建立或完善中国数量化、规范化的杧果种质资源描述系统,以便更好地为中国杧果种质资源的研究工作服务,2007~2009年7月,在海南儋州市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杧果种质圃内进行杧果品种(种质)资源的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柄长度、花序长度、花序宽度、花直径、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侧径、核长度、核宽度和核厚度等12项植物学数量性状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12个数量性状均存在10%以上的变异系数,叶柄长度、果实纵径和果核长度呈偏态分布,其他9项呈正态分布。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性状分级标准,建议将12个植物学数量性状分为1~5个等级,每个等级提出2个参照品种,1个国外品种,1个国内品种。该研究为中国杧果种质资源描述系统数量化、规范化的建立或完善奠定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