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50条记录
海南芒果生产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

中国热带农业 2009

摘要:芒果是海南仅次于香蕉的重要的热带水果,以三亚、陵水、昌江、东方、乐东等地为主产地。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产值不断提高。2006年,面积约为4.62万公顷,约占全国的38.35%;产量为26.24万吨,约为全国的32.77%;产值222943.2万元,约为全国的47.05%,均居全国第一,发展的潜力巨大。和其他省份比较,主要存在着气候比较优势。加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荚兰属种质研究与利用现状

热带农业科学 2009

摘要:香荚兰属植物分布全球热带地区,南北纬27°以内,全世界有近110种。目前在我国发现有4种,即台湾香荚兰(Vanilla somai Hayata)、深圳香荚兰(Vanilla shenzhenica Z.J.Liu&S.C.Chen)、越南香荚兰(Vanilla shenzhenica Gagnep)和大香荚兰(Vanilla siamensis Rolfe ex Downie),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海南、广东以及台湾等地潮湿的热带山沟谷林下。商业栽培的香荚兰主要是墨西哥香荚兰(Vanilla planifolia Ames),以生产芳香的豆荚而著称。笔者结合研究工作,对国内外香荚兰种质资源的分类和资源分布、细胞染色体、遗传多样性和资源保护利用等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对香荚兰种质资源研究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香荚兰 种质资源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假蒟微乳剂对几种病、虫的毒力测定

热带农业工程 2009

摘要:利用2%假蒟微乳剂对几种供试菌和试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生长速率法进行杀菌剂毒力测定的试验结果表明:假蒟微乳剂对弯孢霉属的抑制效果最好,其EC50仅为3.26mg/L,远低于对照药剂多菌灵的50.71mg/L;胶孢炭疽菌对多菌灵表现极强的耐药性,而假蒟微乳剂则对胶孢炭疽菌抑制效果较好,其EC50仅为14.40mg/L。浸渍法进行杀虫剂毒力测定的试验结果表明,假蒟对蚜虫的活性最高,其LC50为7.110mg/L,对斜纹夜蛾、小菜蛾、菜青虫、橡副珠蜡蚧和椰心叶甲,均表现较好的杀虫活性。

关键词: 假蒟微乳剂 微乳 抑菌 杀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东江污染段滨岸植物与生态恢复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对污染较严重的小东江茂名段的滨岸植物进行了初步调查,共录得维管束植物31科67属77种。发现外来入侵植物25种,占调查种数的32.47%,应引起注意。在5个调查地点中,彭村、乌石和旧村的植物组成较好,市总排和官渡桥的植物组成较差,滨岸植物的组成与水体污染的程度有关。竹叶草、星毛蕨、芋、大马蓼、水蔗草等适应性较强的非入侵植物对小东江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另外,也推荐了其他一些抗污染力强的水生或湿生植物以供参考。

关键词: 小东江 茂名 滨岸植物 水污染 生态恢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酵母双杂交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酵母双杂交是利用遗传学方法在酵母真核细胞体内研究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非常有效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组学、细胞信号转导和功能基因组学等领域,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实验手段之一,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重要发现。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酵母双杂交的基础上又建立起了酵母单杂、反向双杂交、三杂交及核外双杂交等多项技术,并已经成功地运用于蛋白质之间、蛋白质与DNA、RNA和配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对酵母双杂交及其相关技术与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可以预见,在人类、水稻和拟南芥等模式生物基因组测序完成后,酵母双杂交及其衍生技术将在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酵母双杂交 蛋白质相互作用 功能基因组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槟榔不同品种幼苗耐寒性比较初步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测定低温胁迫过程中槟榔的叶片相对电导率(REC),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的半致死温度(LT50),评价了不同品种槟榔的耐寒性。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过程中,4个槟榔品种的相对电导率均随温度的下降而不断上升,但上升幅度因品种而异。4个品种耐寒性由强到弱排序依次为Tw>Qz>Qh>Ld。槟榔品种低温处理后叶片受伤害程度与电导率测试结果吻合,表明半致死温度可作为槟榔抗寒性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结合海南30年的温度气象资料,认为海南的气温适合槟榔的生长,冬季不同月份极端低温危害也不容忽视。该试验结果可以为抗寒槟榔种质筛选和槟榔抗寒性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槟榔 耐寒性 半致死温度 相对电导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橡胶树叶片蛋白样品的制备及质谱初步分析

热带农业科学 2009

摘要:采用TCA-丙酮沉淀法并稍做改进提取巴西橡胶树叶片总蛋白,蛋白溶解后,用试剂盒对蛋白上清液进行纯化和浓度测定。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双向凝胶电泳(2-DE)的结果均表明,所制得的蛋白样品质量较高,并且纯化过的蛋白样品2-DE(双向电泳)图谱效果更好(7cm,考染)。根据预实验结果,选用17cmIPG预制干胶条对纯化的蛋白样品进行2-DE实验,采用快速银染法进行染色,随机挖取银染胶上6个蛋白点进行MALDI-TOFMS分析和数据库检索,鉴定了3个蛋白,它们是:1-氨基环丙烷-1羧酸合酶2,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大亚基和F11O4.2。本实验为进一步对巴西橡胶树叶片中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蛋白的筛选和鉴定打下了方法学基础。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蛋白样品 双向凝胶电泳(2-DE) MALDI-TOFM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镰刀菌毒素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镰刀菌毒素是镰刀菌属真菌产生的多种次生代谢产物的总称,在自然界中分布极为广泛,是危险的食品污染物,对人畜健康危害十分严重。因此,关于镰刀菌毒素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国际上最紧迫的课题之一。通过对受侵染的宿主细胞以及体外培养的动物细胞研究表明,镰刀菌毒素可影响植物细胞膜透性并破坏其组织超微结构,可诱导体外培养的动物细胞发生凋亡。笔者对镰刀菌产毒素的类型,镰刀菌毒素对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的毒害以及脱毒方法作一综述。并探讨了当前镰刀菌毒素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镰刀菌毒素 生物毒性 脱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基因组SRAP反应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植物研究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并优化适于香蕉(Musaspp.)SRAP分析的扩增体系,对影响香蕉SRAP反应的dNTP、Mg2+、模板DNA、引物浓度和Taq酶用量等因素进行优化。确定的优化扩增体系为Mg2+2.5mmol.L-1,dNTP250μmol.L-1,Taq酶1.0U,引物0.5μmol.L-1,模板DNA20ng,10×PCRbuffer2.5μL,在此条件下SRAP扩增香蕉基因组DNA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该体系在29个香蕉基因组中获得较好的扩增结果,可望在香蕉植物起源和进化研究中应用。

关键词: 香蕉 SRAP 扩增条件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省刺桐姬小蜂危害情况调查及防治药剂初筛

热带农业科学 2009

摘要:调查海南省18个市县刺桐姬小蜂的危害情况,发现除东方县、白沙县外,其余市县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选用6种不同杀虫剂对刺桐姬小蜂进行室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室内药效大小顺序为:48%毒死蜱EC>70%吡虫啉WP和25%噻虫嗪WDG>20%啶虫脒WP>乙酰甲胺磷EC和1.65%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WP。

关键词: 刺桐姬小蜂 危害调查 药剂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