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陆地棉棉铃发育机理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棉花学报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以棉铃为对象,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棉铃发育过程中内含组分的动态变化以及环境因素对棉铃发育的影响。在棉铃发育方面,首先提出棉纤维和种仁干重的增长变化与铃龄呈二次曲线关系,纤维素的沉积量与铃龄呈指数函数关系;阐明了棉铃发育过程中光合产物合成、运输和分配上的“库”“源”关系;提出了纤维素与种仁内脂肪的形成和积累保持相对平衡状态的新论点。本研究在揭示棉铃发育机理的同时,同步研究了气温、耕作栽培因素对棉铃发育的影响,揭示了花铃期高温和秋季低温对棉铃发育的负效应,阐明了采用两膜栽培可提高铃重、增加产量的技术原理。
关键词: 陆地棉,棉铃发育,环境因素,耕作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作物布局对棉田玉米螟发生与危害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作物布局对棉田玉米螟发生与危害的影响朱铖培,金中时,王风良,单永红,柏立新(大丰县植保站224100)(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刘春明,施建中,宗汝红,祁中华(大丰县大桥、大中、小海、方强农技站)玉米螟是本地玉米和棉花上一种重要的钻蛀性害虫,常年发生三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棉花抗枯黄萎病遗传与育种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我国棉花抗枯黄萎病遗传与育种技术蒋玉琴,刘桂玲(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南京210014)棉花枯萎病(Fusarinmoxysporumf.P.Vasinfeclum(AtK)SnydetHans)和黄萎病(VerticilliumdahliaeKleb)...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卵泡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研究
《江苏农学院学报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3种获能方法(常规获能法、肝索获能法、钙离子载体获能法)进行猪冷冻附睾精子的体外获能研究,其相应的受精率分别为42.5%,32.0%,30.8%,卵裂率分别为18.6%,15.7%,16.1%。受精率、卵裂率间均无显著差异。精子与SMT-PGH基因质粒混合培养后引起卵裂率下降,实验组的卵裂率(7.5%)显著地低于对照组的水平(21.0%).39℃与37℃下受精,其受精率分别为38.8%。18.7%;多精受精率分别为89%,30.7%;卵裂率分别为26.9%,3.7%,39℃组的受用率、卵裂率均显著高于37℃组水平,而多精受精率则极显著地低于37℃组。发育培养液A液、B液中的卵裂率分别为24.3%,13.0%,两者无差异。在兔输卵管内培养猪体外受精卵,卵裂率为46.7%,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水平(10.9%).受精卵体外培养16~17h后离心,可观察到18.4%的原核形成率,这与受精卵体外培养的卵裂率(19.5%)相当。
关键词: 猪;精子;获能;体外受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溢多利酶饲喂肉鸡试验
《江苏农业科学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溢多利酶饲喂肉鸡试验包承玉,孙有平,邵春荣,张顺珍,沙文锋(江苏省农科院牧医所南京210014)(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在幼雏饲料中添加复合酶,有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报酬,增进生长发育,抵抗疾病,增加成活。我们用广东省珠海市溢多利酶制剂有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库(群)实时调度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总体设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 1994 EI 北大核心
摘要:水库(群)实时调度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总体设计曹雁萍,沈菊琴,胡维松,李寿声(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南京,210014)(河海大学南京,210024)决策支持系统(DSS)和专家系统(ES)引入水库调度中是解决目前理论与实际相脱离问题的唯一途径。作者在对决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灭虫精──一种超高效稻田应用杀虫剂
《植保技术与推广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灭虫精──一种超高效稻田应用杀虫剂孙建中,方继朝,杜正文,林树,王云生(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210014)(江苏省农药所)灭虫精(通用名Imidacloprid)系一种硝基亚甲基化合物,是一种新型的超高效内吸性杀虫剂。自从1979年Soloway等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具广亲和性的水稻隐性高秆细胞突变体
《遗传学报 》 1994 SCI 北大核心
摘要:02428h系粳稻隐性高秆细胞突变体。来源于半矮秆广亲和种质02428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在103个R_2代株系中,有1株系在抽穗后分离出高、矮秆两种类型,高秆比矮秆高61.4%,系因倒一和倒二节间伸长所致,以倒一节间伸长最为明显,占增长的66.3%。在R_3、R_4代中矮秆类型继续分离出高秆和矮秆两种类型,分离比为3:1,高秆类型未见分离。显示所分离的高秆是供体亲本02428的单基因突变。暂名为02428h。突变系02428h与供体亲本杂交,F_1的株高88.8厘米,较02428h矮42.2厘米,与02428株高87.6厘米近似;02428h与其它籼、粳品种杂交F_1的株高亦有类似结果。F_2的株高明显分离为两种类型,经x ̄2测验,矮秆与高秆的分离比符合3:1。说明02428h是受隐性单基因控制的高秆突变体。02428h与籼、粳稻品种杂交F_1的平均结实率分别为80.6%和83.1%,表明02428h仍保持着供体亲本的广亲和性。此外,本文对它的出现和在杂交稻育种中的利用进行了讨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蚜蝇科一新种(双翅目)
《昆虫学报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食蚜蝇科一新种(双翅目)储西平(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京210014)本文记述双翅目食蚜蝇科锤食蚜蝇属(HammerschmidtiaSchummel)一新种,该属在中国为首次记录。文中形态描述参见Hull(1949)。所有模式标本保存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