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苏棉6号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

中国棉花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抗枯萎病棉花品种苏棉6号,是1983年以冀合24—1为母本,AC241为父本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它具有结铃性强、早熟性好、铃壳薄、吐絮畅、衣分高、色泽白、纤维品质较优、丰产稳产性好、高抗棉枯萎病等特点。1991~1992年参加省抗病棉区试和生产试验,产量居各参试品种之首,较对照盐棉48增产极显著。1993年4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高抗水稻新品种盐稻3号

作物品种资源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盐稻3号(原名89-32)是江苏省沿海地区农科所用3021×665杂交育成的中籼稻新品种。1993年4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经过几年试验试种,表现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熟期适中,适应性强;高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米质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茎瘤田菁在江苏沿海地区生长特性

土壤肥料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茎瘤田菁(S.rostrata),又名毛萼田菁或具啄田菁,为豆科田菁属草本植物。它形态特征与普通田菁不同点是茎与分枝着生茎瘤能固氮。原产非洲,适宜在高温高湿环境中生长。80代年初从菲律宾引入我国。1987年以来我们对茎瘤田菁在江苏沿海地区的生长特性、固氮量、种子含胶品质等进行了试验研究,证实了它的茎瘤固氮率高,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种资源创新

作物杂志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1976~1979年我们与植保所协作,经过多次重复鉴定和试验,明确了奎稻、75-47鉴选(南粳15选系)、7432-15(农垦58×京引97)等3个品种高抗白叶枯病,抗性稳定遗传传递力强,可作白叶枯的抗源应用。1975年用美国的光身稻(Starbonnet)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省主要大豆品种系谱分析

作物品种资源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40年来,我省育成大豆品种的系谱组成中主要有几个骨干亲本,即493-1、58-161、奉贤穗稻黄和徐豆1号。其中,493-1在全部育成品种中的血缘组成占22.9%,58-161占31.4%。在未来育种程序中,除以现有育成品种为基础外,还必须加强地方品种的开发研究,注意引入外地或国外的优良种质,不断丰富我省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提高品种的增产潜力和适应能力。

关键词: 大豆品种 系谱分析 江苏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后代表现优异的几个小麦种质

作物品种资源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来,我们从收集的大量小麦品种资源中筛选出一批具优异性状的材料用于杂交育种。利用这些材料有的已经育成了新品种,有的虽没选育出新品种但其优异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田主要捕食性天敌的栖境生态位与捕食作用分析

昆虫学报 199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进行了稻田捕食性天敌与稻飞虱的栖境生态位调查,并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添加试验法和排除试验法研究了7物种的栖境生态位与各天敌捕食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在5种灭敌与2种害虫共存系统中,天敌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捕食量的正主效应大小依次为:粽管巢蛛Clubionajaponicola、青翅蚁形隐翅虫Paederus fuscipes、前齿肖蛸Tetragnatha praedonia、食虫沟瘤蛛Ummeliata insecticeps,拟水狼蛛Pirata subpiraticus的负主效应值最大(随狼蛛密度增大捕食量下降);对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èe捕食量正主效应大小依次为:粽管巢蛛、肖蛸、青翅蚁形隐翅虫。多物种共存系统中,狼蛛、徽蛛、跳蛛主要捕食飞虱;肖蛸主要捕食稻纵卷叶螟;管巢蛛对两种害虫均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这与各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值相一致。当飞虱密度在每穴10—30头时,多物种共存系统优良的生物序是拟水狼蛛、食虫瘤胸蛛、青翅蚁形隐翅虫各为1头,粽管巢蛛2头,此时天敌的控制作用最大。添加法和排除法试验结果表明在具一定数量的多物种共存系统中,再增加天敌密度不一定能增加猎物的被捕食数,其直接的生物学原因是种间种内干扰(包括种间种内残杀)

关键词: 栖境生态位 捕食效应 捕食者 稻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麦田施用绿黄隆对下茬旱作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绿黄隆(DPX—4189)是一种新型超高效麦田除草剂,但在旱作及水旱轮作区施用,易出现药害.初步试验表明,绿黄隆对连云港地区主要旱作如大豆、花生、棉花、玉米、甘薯等均有轻重不一的药害.甲黄隆对后茬旱作亦有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硅肥对水稻病虫有抑制作用

植物保护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水稻病虫害防治,除选育多抗品种和施药控制以外,合理施肥、改善稻田生态环境,亦是病虫综合防治的重要环节。作者对稻田增施硅肥控制病虫害进行了试验,通过田间系统调查和定点观察,初步探明硅肥对病虫的抑制作用及增产效果。1 硅肥对褐稻虱的控制 不施硅肥的对照区田间褐稻虱出现3次若虫孵化高峰,而施用硅肥只出现2次若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应用缩节安衍生与复合效应的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生育前期(开花前)适量使用缩节安化控有利于棉花提早现蕾开花;花铃期应用能提高籽指与铃重,但同时也出现铃壳增厚,铃期略长和衣分下降的现象.缩节安对衣指和纤维长度没有明显影响.适当化控具有降低因施肥过多或密度过大造成的产量损失,有利于实现足肥密植高产.但是,在一定栽培条件下密度和施氮量不能因有化控而随意加大.在江苏沿海棉区中等肥力水平的土壤上,移栽棉亩产75~100k8的适宜密度,纯氮和化控量分别应掌握在3800~4200株、10~15k8和3~5g/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