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50条记录
Cd胁迫对2种热带牧草种子发芽与根伸长的抑制效应

热带作物学报 2008 CSCD

摘要:探讨重金属镉胁迫下对坚尼草和柱花草种子发芽与根伸长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低浓度(≤10mg/L)镉污染对坚尼草发芽率有轻微的促进作用,高浓度(30mg/L)则为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镉污染对柱花草发芽率的影响较小,说明柱花草种子在萌芽阶段的抗镉胁迫能力较强。水培条件下Cd胁迫对根的抑制作用小于芽。

关键词: 热带牧草 发芽率 根伸长抑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木瓜凝乳蛋白酶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园艺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PCR技术从番木瓜(Carica papaya L.)品种‘穗中红’克隆了木瓜凝乳蛋白酶基因的部分序列及其5′侧翼序列,构建含有两种长度启动子片段的植物表达载体,并用基因枪轰击番木瓜叶组织和农杆菌转化烟草叶盘。结果表明,克隆产物长719bp,163bp的3′侧翼序列与GenBank中的番木瓜凝乳蛋白酶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9%,556bp的5′侧翼序列有基础启动子区,转录起始位点位于ATG上游38bp的T。序列登录号为AY803756。预测在启动子区存在TATA-box、CAAT-box、WUN和HSE等顺式作用元件。两种启动子片段驱动的GUS基因瞬时表达和稳定表达结果表明,该启动子片段具有乳管特异表达活性。

关键词: 番木瓜 木瓜凝乳蛋白酶 启动子 序列分析 基因表达 乳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应答干旱胁迫的基因表达调控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8

摘要:综述了植物应答干旱胁迫的基因表达调控研究及干旱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进展。干旱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最严重的非生物胁迫之一。当植物遭遇干旱逆境时,细胞迅速感知外界信号,通过信号转导进而激活许多干旱胁迫应答基因的表达,在植物体内产生大量的特异蛋白,协同调节植物生理生化以及代谢的变化,从而提高植物对干旱的耐性。

关键词: 干旱 ABA依赖/非依赖途径 相互作用

中国香蕉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中国是世界第三大香蕉生产国,香蕉产业在热区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总结了中国香蕉产业发展的成就、机遇和有利条件,指出了香蕉发展中存在的种植结构不尽合理,生产缺乏组织协调机制,蕉园抗灾能力弱,科技支撑力度不足,产品加工业薄弱,质量标准建设程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继续深化农业部香蕉产业升级计划,创立品牌,实施产业化经营,实施香蕉深加工和综合开发战略,完善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强化质量安全管理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 香蕉 产业 对策 中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总RNA提取初步研究

广西农业科学 2008

摘要:为了筛选适合木薯不同部位总RNA提取的方法,采用常规CTAB法、TRIZOL和RNAplant试剂对木薯叶片和块根总RNA进行提取,并采用两步法进行RT-PCR检测。结果表明,采用常规CTAB法提取木薯总RNA耗时长、效率低,不利于提取大批量材料,但其RNA纯度较高,能产生理想的条带。TRIZOL有利于提取木薯叶片的总RNA而不能提取块根总RNA;RNAplant试剂可以提取木薯各部位的RNA,但纯度不高,且有DNA污染,需要用DNase I处理才能进行RT-PCR检测。TRIZOL和RNAplant试剂混合可以很好地提取木薯各部位总RNA,条带清晰,很少出现降解现象,但仍然无法消除DNA。因此,可根据木薯不同部位要求,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取总RNA。

关键词: 木薯 TRIZOL 总RNA RNA plant RT-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探讨金融危机对海南农业影响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08

摘要:1背景由于美国次级房贷问题升级,美国股市在7月26日、27日连续2天崩跌,欧洲和亚洲主要股市纷纷遭受重创。进入2008年9月以来,有着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宣布破产,美国银行收购华尔街投资银行美林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IG)陷入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量化管理在椰心叶甲寄生蜂生产中实施的成效

热带林业 2008

摘要:通过对椰心叶甲饲养人员实施量化考核管理,有效地提高了椰心叶甲寄生蜂的生产效率,大大节约了寄生蜂生产成本。

关键词: 椰心叶甲 寄生蜂 生产管理 量化考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省入侵植物假臭草种子萌芽分析及其防治对策

广西农业科学 2008

摘要:为了解外来入侵植物假臭草在海南的扩散机制和危害程度,探讨了假臭草在不同生境、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温度下的萌芽情况。结果表明,4个采样点不同生境采集的假臭草种子在同一温度条件下萌发率没有明显的差异;假臭草种子除了在5、50℃两个极限温度下不能萌发外,在其他几个温度(15、25、35、45℃)条件下都能萌发,其中在25℃下的萌芽情况最好,其次是在室温及35℃下。说明假臭草种子对温度的适应性很高,在海南岛很难从温度上控制其扩散和传播,只能在不同的季节,采用人工拔除或化学药剂防除等方法杀灭假臭草。

关键词: 入侵植物 假臭草 萌芽率 防治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棕不同叶序Fe、Mn、Cu、Zn的变化规律及测定

热带作物学报 2008 CSCD

摘要:根据油棕叶片在树冠轮生的规律,对不同成熟度的叶片进行排序,进而对不同叶序的Fe、Mn、Cu、Zn4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油棕树体4种微量元素含量有一定差异,但变化规律基本相同;(2)从整体看,8~26叶序,Mn含量上升,Fe含量略微上升,Cu含量则下降,而Zn略微降低;(3)成龄树体的Fe含量变化范围为74.0~128.9mg/kg;Mn为43.6~168.3mg/kg;Cu为3.47~7.03mg/kg;Zn为12.1~24.4mg/kg。(4)16~18叶序间4种微量元素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比较稳定,可作为Fe、Mn、Cu、Zn营养诊断的采样叶位。

关键词: 油棕 Fe Mn Cu Zn 叶序 变化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沉香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与抗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活性(英文)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2008

摘要:分析中国沉香的挥发油成分,并测试其抗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活性。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中国沉香挥发油进行GC/MS分析,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相对含量,采用NIST05和WILEY275L数据库匹配,以及将质谱图与文献数据进行对照的方法进行鉴定。采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试挥发油抗菌活性。挥发油对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显示强活性。共检测到66个色谱峰,其中30个化合物得到鉴定,占挥发油总量的59.80%。26个化合物被鉴定为倍半萜类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54.26%。β-沉香呋喃(8.96%),枯苏醇(7.82%),(-)-jinkoh-eremol(5.04%),沉香螺旋醇(4.53%),白木香呋喃酸(4.09%)为主要的倍半萜。4个降倍半萜和其他一些倍半萜,如10-表-γ-桉叶油醇,α-沉香呋喃,epi-ligulyl oxide等为首次从中国沉香中检出。本文首次报道了中国沉香挥发油对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具有抗菌活性。

关键词: 中国沉香 白木香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抗菌活性 耐甲氧西林金葡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