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香蕉黑星病菌侵入前发育的Ca~(2+)/CaM依赖信号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08 CSCD
摘要:测定Phyllosticta musarum在不同疏水性的人工表面上的孢子萌发率和附着胞形成率,以及Ca2+/CaM依赖信号系统是否参与了P.musarum侵入前阶段的发育调控。结果表明,P.musarum在侵染寄主时形成一种专门的附着胞作为侵染结构,刚性的疏水表面有利于诱导P.musarum分生孢子的萌发。刚性表面则有利于附着胞的形成,而对这种与侵染相关的特化结构即附着胞的发育影响不显著。加入外源Ca2+,不论浓度如何都能促进分生孢子萌发,而附着胞形成率在高浓度外源Ca2+存在时则明显下降。Ca2+敖合剂EGTA有抑制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的作用,但在EGTA中加入Ca2+载体A23187和CaCl2可部分缓解EGTA的这种抑制作用。磷酸酯酶C(PLC)抑制剂Neomycin可以抑制附着胞形成。Ca2+通道阻断剂TMB-8和Nicardipine,CaM拮抗剂Chloropromazine在微摩尔剂量水平上均可抑制附着胞形成。证明由Ca2+/CaM信号系统控制的生化过程参与了P.musarum在寄主香蕉表面侵入前的形态建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省部分农场像胶树寒害情况浅析
《中国热带农业 》 2008
摘要:2007/2008年冬,一场50年一遇的持续低温阴雨天气,给海南橡胶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有关部门多次组队深入生产基地调查研究。但由于寒害的受损不像风害那样是即显型,而是渐显型的,随着气温的逐步回升,寒害的后遗症陆续出现,如枝条回枯、爆皮流胶、割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磷钾肥配施对腰果红带蓟马发生为害的影响
《昆虫知识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氮磷钾配施对腰果红带蓟马Selenothrips rubrocinctus(Giard)发生为害的影响。结果表明,N3P3K2和N3P2K1处理的抗虫能力最高,其蓟害指数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分别为3.10%和8.30%,N3P1K3和N2P3K1处理也有较强的抗虫能力,蓟害指数分别为20.40%和20.30%,而N1P2K2处理的抗虫能力最低,其蓟害指数为54.00%,显著高于N3P3K2,N3P2K1,N3P1K3,N2P3K1和N2P1K2处理。植株冠幅方位对红带蓟马发生为害的影响差异不明显,说明光强度对腰果红带蓟马的发生为害影响不显著。研究表明,腰果叶片含氮量在1.43%~1.72%范围内,叶片氮素含量与腰果蓟害指数呈极显著的负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个不同腰果品系对腰果细蛾抗虫性研究
《植物保护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田间自然发生条件下,研究了5个不同腰果品系对腰果细蛾的抗虫性。结果表明,5个不同腰果品系的抗虫能力为HL2-21>GA63>DF2>HL2-13>FL30。HL2-21对腰果细蛾的抗虫能力最强,其蛾害指数为12.30%(抗),显著低于其他腰果品系。GA63也有较强的抗虫能力,其蛾害指数为21.80%(中抗),显著低于DF2、HL2-13和FL30。DF2和HL2-13的抗虫能力较弱,其蛾害指数分别为28.40%(中抗)和31.30%(感虫);FL30的抗虫能力最弱,其蛾害指数为40.80%(高感),显著高于其他腰果品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省热带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探讨
《中国热带农业 》 2008
摘要:海南省地处祖国最南端,是全国最大的热带宝地,是我国热带区域农业典型代表。近年来,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热带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先后提出建设生态省和质量兴省的重大战略举措,有效地促进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建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钙调神经磷酸酶B亚基样蛋白基因MaCBL1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香蕉钙调神经磷酸酶B亚基样蛋白基因MaCBL1调控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在香蕉果实抑制缩减文库中获得的一个CBL基因片段,采用PCR方法克隆了MaCBL1基因全长cDNA序列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MaCBL1基因cDNA序列全长1 078 bp,编码213个氨基酸残基。多重序列比对结果显示,MaCBL1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植物来源的CBL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高。遗传进化分析表明MaCBL1与其他植物如杨树、甘蓝、沙冬青、棉花和水稻的CBL基因的亲缘关系较近,并在同一个进化枝上。[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香蕉钙调神经磷酸酶B亚基样蛋白对香蕉生长发育、果实的成熟调控及对各种逆境反应的调控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香蕉 钙调神经磷酸酶B亚基样蛋白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椰子新品种‘文椰3号’
《果农之友 》 2008
摘要:‘文椰3号’椰子是1983—2000年从引进的‘马来亚红矮’中采用混系连续选择与定向跟踪筛选的方法连续4代选育而出的优良品种。果实比亲本颜色纯正,糖分和蛋白质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太空搭载‘热研2号’柱花草后代RAPD多态性分析
《草地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返回式卫星搭载的‘热研2号’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 (Aubl.) Sw.)种子为材料,经过5年地面种植和选择,获得26个变异株系。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26个变异株系和2个对照‘热研2号’与‘热研5号’柱花草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从5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1个,共扩增出77条带,其中53条为多态性带,占68.8%,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多态性带4.8条;采用Nei72方法计算出不同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其变化范围为0.056~0.509;利用NTSYS软件进行非加权组法(UPGMA)聚类分析,建立‘热研2号’柱花草太空育种后代材料间的分子系统树状图;并以相似系数0.77为标准,将28份材料分为5类。
关键词: 热研2号柱花草 太空育种 RAPD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枝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江西农业学报 》 2008
摘要:综述了荔枝种质的调查、野生资源分布、种质分类、保存、分子水平、创新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