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碳氮施肥组合对新疆滴灌棉田冠层CO_2浓度、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影响
《干旱区研究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棉田膜下滴灌技术的管网设施,开展了随水滴施高水溶性碳素肥料,以提高棉田冠层CO2浓度及其效应研究。通过设置不同的碳氮施肥组合处理,对棉花冠层CO2浓度、光合速率及产量构成等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水滴施高水溶性碳素肥料(水不溶物<1%)能有效提高棉田冠层CO2浓度;在不同的碳氮施肥处理中,盛花期冠层CO2浓度随碳肥用量增加呈升高趋势。在水分充足、氮肥亏缺条件下,C300+N113.55处理的棉株光合速率相对较高,C600+N0处理光合速率最低;在籽棉产量方面,C300+N113.55处理最高,C600+N0处理最低,且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关键词: 碳氮组合 棉田冠层 CO2浓度 光合作用 产量 滴灌 新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153份陆地棉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揭示各种质材料的特征特性和种质资源群间的遗传关系,为选育优质棉花品种提供亲本来源。【方法】调查各个材料的9项产量性状指标,5项品质性状指标和12个表型性状,应用专业统计软件(SPSS13.0和DPS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结果】153份材料的各项产量性状变异程度较大,纤维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小;相关性分析表明,纤维长度与比强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细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纤维比强度与伸长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细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聚类分析结果153份材料可分为两大类、三小类;筛选出33份特异种质材料。【结论】该批种质材料能为各类棉花育种和遗传研究提供较为丰富的亲本材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灌水量对戈壁地克瑞森无核葡萄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水量对戈壁地克瑞森无核葡萄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运用开放式气体交换CI-34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研究克瑞森无核葡萄在不同灌水量条件下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气孔导度(C)、细胞间CO_2浓度(InTCO_2)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变化规律;通过果实品质测定实验,研究不同灌水量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葡萄在不同灌水条件下Pn年变化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曲线,在年灌水量为6 750 m~3/hm~2时年平均Pn为13.19μmol/(m~2·s),而年灌水量为4 500 m~3/hm~2时年平均Pn为11.66μmol/(m~2·s),提高了11.6%;E也是灌水多高于灌水少,年平均分别为4.18和2.91mmol/(m~2·s),提高了30.5%;WUE则不同,灌水多低于灌水少,分别为3.13和3.97 mmolCO_2/molH_2O,降低了26.9%。在试验条件下,灌水量越多葡萄产量明显提高,但果实品质随着降低。【结论】在灌水多时葡萄Pn升高,但蒸腾速率也明显增大;在灌水少时,虽然光合速率有所减小,但蒸腾速率大幅度减小,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表明高的土壤水分显著增大了葡萄蒸腾强度,适度干旱则有利于提高葡萄水分利用效率。另外,在适宜的灌水条件下,既稳定了葡萄产量又提高了果实品质。
关键词: 克瑞森无核葡萄 不同灌水量 戈壁地 光合特性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离子液体[bmim]BF_4与溶剂DMSO相互作用的研究
《化学世界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298.1~323.15 K范围内,测定了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bmim]BF4)与DMSO混合体系的密度和粘度,研究发现:随着DMSO加入量的增加,混合体系的密度和粘度均减小。在此条件下,计算了此离子液体的粘度活化参数,η∞、Ea、性粘度B-系数及过量对数粘度,结果表明:Ea与DMSO的摩尔分数成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Ea=-0.836xDMSO+2.587(r=0.98),粘度B-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bmim]BF4-DMSO混合体系的过量对数粘度在全组成范围内均为正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区戈壁地滴灌葡萄园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研究
《北方园艺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以克瑞森无核葡萄为试材,研究了相同滴头流量不同滴灌时间下干旱区戈壁地滴灌葡萄园土壤水分时空变化,以有效的提高葡萄产量和土壤水分利用率。结果表明:不同滴水时间条件下,6 h和8 h更加合理,湿润峰垂直方向为10~50 cm之间,水分含量的分布梯度差异不明显;水平方向水分主要分布在0~30 cm之间,有利于根系对水分的合理高效利用以及葡萄根系的生长,可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为水肥耦合模型建立创造了条件。然而在停水后土壤的相对湿度与水势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不同植被指数的棉花光合有效辐射吸收分量估算研究
《棉花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开展小区棉花密度和水分对比试验,分析不同密度和水分处理的棉花整个生育期光合有效辐射吸收分量(FPAR)与光谱反射率的相关关系,建立棉花FPAR光谱估算模型。结果表明,棉花FPAR与选取的所有植被指数均呈极显著相关,其中绿度植被指数(GREENNDVI)和反射率比值(GMI)与FPAR的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r)分别为0.794和0.765。分别用GREENNDVI和GMI建立棉花FPAR的估算模型,其决定系数(r2)分别为0.657和0.633,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089和0.093。研究表明,利用光谱特征参数可以有效地估算棉花整个生育期的FPAR。
关键词: 棉花 光合有效辐射吸收分量 植被指数 估算模型
新陆早43,44号杂交种子质量控制技术规程
《中国棉花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新疆作为全国棉花主产区之一,兵团大力发展杂交棉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战略性选择。2008年,全兵团种植杂交棉10万hm2,在石河子垦区以其超高产、优质、多抗等特点和新疆自育杂交棉"石杂2号"的大面积示范成功,越来越受到棉农及植棉单位的欢迎,发展潜力巨大,深受兵团重视。2008—2009年"石杂2号"和"新陆早43号"在农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兵团棉花机械采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棉花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全国最大的机械化采棉基地。2011年种植棉花50万hm2,预计总产皮棉115万t,机采棉将首次突破23.3万hm2,机采棉面积占棉花播种面积的46%,拥有采棉机700余台。自1997年开始示范推广机采棉,到现阶段新疆兵团已基本解决了采棉机的选型和使用技术、栽培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莱克多巴胺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湖北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制备抗莱克多巴胺多克隆抗体,试验通过连接剂butane-1,4-diol diglyciydyl ether把莱克多巴胺和载体蛋白BSA和OVA偶联成免疫抗原和包被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饱和硫铵沉淀方法纯化抗体,间接ELISA法检测抗血清效价。结果通过免疫兔获得了抗莱克多巴胺的多克隆抗体。经ELISA测定,其效价为1∶1280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